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溴乙烷和卤代烃复习内容摘要:

O+ 2H2O C3H7X+ NaOH C3H7OH+ NaX 试参考以上反应及有关物质的性质 , 用实验确定某卤代烃 C3H7X分子中 X的位置和种类 (X可能是 Cl、 Br、 I三种原子中 的一种 )。 ( 1)试从上图中选出适当的几种实验装置并连成一套完整装置,以达到上述实验目的(用编号回答并用 → 连接)。 B→C→E (2)反应完毕后,若盛有银氨溶液的试管中有银镜产生,则C3H7X的结构简式为 ;再取少量 B烧瓶中的液体,冷却并用稀硝酸酸化后,再滴入 ,若产生浅黄色沉淀,则 X为 原子。 解析 : 先从信息中可知 — OH在 1号碳、 2号碳 …… 上的醇都可被氧化,且产物是不同的。 卤代烃中原子位置不同,水解生成醇中的 — OH在 1号碳上才生成醛,只要看产物是否有醛生成即可判断 C3H7X分子中 X的位置,所以用 B→C→E 就可以。 再据银镜现象及浅黄色沉淀,可知有醛生成,即 — X是在 1号碳上,可推知 C3H7X的结构简式为 CH3CH2CH2X,且 X为溴原子。 CH3CH2CH2X AgNO3溶液 溴 变式练习 2.实验室鉴定氯酸钾晶体和 1氯丙烷中的氯元素,现设计下列实验操作程序:①滴加 AgNO3溶液;②加 NaOH溶液;③加热;④加催化剂 MnO2;⑤加蒸馏水过滤后取滤液;⑥过滤后取滤渣;⑦用稀 HNO3酸化。 (1)鉴定氯酸钾中氯元素的操作步骤是 (填序号 )。 (2)鉴定 1氯丙烷中氯元素的操作步骤是 (填序号 )。 解析: 鉴定样品中是否含有氯元素,应将样品中氯元素转化为Cl-,再转化为 AgCl,通过沉淀的颜色和不溶于稀 HNO3来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氯元素。 ④③⑤⑦① ②③⑦① 客观题 卤代烃的性质决定了其在有机物转化关系中的桥梁 地位。 卤素原子的增多使其反应产物的衍变更为复 杂化,也成为常见的灵活的命题角度和考查方向。 【 考题一 】 卤代烃能够发生下列反应: 2CH3CH2Br+ 2Na→CH 3CH2CH2CH3+ 2NaBr 下列有机物不可能合成环烷烃的是 ( ) A. BrCH2CH2CH2CH2CH2Br B. C. 审题视点: (1)给予信息为碳链延长反应,其特点是卤代烃中,卤素原子被取代后烃基相连。 (2)合成环状烷烃的条件应理解为二卤代烃中二价烃基自相结合成环状。 (3)二卤代烃中卤素原子不可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思路点拨: 题给信息展开为: 上述规律知,含溴原子的碳原子可直接连接起来。 选项 A,链端碳相连可成环;选项 B分子间连溴原子的碳原子相连可成环,同理选项 C分子间的连溴原子的碳原子相连亦可成环。 答案: D 高分解密 本题所给信息是碳链增长的反应,链状结构转变为环状结构是思维的升华。 紧扣信息,抓住关键并进行迁移、重组是解题的方法。 主观题 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主要应用是官能团的 定位引入和官能团的数目增加。 有机物的合成,转 化,推断经常利用这些关系,是有机化学试题的最 重要的着眼点 【 考题二 】 (14分 )某烃类化合物 A的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 量为 84,红外光谱表明分子中含有碳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