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新自由主义内容摘要:
经济。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要素由国家所控制,没有要素市场,也就没有价格。 不可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另外,由于社会主义的企业没有利润的动机,有的只是官僚控制,结果必然是资源的浪费。 因此,社会主义被合理经济制度所抛弃。 ” 主要观点和政策主张: 反对政府过多干预,主张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场化、自由化。 使经济尽可能最大程度地自由化”。 认为私有制最有效率,最符合人性和永恒制度,是市场经济唯一的基础。 反对社会主义和公有制,主张尽可能最快地私有化。 经济上主张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 政治上强调三个否定:即否定社会主义、否定公有制、否定国家干预。 重点 (三)新自由主义的影响 撒切尔夫人成为英首相,里根成为美国总统,新自由主义成为其施政理念并在国内外大力推行。 20世纪,新自由主义成为在英、美占主流地位的经济学。 新自由主义在发达国家的实践 1979年,撒切尔夫人 第一个公开宣布要实践新自由主义的纲领 私有化 削减社会福利 减 税 代表性做法 对所有资产和服务实行私有化,把国有的土地、基础设施和企业卖给私人投资者,将公共部门生产的商品和服务转化成私人部门生产的商品和服务。 反对国家调节失业率,认为劳动力市场可以通过工资涨落和劳动力供求间的自发调节而实现充分就业。 大大减少社会福利支出,迫使工人同意以最低工资就业,而企业主因能获得更大利润会扩大投资,导致失业进一步减少。 全面降低大部分本应由大资本家交纳的个人所得税、企业税等 影响( P51): 在一段时期内,新自由主义和一些政策主张 对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制定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但并未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却带来一些新的问题 ,加之他们反对国家干预的主张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合, 20世纪90年代后其影响在西方国家有所削弱影响有所削弱。 新自由主义推行到哪个国家和地区,哪个国 家或地区就会遭到巨大的风险和灾难。 新自由主义在其他国家产生的影响 拉美地区是深受新自由主义之害的重灾区。高三历史新自由主义
相关推荐
中,崇拜孔孟者有 218人,占三分之二强,颜渊、王阳明、朱熹、程颐等儒家人物也都有人崇拜。 古代知名的谋士也有诸葛亮、苏秦、张仪、张良、萧何等上榜。 材料二 1924年,北京大学校庆 25周年纪念的一份民意测验中,题为“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位。 ”结果如下: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孙文 473 陈独秀 173 蔡元培 153 段祺瑞
社会主义。 1.阅读材料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 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 …… 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 …… 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 ! ———梁启超: 《 保教非所以尊孔论 》 (1902年 )
江 文家市 三湾 永新 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进军图 长沙 长沙 进攻长沙失败 文家市决策 三湾改编 到达井冈山 进攻城市 转向农村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形成 揭开序幕 点燃星火 星火燎原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八七会议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巩固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形成 南昌汉口 井冈山 瑞金 城市 农村 革命重心转移 一系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先后建立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
,美蒋“守江谋和”的图谋终成泡影。 4.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 4月 21日,人民解放军 百万雄师分中、东、西三路突破国民党长江防线,23日占领南京,统治中国 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了。 此后,人民解放军继续向东南、中南、西北、西南进军,追歼残敌。 到 9月底,除台湾与沿海岛屿和西南以及广东、广西部分地区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获得解放,摧毁了国民党各级反动政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考点
义。 新三民主义 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大会同意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意义: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 国共合作的形成 北伐战争的经过和大革命的结果 • ( 1)北伐战争: • 背景:国共合作后,全国范围开展了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五卅运动);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建立国民革命军
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 ⑴ 工业化 斯大林指出:“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 发展重工业 (燃料、金属等等 ),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 造业”。 优先发展重工业 ④ 特点 : 帝国主义的包围;重工业基础相对薄弱 ① 背景: ② 过程: 工业发展的需要;粮食供应的困难;斯大林的决策 逐步集体化 → 全盘集体化 → 在全盘集体化基础上消灭富农 ⑵ 农业全盘集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