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短文两篇内容摘要:

对此,作者曾说: “我为文尚质朴,不喜堆砌华丽辞藻。 遇到科学蕴含之大真大美,往往情不自禁。 比如,发现零如此奇妙,岂能无诗。 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又怎能不联想起苏东坡的 《 水调歌头 》。 适时应景地引用诗词能使文章生色、读者生趣。 冶真善美于一炉,乃科学散文真谛。 ” 3.抽象甚至是枯燥的数字在作者笔下为什么会成为形象而美丽的抒情对象。 【 提示 】 ① 数学符号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我们能发现许多数字的原型。 而生活本身就是美的,生活的美决定了数学的美。 ② 热爱能发现美,所谓 “情人眼里出西施 ”,正因为作者对科学的热爱与执著,才会去发现并感受到常人难以认识到的美。 ③ 自然科学家本身较高的文化修养使之能以一种文化的眼光去领悟科学,从而产生丰富而浪漫的想象。 4.作者在 《 对称趣谈 》 一文中以艺术作品和生活实例来说明对称和不对称的特点,这样写有何好处。 【 提示 】 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艺术作品中的典型事例,如 《 红楼梦 》 中片段,世界名画 《 蒙娜丽莎 》 ,还有古代艺术瑰宝 “马踏飞燕 ”等;还列举生活中的许多实例,如万花筒、服装、 头发等等。 思考的角度还得是两个方面:一是形式方面,它和 《 说数 》 一文的文体相同,我们不能把他当成一篇纯理性的科普文章看待;二是从内容上说,结合大家耳熟能详的东西,尤其是和读者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可以将抽象的道理解说得更加清楚明白,更能引起读者的重视和兴趣。 5. 《 说数 》 这篇文章从数的发展史的角度,向我们展现了数的美。 那么,你认为数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 名师点拨 】 数的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对称美: 1,2,3,4,5,6…… 其相反数:- 1,- 2,- 3,- 4,- 5,- 6……“ 负数和正数分列左右如雁翅般排开,零居中央,颇有王者气象 ”。 ② 奇异美:圆周率本是圆周与直径之完全确定的比值,但它产生的无穷数列却具有最大的不确定性,我们不能不为大自然的神奇奥妙而感到惊讶和震撼。 ③ 创新美:- 1的平方根是什么。 …… 但不存在的东西可以创造出来。 这就是科学的创新精神。 数学家为此创造了 “虚数 ”…… 6. 《 对称趣谈 》 是如何体现科学性,又不乏文学色彩的。 【 名师点拨 】 《 对称趣谈 》 是一篇科学散文,作者借用 《 红楼梦 》 中刘姥姥照镜子这个有趣的故事引出对称问题,介绍了对称的类型、性质和对称性质的发现过程以及与之有关的重要的科学知识。 文章进而揭示对称性与美学的密切关系。 列举人的外貌和中外古建筑、工艺品之例说明对称是美。 对称美在于在杂乱中形成规律,在无序中引入秩序。 又列举穿着打扮和蒙娜丽莎、马踏飞燕之例说明对称破缺是美。 对称破缺美在于在规则有序中引入不对称。 总而言之,对称减少信息,破缺增加信息,巧妙地搭配两者,恰到好处就是美。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进一步指出科学也有美学原理,告诉我们科学家不只求真,也在求美。 这反映了作者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思想。 本文充满理趣地介绍了对称原理及其相关信息,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同时,文章文学色彩突出,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体现散文的笔法和结构特点,更使文章清新脱俗,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 [细剖 深析 ] [楼主 ] 有人说对称是美,也有人说不对称是美,你认为哪一种更美。 请举例说明。 [沙发 ] 对称是最美的。 譬如我国传统的园林建筑和宫殿图案设计,大都讲究图案的对称,给人以圆满的、和谐的美感。 中国的传统思想里就有中正之说,所谓中庸之道其实也是一种对称美。 [板凳 ] 不对称更美一些。 譬如世界上最著名的雕像 《断臂维纳斯 》 ,就因为她丢了一双手臂,才给人以无穷的遐想,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吸引人的力量。 西式建筑中也多采取不对称结构,体现出西方人的独特个性和独立意识。 不对称性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楼 ]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说见仁见智。 美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艺术,其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或对称或不对称。 它与审美者的审美认识审美感受有关,因此不能简单地说哪一个更美。 写作素材积累 技法借鉴 说 数 1.科学性。 科学散文的首要任务是传授科学知识。 《 说数 》严谨地介绍了数的发展史,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2.文学性。 《 说数 》 在一般科普作品的基础上,突出其文学色彩,是一篇以科学知识为写作内容的文学作品 ——科学散文。 本文语言生动,幽默风趣,又常用比喻、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