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时间位移内容摘要:
测 )小球从离地板 5 m高的地方落下,又被地板弹回,在离地板 2 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 ) m,7 m m,3 m m,2 m m,3 m 【 解析 】 选 ,即( 5+2) m=7 m,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为( 52) m=3 B正确 . 4.(2020 湛江高一检测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其位移不可能为零 ,位移不可能相同 【 解析 】 选 ,是矢量;路程是物体经过的路线的长度,是标量,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但路程不是位移, A错误, B正确 .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位移可能为零,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故 C、 D错误 . 5.( 2020 汕头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 是( ) D.“ 万米”赛跑,指的是位移为一万米 【 解析 】 选 , A正确;打点计时器是计时的仪器, B错误;汽车里程表记录的是路程, C错误; “ 万米 ” 赛跑,指的是路程为一万米, D错误 . 1.( 5分)学习了时间与时刻,蓝玲、石子、明珠和大山几位同学发表了如下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下午 2点上课, 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刻 ,下午 2点上课, 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间 ,下午 2点上课, 2点 45分下课,上课的时刻是45分钟 , 2点 45分下课, 2点 45分是我们下课的时间 【 解析 】 选 2点上课、 2点 45分下课是指一瞬间,是时刻;上课历时 45分钟是指一段时间间隔,是时间 .故选 A. 2.( 5分)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 ,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即位移的大小 ,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 解析 】 选 ,其方向是从质点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而运动方向是质点某时刻运动轨迹上该点的切线方向,二者并不一定相同, A错;路程是标量,其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除此之外,路程总大于位移的大小,故 B正确, C、 D错误 . 3.(双选) (2020 南昌高一检测 )( 5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某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路程 ,它们所通过的路程不一定相等 ,它们的路程一定相等 【 解析 】 选 B、 ,物体的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A错误;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小于路程, B对;质点通过相同的位移,可以沿不同的路径,也可以沿相同的路径,故路程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因此 C对, D错 . 4.(5分 )下列是同一打点计时器(频率为 50 Hz)打出的四条纸带,其中运动最快的一条是( ) 【 解析 】 选 s,因此间距越大,说明物体运动越快 . 5.( 2020 增城高一检测) ( 5分)如图 1所示,物体沿 两个半径为 R的半圆弧由 A运 动到 C,则。高一物理时间位移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
分量,其中 x 轴方向的加速 度分量 a x = a c os θ , y 轴方向的加速度分量 ay= a sin θ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x 轴方向 f = ma x ; y 轴方向 N mg = ma y 解得 N = mg + ma sin θ , f = ma c os θ . 比较以上两种解法,很显然,两种解法都得到了同样的结果,但是,第二种解法较简便. 答案 见解析 课时作业 1
高一物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如果把石头和树叶捆在一起,其下落的速度应该比其中任一物体下落的速度快。 【 结论 2 】 如果把石头和树叶捆在一起,独自下落较慢的树叶就会拖慢独自下落较快的石头,最终其下落的速度应该比石头独自下落的速度慢。 显然,这两个结论是“自相矛盾”
高一物理探究加速度与力跟质量的关系
( 3 ) 1N定义:使质量是 1kg的物体产生 1m/s2加速度的力 叫做 1N ,即1 N= 1kg m/s2 ∝ F , a ∝ 1/m , 量成反比。 牛顿第二定律更一般的表述: 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 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力的方向相同. F = m a ,F为合外力 . 如图,由此可见,要使赛车在 最短时间内达到最大速度,除 了要有较大的牵引力外,
高一物理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的关系 二 .探究弹力 ——弹力是伴随着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 ——产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弹力。 【 小贴士 】 弹力的产生与历史经验的吻合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压迫越深重,反抗就越强烈。 第一节 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只要符合弹力产生特征的力都归属于弹力) ①物体间的压力 ②物体间的支持力 ③绳子的拉力 …… ① 物体间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