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复习内容摘要:
对 K+的吸收相对速率小于水 答案 :D 解析 :植物因其根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而表现出对离子吸收的选择性 。由表中数据可得出 ,实验结束后 K+的浓度下降 ,所以相对水的吸收速率来说 ,K+吸收的更快一些 。 笑对高考 第三关 :技巧关 实验结果与结论的分析与归纳 实验结果是指通过观察或测量所得的实验现象 ,是实验 实际出现的情况 。实验结论是根据对实验因变量与自变量关 系的分析得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性结论 。结论的得出必 须依据实验结果 。 归纳实验结论的一般思路是 : 1. 通过实验目的或步骤找出实验变量 (根据单一因素不 同 ),将实验分为多个对照组 。 ,分析实验变量与结果间的逻辑关系 ,先逐一得出 正确结论 (分结论 )。 “ 分结论 ” ,综合为 “ 全面结论(总 )” 。 ,如果实验目的已知 ,可直接作为正确结论 ,但其全面性要因对照组而定 。 典例某同学进行实验 ,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 ,乙 图为实验结束状态 。请在乙图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 实验 ,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 。 增添的实验材料 :蔗糖酶溶液 、斐林试剂 、试管 、滴管 、水浴锅等 。 (1)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 向 a、b两管分别加入等量蔗糖酶溶液 ,水浴加热 (或隔水加热 )U形管至适宜温度 ,观察 a、b两管内液面变化 ②吸取 a、b两管内适量液体 ,分别加入 A、B两试管中 ,并加入斐 林试剂 ,(60~65℃ )水浴加热 ,观察 A、B试管内有无砖红色沉淀 (2)预测实验现象并作出结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 a、b两管液面高度差缩小且 A、B试管内均有砖红色沉 淀 ,则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 如果 a、b两管液面高度差增大且 A试管内无砖红色沉淀 ,B试管内有砖红色沉淀 ,则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 思维导析 : 由提供的实验材料可推知实验原理 :蔗糖的水解产物如果能透过半透膜 ,则由于渗透作用 ,两边的液面差会缩小 ,用斐林试剂检验 ,水浴条件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否则 ,两边的液面会因为蔗糖的水解使溶质分子数增加而液面差变大 ,且检验时无砖红色沉淀 。实验设计步骤时重点考查无关变量的控制 ,如两侧加入等量的蔗糖酶 、水浴控制酶活性的最适温度等 。 应 用 拓 展 下面是一组新鲜洋葱表皮细胞进行的实验处理和结果 : 请分析回答 :(1)洋葱表皮细胞在第 1、2、3组实验中均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 ,其结构基础和外在条件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第 1组和第 2组实验结果的差异 ,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第 1组和第 3组实验结果 ,出现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第 1组和第 4组实验结果 ,出现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原生质层 ,且原生质层的伸缩 性比细胞壁大。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 外界溶液浓度过高 ,会使植物细胞快速发生质壁分离 , 失水过多而死亡 ,不能够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 尿素分子是小分子物质 ,可通过选择透过性膜进入细胞 100℃ 已使细胞死亡 ,死亡的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 质壁分离复原 . 解析 :质壁分离过程中 ,30%蔗糖溶液为适宜浓度 ,若浓度 过高 ,如 60%的浓度则会使细胞失水过度而死亡 ,不能发生 质壁分离复原 ,加热也会使细胞死亡 ,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及复 原 。尿素是小分子物质 ,开始时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 浓度 ,故发生质壁分离 ,随着尿素分子被吸收进入细胞 ,细 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 ,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 高考真题备选 1. (2020 上海 ,20)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 ,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化的关系如图 。若将处于 b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 a浓度溶液中 ,则该萝卜条的质量将 ( )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小 D. 先增后减 解析 :b浓度溶液中 ,萝卜条质量减小 ,说明萝卜条在失水 ,重新放在浓度小于 b的 a浓度溶液中 ,萝卜条会吸水 ,质量将增大 。 答案 :B 2. (2020 广东 ,3)观察在 30%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 ,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 ,说明 ( ) A. 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B. 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 C. 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D. 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 答案 :B 解析 :中央液泡在逐渐变小 ,说明细胞仍能发生渗透作用 ,细胞还处于生活状态 。 3. (2020 江苏 ,11)将一植物细胞放入 KNO3溶液中 ,一段时间后发生了质壁分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此细胞是活细胞 B. 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C. 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一段时间后可自动质壁分离复原 D. 原生质层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 ,KNO3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 答案 :D 解析 :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可以看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 ,细胞吸水 ,相反则失水 。一植物细胞放入 KNO3溶液一段时间后 ,先出现质壁分离后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这是因为细胞膜上有吸收 K+和 NO3的载体 ,将这两种离子吸收进入细胞液的缘故 。 4. (2020 广东 ,2)以紫色洋葱鳞茎叶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B. 滴加 30%的蔗糖溶液比 10%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 C. 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 ,说明细胞保持活性 D. 用高浓度的 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 答案 :D 解析 :以紫色洋葱鳞茎叶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是因为细胞液呈紫色 ,便于观察其变化情况 。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也会引起细胞质壁分离 。 课后活页作业 1.。高三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复习
相关推荐
Ⅱ Ⅲ Ⅲ Ⅳ Ⅳ 减数 分裂 减数 分裂 Ⅱ Ⅱ Ⅲ Ⅲ Ⅳ Ⅱ Ⅲ Ⅳ Ⅹ Ⅱ Ⅲ Ⅳ 染色体组 : 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 ,它们在形态 和功能上各不相同 ,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 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 . 人类染色体组型图谱 二倍体 :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 , 体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 . 多倍体 : 体细胞中含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染色体组的个体 . 单倍体 :
, (D处扎紧 )绿色植物主要进行 作用 , 初步分析 , 从异化作用来看 , 它的代谢类型是 , 写出其反应式:。 (4)光合作用发生在细胞的何种结构上。 有氧呼吸主要发生在细胞的何种结构 上 , 构成这种结构的膜主要是哪些化学成分。 (5)E处打开后,把 F通入 C瓶的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将。 写出化学反应式:。 【 答案 】 (1) 光合 CO2+H2O 光 叶绿体 (CH2O)+O2
血糖素和肾上腺素是协同关系。 ( 1)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 , 机体对内 、 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动物通过遗传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 叫非条件反射。 动物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 叫条件反射。 ( 2) 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通常由 5个基本部分组成 ,即感受器 、 传入神经 、 神经中枢 、 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 组成一个反射弧的神经元主要有三类: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三者之间通过突触相联系。 突触的结构由轴突与细胞体、树突或轴突接触,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组成。 兴奋在传导时只能由前膜向后膜传导,即突触决定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导的单向性。 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 (双向 )和在神经元间 (单向 )的传导情况。 答案: B 【 例 6】 对动物行为影响显著的一组激素是 ( )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