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溴乙烷和卤代烃复习内容摘要:
O+ 2H2O C3H7X+ NaOH C3H7OH+ NaX 试参考以上反应及有关物质的性质 , 用实验确定某卤代烃 C3H7X分子中 X的位置和种类 (X可能是 Cl、 Br、 I三种原子中 的一种 )。 ( 1)试从上图中选出适当的几种实验装置并连成一套完整装置,以达到上述实验目的(用编号回答并用 → 连接)。 B→C→E (2)反应完毕后,若盛有银氨溶液的试管中有银镜产生,则C3H7X的结构简式为 ;再取少量 B烧瓶中的液体,冷却并用稀硝酸酸化后,再滴入 ,若产生浅黄色沉淀,则 X为 原子。 解析 : 先从信息中可知 — OH在 1号碳、 2号碳 …… 上的醇都可被氧化,且产物是不同的。 卤代烃中原子位置不同,水解生成醇中的 — OH在 1号碳上才生成醛,只要看产物是否有醛生成即可判断 C3H7X分子中 X的位置,所以用 B→C→E 就可以。 再据银镜现象及浅黄色沉淀,可知有醛生成,即 — X是在 1号碳上,可推知 C3H7X的结构简式为 CH3CH2CH2X,且 X为溴原子。 CH3CH2CH2X AgNO3溶液 溴 变式练习 2.实验室鉴定氯酸钾晶体和 1氯丙烷中的氯元素,现设计下列实验操作程序:①滴加 AgNO3溶液;②加 NaOH溶液;③加热;④加催化剂 MnO2;⑤加蒸馏水过滤后取滤液;⑥过滤后取滤渣;⑦用稀 HNO3酸化。 (1)鉴定氯酸钾中氯元素的操作步骤是 (填序号 )。 (2)鉴定 1氯丙烷中氯元素的操作步骤是 (填序号 )。 解析: 鉴定样品中是否含有氯元素,应将样品中氯元素转化为Cl-,再转化为 AgCl,通过沉淀的颜色和不溶于稀 HNO3来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氯元素。 ④③⑤⑦① ②③⑦① 客观题 卤代烃的性质决定了其在有机物转化关系中的桥梁 地位。 卤素原子的增多使其反应产物的衍变更为复 杂化,也成为常见的灵活的命题角度和考查方向。 【 考题一 】 卤代烃能够发生下列反应: 2CH3CH2Br+ 2Na→CH 3CH2CH2CH3+ 2NaBr 下列有机物不可能合成环烷烃的是 ( ) A. BrCH2CH2CH2CH2CH2Br B. C. 审题视点: (1)给予信息为碳链延长反应,其特点是卤代烃中,卤素原子被取代后烃基相连。 (2)合成环状烷烃的条件应理解为二卤代烃中二价烃基自相结合成环状。 (3)二卤代烃中卤素原子不可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思路点拨: 题给信息展开为: 上述规律知,含溴原子的碳原子可直接连接起来。 选项 A,链端碳相连可成环;选项 B分子间连溴原子的碳原子相连可成环,同理选项 C分子间的连溴原子的碳原子相连亦可成环。 答案: D 高分解密 本题所给信息是碳链增长的反应,链状结构转变为环状结构是思维的升华。 紧扣信息,抓住关键并进行迁移、重组是解题的方法。 主观题 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主要应用是官能团的 定位引入和官能团的数目增加。 有机物的合成,转 化,推断经常利用这些关系,是有机化学试题的最 重要的着眼点 【 考题二 】 (14分 )某烃类化合物 A的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 量为 84,红外光谱表明分子中含有碳碳。高三化学溴乙烷和卤代烃复习
相关推荐
+ Ba2+ Cl 杂质离子 由此除去粗盐中的杂质离子的正确操作的分析过程如下: OH CO32 Ba2+ Mg2+ Ca2+ SO42 除杂试剂 CO32 OH Na+ Na+ Ba2+ Cl 过量的离子 杂质离子 由此除去粗盐中的杂质离子的正确操作的分析过程如下: OH CO32 Ba2+ Mg2+ Ca2+ SO42 除杂试剂 CO32 OH Na+ Na+ Ba2+ Cl 过量的离子
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 定有 SO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 纸变蓝,一定有 NH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 有 Ba2+ 23234 考点 1 离子的检验方法 解析 : 加入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不一定是 CO2,有可能是 SO2,即溶液中可能存在 SO 或 HSO ,况且即使产生 的是 CO2
了稀硝酸,必然有 SO - 生成,所以 c中肯定有白色沉淀生成;SO2通入 d中发生了反应 SO2+ 2OH- + Ba2+ = BaSO3↓+ H2O,所以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 : B 243.现有五种 1~ 20号元素组成 A~ I纯净物 (试剂 X、 H除外 ),转化 关系如图所示: 相关信息有: (a)反应④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且 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b)在常温下, A、
C6H6 C2H4和 C3H6 CH2O和 C2H4O2 A、 B应满足的条件是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练 习 A、 B是分子量不相等的两种有机物 , 无 论 A、 B以何种比例混合 , 只要混合物的总质量 不变 , 完全燃烧后生成 CO2的质量也不变。 符 合这一条件的组合是 A. HCHO 和 CH3COOH B. HCOOCH3 和 CH3COOH C. C2H4 和 C2H5OH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