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内容摘要:
—— 《 明夷待访录 〃 原君 》 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 —— 《 明夷待访录 〃 财计三 》 ( 1610— 1695) 浙江余姚人 梨洲先生 代表作: 《 明夷待访录 》 ( 1)材料一中黄宗羲提出什么政治思想。 除此之外,黄宗羲还有什么政治主张。 (2)材料二中黄宗羲提出什么经济思想。 这种思想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传统的经济思想是什么,简要评述这种经济思想的作用。 知识点拔 批判君主专制。 提出君臣平等思想 ( 1)批判 君主专制; 提出 “ 天下为主,君为客 ” 呼吁废除君主专制下的 “ 一家之法 ” , 建立 “ 天下之法 ” ( 2)提出 君臣平等 思想; ( 3)提出 限制君权 的主张, 学校 是决定是非的 最高机构; ( 4) 反对 传统的 重农抑商 思想, 认为工商皆本 影响: 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人物生平简介: 顾炎武 ( 1613—1682), 号亭林 ,江苏昆山人。 年轻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斗争。 清军南下,参加当地的抗清斗争。 抗清失败后,遍游华北,载书自随。 所至垦田度地,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尤致力于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 顾炎武学问广博,对经史子集、音韵训诂、典章制度、兵农经济、郡邑掌故,都有深入的研究。 晚年拒绝清政府的征辟,专志经学的研究。 著有 《 日知录 》《 天下郡国利病书 》 《 肇域志 》 等数十种著作,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的大学者。 顾炎武 — 亭林先生 材料一 有亡国,有亡天下。 亡国与亡天下奚辨。 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 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结合材料,如何理解亡国与亡天下。 亡。高三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相关推荐
有禁绝,当时只允许广州一地与外国贸易。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把重要历史概念理解全面。 考向一 从丝绸之路和东亚文化圈等秦汉对外关系的角度命题 立意分析: 秦汉时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时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交往的两条重要通道。 秦汉时期也是东亚文化圈形成的时期。 所以丝绸之路和东亚文化圈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读下图: 请回答: ( 1)汉代西域包括哪些地方。 西域都护的设置有何意义。
三省长官相互制衡,集体行使相权。 这样,就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 ③ 北宋增设参知政事(副宰相)、枢密使(掌军权)、三司使(掌财权)分割宰相(中书门下长官)权力,使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④元朝设中书省总揽政务,其长官中书令实为宰相,例由太子兼任,实际政务委以左右丞相等。 但元朝后期相权大增,有时甚至威胁皇权。 • 综上所述,从汉至元,通过削弱相权使皇权不断加强。 • 学习延伸 •
中央采取措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基本解决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西汉前期,丞相位尊权重,礼遇殊隆。 丞相进见,皇帝要起座;丞相生病,皇帝要亲临问候。 皇帝的诏命,丞相认为不妥的,可以据理力争,也可以拒绝执行。 吕后曾想封吕氏兄弟为王,丞相王陵就当面抵
富生命力和 光色和谐 抒发 个性 ,吸收 东方艺术特点 ; 线条粗犷、形式 夸张 、色彩明快、富有装饰味 (二)代表 早期: 法国: 莫奈 《 日出 印象 》 、 马奈 后期: 法国: 塞尚 《 樱桃和桃子 》 、 高更 荷兰: 梵高 《 向日葵 》 日出 ﹒ 印象 莫奈 (法 ) 法国印象派 代表 莫奈 ( 18401926) ( 法)莫奈(法)莫奈 法国印象派的 另一代表 马奈 (
虽不能使酸性 KMnO4溶液退色 ,但能与 O2在点燃的情况下燃烧 , 发生氧化反应 , 故 D项错。 •答案: D • 乙醇的化学反应与键的断裂情况 • 结 构式: 反应 断键 反应类型 与活泼金属反应 ① 置换反应 与 O2反应 催化氧化 ①④ 氧化反应 燃烧 ①②③④ 与乙酸反应 ① 取代反应 (酯化反应 ) • 1. (2020福建理综 , 9)下列 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