高三语文第一轮鉴赏形象复习内容摘要:

• (2)体味最能传达诗人心理活动的关键性词语。 如鉴赏朱庆馀 《 闺意献张水部 》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要揣摩第三句之 “ 问 ” :它含蓄而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应试前向主考官打听情况时的忐忑不安的心理。 • (3)弄清形象塑造与物景描摹的内在关系。 如李白 《 独坐敬亭山 》 中的 “ 众鸟 ”“ 孤云 ”“ 敬亭山 ” ,看似寻常物景,实为刻画诗人自我形象不可或缺的特殊意象,对表现诗人独坐敬亭山时流露出的孤寂情绪起到了映衬作用。 • 2.自然物象的鉴赏 • (1)掌握物象中心语的特殊含义。 如刘禹锡《 乌衣巷 》 诗有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之句,其中 “ 燕 ” 作为动物意象,具有特定含义。 只有掌握了其具体含义 ——暗寓时事变迁、昔盛今衰、人事代谢,才能正确把握诗旨。 • (2)揣摩物象修饰语的情感色彩。 如李白《 送友人 》 有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句,其中 “ 浮云 ”“ 落日 ” 是理解诗歌主旨的重要意象,而一 “ 浮 ” 一 “ 落 ” 又是意象中浸染着强烈的情感倾向的关键修饰语,其彰显的情感意蕴与比兴意义不可忽略。 • 3.解题思路步骤 • (1)立足关键词句概括形象 (人物形象或意境或物象 )特征 (表述时一般要结合使用的表达技巧 )。 • (2)诗中形象的特点。 • (3)形象寄寓了作者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 1. (2020年青岛质检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 题李世南画扇 ① • □ 蔡 肇 ② •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 逢人抱瓮知村近 ③ ,隔坞闻钟觉寺深 ④。 • 【 注 】 ① 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② 蔡肇 (。 ~ 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 )人。 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③ 瓮:这里指水瓮。 ④ 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解析 】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能力。 本题有两问,回答第一问时应结合诗句内容进行描述,而不能只是简单地把景物罗列出来;回答第二问应在第一问景物描述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眼,如 “ 潺潺 ”“ 瑟瑟 ”“ 平 ”“ 细 ”等细细地品味并概括景物特点。 • 【 答案 】 画面大概: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 (或在溪边 ),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 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 2. (2020年江苏调研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 木芙蓉 • □ 吕本中 •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 窗前木芙蓉 • □ 范成大 •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 更凭青女 ① 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 【 注 】 ① 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 这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解析 】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本题应注意分析物象与人物之间的内在精神意趣的联系,扣住形象蕴涵的情感与象征的身份作答。 吕诗中写木芙蓉经霜历雨,但开落任东风,毫不在意,逍遥自适,是豪迈大度的士大夫的象征。 范诗中的木芙蓉“ 辛苦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