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李白诗二首内容摘要:

精彩夺目的诗句,传诵千古,影响深远,已化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2. 李白为什么说 “ 古来圣贤皆寂寞 , 惟有饮者留其名 ”。 【 提示 】 做济世有为的 “ 圣贤 ” 还不如当颓唐堕落的 “ 酒徒 ” 更能 “ 留名 ” ,多么荒唐不可思议的社会现实,这是李白由自身的境遇,联想古今,对荒唐社会的愤怒嘲讽和痛彻总结。 历史上 “ 圣贤寂寞,饮者留名 ” 的首推辞官归隐的陶渊明,他在《 五柳先生传 》 中说: “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他经常是 “ 杯尽壶自倾 ”“ 悠悠迷所之 ” , 深感 “ 酒中有深味 ” , 著有 《 饮酒 》 诗二十首。 晋代的 “ 竹林七贤 ” 大多是隐居山林的好饮名士。 其中刘伶更为典型 , 著有 《 酒德颂 》。 据说他外出 , 常带把铁锹 , 告诉别人: “ 如果我醉死 , 就挖坑埋掉。 ” 杜甫的 《 饮中八仙歌 》 就是为 “ 饮者 ” 留名的最好明证。 3.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一诗 , 既然题为 “梦游天姥 ” , 为何开篇要 “ 谈瀛洲 ”。 【 提示 】 “ 烟涛微茫 ” 的瀛洲与 “ 云霞明灭 ” 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 然而瀛洲的 “信难求 ” 让人却步 , 而天姥的 “ 或可睹 ” 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 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 , 以虚衬实 , 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 , 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4.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 使我不得开心颜。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提示 】 “ 哪能够低头弯腰伺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 , 使得我整天不愉快呢。 ” 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的思想是曲折复杂的 , 但是它的主要方面是积极的 , 富有反抗精神 , 是诗中的思想精华。 这铿锵有力的十六个字 , 是诗人思想和个性的体现 , 是对权贵的憎恶和蔑视 , 是保持自己人格独立后的舒畅心情。 表达了诗人宁愿寄情山水 , 也决不向权贵屈服 ,决不取悦于世以苟且偷生 , 充分显示了诗人的反抗精神和豪迈气概。 这正是本诗的主题所在。 5. 《 将进酒 》 感情热烈奔放 , 风格豪放飘逸 ,这种浪漫主义风格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 名师点拨 】 《 将进酒 》 大量运用大胆的夸张,借以表达用平常语言不足以表达的激情,造成喷薄欲出、一泻千里的震撼人心的效果。 诗歌的开头,借助想象写黄河从天而降,东入大海,又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是朝暮间的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 浪漫主义色彩极浓。 诗中屡用极言其多的数量词“ 千金 ”“ 三百杯 ”“ 斗酒十千 ”“ 千金裘 ”“万古愁 ” , 表现出豪迈的诗情。 全篇大起大落 ,节奏疾徐尽变 , 语言参差 , 如大河奔流 , 有气势亦有曲折 , 纵横捭阖 , 跌宕起伏 , 充分体现了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 6.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中 “ 世间行乐亦如此 ” 一句是李白消极思想在诗中的反映吗。 我们应如何认识。 【 名师点拨 】 评价作者的思想 , 要结合作者所处的环境 , 还要 “ 知人论世 ”。 诗人梦醒 , “ 失向来之烟霞 ” , “ 恍惊起而长嗟 ”。 在现实中追求理想而不得 , 只得转而追求行乐 , 这是苦中作乐 , 是无奈的自我消磨。 诗人在长安受排挤 , 壮志难酬 ,始终抑郁不平 , 故在诗中吐发愤懑之情。 李白是个集儒道于一身的诗人 , 儒家的积极入世 、 道家的消极避世和不事权贵的思想 , 在这首诗中均有体现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李白思想的复杂性。 [细剖 深析 ] [楼主 ]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中描写的神仙世界五彩缤纷 , 神奇诡异 , 李白通过对这个神仙世界的描写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呢。 [沙发 ]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通过一个离奇变幻 、 自由壮美的极乐梦境表达自己对自由乐土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 神仙世界的五彩缤纷 ,反衬出人间社会的极端丑恶 , 作者借此表达了对黑暗现实强烈的不满和憎恶。 [板凳 ] 神仙世界的描写除了有他长期漫游经历过的万壑千山的印象和古代传说、屈原诗歌的启发与影响,也有长安三年宫廷生活的印迹,这一切通过浪漫主义的非凡想象凝聚在一起,才有这般辉煌灿烂、气象万千的描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