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内容摘要:
分量,其中 x 轴方向的加速 度分量 a x = a c os θ , y 轴方向的加速度分量 ay= a sin θ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x 轴方向 f = ma x ; y 轴方向 N mg = ma y 解得 N = mg + ma sin θ , f = ma c os θ . 比较以上两种解法,很显然,两种解法都得到了同样的结果,但是,第二种解法较简便. 答案 见解析 课时作业 1 .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不为零的合力作用于原来静止物体的瞬间,物体立刻获得加速度 B .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总是一致的,但与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C .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加速度与合力的方向总是一致的 D .合力变小,物体的速度一定变小 D 2 .一个质量为 2 kg 的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 2 N 和 6 N ,当两个力的方 向发生变化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不 可能为 ( ) A . 1 m /s2 B . 2 m / s2 C . 3 m /s2 D . 4 m / s2 A 3 .如图 5 所示向东的力 F1单独作用 在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为 a1; 向北的力 F2单独作用在同一个物 体上,产生的加速度为 a2. 则 F1和 F2同时作用在该物体上,产生的 加速度 ( ) A .大小为 a1- a2 B .大小为 a1+ a2 C .方向为东偏北 ar c tan a2a1 D .方向为与较大的力同向 图 5 C 4 .如图 6 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 m2的木块 1 和 2 ,中间用一原长为 L 、劲度系数为 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 . 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 2 ,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 ) A . L +μm1gk B . L +μ ( m1+ m2) g k C . L +μm2g k D . L +μm1m2g k ( m1+ m2) 图 6 解析 由于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故每个木块均受力平衡.对木块 1 进行受力分析,弹簧弹力与木块 1 所受的摩擦力平衡,即 k Δ x = μm 1 g ,所以 Δ x =μm 1 g k,因此两木块间的距离是 L + Δ x = L +μm 1 g k. 答案 A 5 .如图 7 所示,用手提一轻弹簧,弹簧 下端挂一金属球.在将整个装置匀加速 上提的过程中,手突然停止不动,则在 此后一小段时间内 ( ) A .小球立即停止运动 B .小球继续向上做减速运动 C .小球的速度与弹簧的形变量都要减小 D .小球的加速度减小 图 7 解析 手突然停止不动,此后一小段时间内,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小球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因此球做加速运动,随着形变量减小,由 a =k x - mgm知,球的加速度。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高一物理电容器、电容
d 介质 结论:两极板的正对面积越大,距离越近,这个电容器 的电容就越大。 电容还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电容器与水容器 水量 m∝ h m/h= Q/U=C h U 电量 Q 水量 m ρ水 S 四、常见电容器的分类: 从构造上分: 可变电容器 固定电容器 按介质分: 纸介质电容器 符号: 聚苯乙烯电容器 电解电容 陶瓷电容器 电解电容分正负极 + — 电解电容 思考讨论 :
高一物理电容器的电容
素 . (3)单位: 电容器的单位:法拉,简称法,用 F表示 . 1F=1 c/v . 常用的还有两个较小的单位:微法 (μF )和皮法 (PF),它们间的换算关系为: 1法 (F)=106微法 (μF )=1012皮法 (PF) 三 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因素 播放 四 常见的电容器 固定电容器 电解电容器( 正负极不能接错 ) 薄膜电容器 可变电容器 收音机调谐器 (
高一物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如果把石头和树叶捆在一起,其下落的速度应该比其中任一物体下落的速度快。 【 结论 2 】 如果把石头和树叶捆在一起,独自下落较慢的树叶就会拖慢独自下落较快的石头,最终其下落的速度应该比石头独自下落的速度慢。 显然,这两个结论是“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