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指导课件内容摘要:
• 贸易保护主义背离 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利于 全球资料的优化配置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 不利于 中国经济的发展。 ( 分则害 ) • ( 1)在我国制成品国际贸易中, 贸易总额逐年增加。 其中化学类产品是 逆差 ;轻纺产品、橡胶产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保持 顺差。 我国制成品贸易总额一直保持 顺差 , 存在贸易不平衡现象。 ( 6分)高科技 产品在出口中所占 比重较低 ,核心技术装备主要依赖进口, 说明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 4分) • ( 2)政府要鼓励 进口 先进技术和国内短缺资源,积极 促进对外贸易平衡 发展。 ( 4分)强化技术创新 能力,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 扩大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 出口。 ( 4分) • 计算 • ( 2020新课标卷、辽宁卷、湖南卷、陕西卷) 12.按照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 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 如果以前一件 10人民币元的 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 N国的关税为 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 l: 8。 202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 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 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 N国的价格用 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 A. 80, 84 B. 84, 80 • C. 84, 64 D. 84, 100 • 58.[2020四川文综 26]小张按 1美元兑换 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 1000美元,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的汇率下跌了20%。 小张又将 1000美元换回人民币。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小张 A • A.损失了人民币 1600元 B。 减少了人民币损失 1600元 • C. 损失了美元 160元 D. 减少了美元损失 160元 • (08重庆卷 )27.我国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按 10美元/件的价格售出 100万件某商品,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为人民币 14元/件。 假设结算当日的汇率是 1美元兑换人民币 7元,则该企业可以获得利润为人民币 B • A. l 400万元 B. 5 600万元 • C. 7 000万元 D. 9 800万元 • ( 08天津卷) 泥人张 彩塑形神毕肖、栩栩如生,被誉为民族艺术的奇葩,深受中外人士喜爱。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指导课件
相关推荐
关系健康发展,即 C。 答案 C 错题诊断 【 误点警示 1】 一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及其对外活动,是由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决定的 两国间有无共同利益,是否开展国家合作,归根到底 还是取决于两国各自的利益。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 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而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矫正训练 1 2020年 12月,法 国总统萨科齐不顾中国 人 民的强烈反对和中国政府的
、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A正确, B、 D错误。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C错误。 答案 A 【 误点警示 2】 不能区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强调的是彼此制约、 相互作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强调的是
背景,指导学生理解考试要点,分析经济现象,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实现师生互动。 对本资料中扩展的知识部分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和领悟,以加深对知识的拓展和深化。 2.要注意把握本知识点与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主义的本质、税收的性质和作用等经济学知识,与国家的性质和职能等政治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 使用建议 3.近几年来,分配中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因此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请到银行发行的信用卡 ,是因为银行的直接经营目的是营利 , 为此 , 其发行的信用卡的使用对象是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 ,这样才能保证其经营目的的实现。 故答案选 A。 答案 A 命题角度 2 汇率的变化及其影响。 [预测题型:选择题] 【 例 2】 ( 2020 重庆文综) 表欧元兑美元与美元 兑人民币汇率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判断 , 汇率的变化将有利于 ( ) 汇率 日期 1欧元兑美元
度保障 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 地位、范围 主体地位的体现( 2点) 如何增强其主体地位( 3点) 实现形式 股份制 股份合作制 实行股份制意义 国家政策: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 范围 地位 作用 国家政策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 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 企业 法定公司形式 公司组织机构 含义、地位、作用、类型 典型组织形式:公司制 公司制优点( 3点) 公司经营与发展 股份有限公司
据材料的有效信息,灵活调动知识来组织答案。 该题主要涉及立足实践、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人民群众参与、文化体制等知识。 答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安徽改革开放的实践,汲取营养,推进文化创新。 继承我省优秀传统文化,兼收并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交流,推陈出新。 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等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