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高考指导课件内容摘要:
0 1 2 3 4 5 6 7 16 进制 8 9 A B C D E F 10 进制 8 9 10 11 12 13 14 15 ∵ A B=110, 110247。 16=6余 14 ∴ A B=6E A B=______. (A) 6E (B) 72 (C) 5F (D) B0 例 2 对任意函数 f(x),x∈ D, 可按图示构造一个数 列发生器 , 其工作原理如下: ① 输入数据 x0∈ D, 经数列发生器输出 x1= f(x0), ② 若 x1 D, 则数列发生器结束工作; 若 x1∈ D, 则 x返回输入端 , 再输出 x2= f(x1), 将依此规律继续下去 . 现定义: f 输入 打印 输出 X1∈ D No Yes 结束 (1) 若 x0= , 则由数列发生器产生数列 {xn}, 请写出数列 {xn}的所有项; (2) 若数列发生器产生一个无穷的常数列 , 试 输入初始值 x0 的值; (3)若输入 x0时 , 产生的无穷数列 {xn}, 满足 xn xn+1 对任意正整数 n成立 , 求 x0 的取值范围 . 设置实际背景,考察数学应用 . 例 1 一接待中心有 A,B,C,D四部热线电话,已知某一时刻电话 A,B占线的概率为 ,电话 C,D占线的概率为 , 各部电话是否占线相互之间没有影响,假设该时刻有 ξ部电话占线,试求随机变量 ξ的概率和它的期望。 解 P (ξ=0)= = P (ξ=1)= P (ξ=2)= ………… ξ 0 1 2 3 4 P Eξ=0 +1 +2 +3 +4 = 例 2 某城市要在中心广场建一个扇形花圃 1 5 6 4 2 3 现在要栽种 4 种不同颜色的花,每一部分 栽一种,要求相邻部分不同色,有多少种 不同的种法。 1 2 6 5 4 3 先考虑在 1区内栽种有 4 种方法,再依 次考虑 6 区的栽种方法。 2 3 4 5 6 1 1 5 6 4 2 3 4 30= 120 画树图 当 1区选中后, 2区有三种选色方法。 三、剖析重点章节,重视联系转化; 四、研究通性通法,提高复习实效; 函数部分的试题特点: 与函数性质相关的试题,从具体函数到抽象函数; 与图象相关的试题,要注意图中信息,图象变换, 数形结合; 与反函数相关的试题,注意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 与指、对函数相关的试题,注重性质的应用,注意 函数的复合,相关函数的变形处理; 与二次函数相关试题,由浅入深,综合性较强; 与导数结合考查函数的最值和单调性 . 对函数性质的理解 f(x)=f(x) f(0x)=f(0+x) f(tx)=f(t+x) f(t1x)=f(t2+x) f(x)=f(x) f(0x)= f(0+x) f(tx)=f(t+x) f(t1x)=f(t2+x) 轴对称 中心对称 f(x+T)=f(x) f(t1+x)=f(t2+x) 周期性 f(x+t)= f(x) 如果一个函数具备两个对称性,则这个函数必定是周期函数。 例如:若 f(a+x)=f(ax), f(b+x)=f(bx), (ab), 则, f(x+2a2b)=f[a+(x+a2b)] (恒等变形) =f[a(x+a2b)] [f(a+x)=f(ax)] = f(x+2b) (恒等变形) =f[b+(x+b)] (恒等变形) =f[b(x+b)] [ f(b+x)=f(bx)] =f(x) T=2a2b 又如:若 f(a+x)= f(ax), f(b+x)= f(bx), 则, f(x+2a2b)=f[a+(x+a2b)] (恒等变形) = f[a(x+a2b)] [f(a+x)=f(ax)] = f(x+2b) (恒等变形) = f[b+(x+b)] (恒等变形) =+f[b(x+b)] [ f(b+x)=f(bx)] =f(x) T=2a2b 又如:若 f(a+x)= f(ax), f(b+x)= f(bx), 则, f(x+2a2b)=f[a+(x+a2b)] (恒等变形) = f[a(x+a2b)] [f(a+x)=f(ax)] = f(x+2b) (恒等变形) = f[b+(x+b)] (恒等变形) =f[b(x+b)] [ f(b+x)=f(bx)] =f(x) 2a2b为半周期 例如 : 奇函数 f(x)满足 f(1x)=f(1+x), x∈ (0,1) 时, f(x)=x, 求 f(). 由对称性可知此函数的周期为 4, f()=f()= . 单调性 任取 x1,x2∈ D,且 x1x2, 若 x1x2 时,有 y1y2, 则称 y=f(x)在 D上为增函数; 任取 x1,x2∈ D,若 则称 y=f(x)在 D上为增函数; 若函数 f(x)的导函数 在 D上的函数值 为正 ,则称 y=f(x)在 D上为增函数; 凹凸性 f(x1) f(x2) 中点 定比分点 若函数 f(x)的导函数 在 D上的函数值 为正 ,则称 y=f(x)在 D上为上凹函数 . 注水问题 o o h v v h l0 l 掌握几种特殊的函数模型 y=kx y=xn y=ax y=loga|x| y=cosx y=tanx 例 1 根据下列条件,分别判定函数的奇偶性: 奇函数 偶函数 非奇非偶函数 奇函数 偶函数 例 2 根据下列条件,分别判定函数的增减性: 先由函数模型初步断定其单调性 减函数 先减后增 增函数 例 3:函数 f(x)不恒为零,且满足 f(ab)=af(b)+bf(a),判断其奇偶性并 给予证明。 分析 由于 F(x)为偶函数,所以 f(x)为奇函数。 证明略。 不等式的命题特点 重视基础:四种题型 ,常考常新 ,创意不断。 突出重点:函数与不等式的结合点,知识与 方法的交汇点。 综合推理:交叉的知识背景,高观点、低设 问、深入浅出。 应用价值:数学问题 ,相关学科问题 ,生活、 生产实际问题。 关于含参不等式的讨论 引起讨论的原因 使用“乘正保序 ,乘负反序”时 ,正负不定引起讨论; 在数轴上标根取解集时 , 根的大小不定引起讨论;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时 ,函数的增减性不定引起讨论; 借用方程的根表示不等式解集端点时,根的表达式 的有无意义不定引起讨论。 例 1 集合 A={(x,y)|y=x2+mx+2},B={(x,y)|xy+1=0 且 0≤x≤2}若 A∩B≠φ,求实数 m的取值范围。 分析:原命题等价于抛物线 y=x2+mx+2与线段 xy+1=0( 0≤x≤2)有公共点,此问题又等价于 方程组 有解。 函数与不等式综合 解法一 有解, 等价于 x+1=x2+mx+2在 [0,2]内有实数根, 解方程得 由题意 或 解出 m≤- 1. 解法二 方程 x+1=x2+mx+2在 [0,2]内有实数根,等价 于方程 x2+(m1)x+1=0在 (0,2)有且仅有一根,或在 (0,2)内方程有且仅有两个实根,或方程的根就是 0 或 2. 设 , 此问题可化为: 解得 m≤1 解法三 方程 x+1=x2+mx+2在 [0,2]内有实数根,等价 于函数 的值域问题。 即。高三数学高考指导课件
相关推荐
断形式出现的题目,其原理是 “ 结论若在某种特殊情况下 不真,则它在一般情况下也不真 ” ,利用 “ 小题小做 ” 或 “ 小题巧做 ” 的解题策略. 例 6 已知 A 、 B 、 C 、 D 是抛物线 y2= 8 x 上的点, F 是抛物线 的焦点,且 FA→+ F B→+ F C→+ F D→= 0 ,则 | FA→|+ | F B→|+ | F C→|+ | F D→|的值为 ( ) A
放一个强磁铁,各以速度 V相向运动,两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对 A车做 功 , 两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对 B车做 功 N N S S A B V V 负 负 若用手按住 B车,则相互作用力对 A 车做负功,对 B车不做 功 汽车的两种加速问题 由公式 P=Fv和 Ff=ma知,由于 P恒定,随着 v的增大,F必将减小, a也必将减小, 汽车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 ,直到 F=f, a=0,这时
同 射性不是来自核外的电子,而是来自原子核。 原子核放出粒子后 ,会变成新的原子核 原子核的衰变 定义: 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为新核的变化叫做原子核的 衰变 . 衰变遵循的规律: 电荷数守恒 和 质量数守恒 U238在 衰变时产生的钍 234也具有放射性,放出 离子后变为(镤)Pa234 衰变 问题: 原子核发生衰变时为什么总伴随有 γ射线的辐射, γ射线是如何产生的。 核反应:
• π 22=242π,所以恰在离三个顶点距离都大于 2的地方的概率为 选 D. 121224 2 π π= = 124 12P ,• 直接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比较困难,因此转化为求三部分扇形面积,体现“正难则反”的化归与转化思想;紧接着,求三部分扇形面积时,考虑扇形的半径均为 2,且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和为 π,刚好可组成半圆,基于此,利用“补形”思想方法,这都是解题常用的策略,需要加强训练 . •
. (4)等差数列的前 n项和公式 Sn=④ =⑤ ,可以整理成 Sn= n2+(a1 )n,当 d≠0时 ,Sn的一个常数项为 0的二次式 . an=a1+(n1)d 2A=a+b 12naana1+ d ( 1)2nn 2d2d题型一 等差数列的判定与通项公式 典例精讲典例精讲例 1 已知数列 {an}满足 an=2an1+2n1(n≥2),且a4=81. (1)求数列的前三项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