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上学期电解原理旧人教版内容摘要:
- CuSO4 = Cu2++ SO4 2- ① 、 首先分析、比较出阴阳极的放电离子: ② 、 然后写电极反应式 : 2Cu+ O2↑+4H + 或 2CuSO4+2H2O (电解化学方程式) 2Cu+ O2↑+2H 2SO4 2Cu2++2H2O (电解离子方程式) < 小结 电解的原理、电解池的构成条件; 电解池的阴、阳极的判断方法; 离子的放电顺序、电解规律; 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练习 1: 下列有关电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 电解是把电能转变成化学能 ② 电解是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③ 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 , 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 ④ 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 通过电解的原理可以实现 ⑤ 任何溶液被电解时 , 必将导致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⑤ C. ③④ D. ①③④⑤ 电解质 电解对象 电解质浓度 pH NaOH H2SO4 Na2SO4 HCl CuCl2 NaCl CuSO4 水 增大 增大 水 增大 减小 水 增大 不变 电解质 减小 增大 电解质 减小 —— 电解质和水 得新电解质 增大 电解质和水 得新电解质 减小 练习 2: 用惰性电极分别进行下列溶液电解,写出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并完成下表: 类型。高三化学上学期电解原理旧人教版
相关推荐
凝聚的方法 : ( 1)加热:加速胶粒运动,相互间结合成大颗粒而沉降 ( 2)加电解质: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中和胶粒所带的电荷,相互间结合成大颗粒而沉降 ( 3)加入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胶粒间电性相互中和,相互间结合成大颗粒而沉降 应用: ( 1)江河入海口沙州的形成 ( 2)盐析 ( 3) AlCl3的净水作用 ( 4)制豆腐 ( 5)使用墨水 ( )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
K L ①⑤⑦ K接 A B接 I Na2O+H2O=2NaOH 2Na2O2+2CO2=2Na2CO3+O2↑ 练习: 写出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产生气泡快慢。 气体多少。 ( 演示实验 ) 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 酸过量时: CO32 + 2H+ = H2O + CO2 酸不足时: CO32 + H+ = HCO3 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 HCO3 + H+ = H2O +
3混合溶液中加入 a或 b时,沉淀的物质的量y(mol)与加入的 a或 b的体积 x(mL)关系图。 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lCl3):c(MgCl
决定性质,根据分子晶体的结构,总结: ( 1)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如何。 ( 2)分子晶体在固态、熔融状态下、水溶液中,能否导电。 ① 熔点和沸点较低 ② 导电性:固态及熔化时都不导电, 溶于水时部分导电 物理性质小结: 分子晶体的溶解性如何。 稀有气体:单原子分子 离子晶体 离子键 原子 离子 分子 得 失电子 共价键 共用电子对 分子晶体 分子间作用力 熔、沸点较高 硬度较大 水溶液、熔融能导电
0+ 80 ≥1760, 答: 1760元。 【 略解 】 1760元 考题分析 【 例 2】 设等差数列 {an}的前 n项的和为 S,已知 a3= 12, S120, S130。 ① 求公差 d的取值范围; ② 指出 S S … 、 S12中哪一个值最大,并说明理由。 【 分析 】 ① 问利用公式 an与 Sn建立不等式,容易求解 d的范围; ② 问利用 Sn是 n的二次函数,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