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光的本性复习内容摘要:
2】 市场上有种灯具俗称 “ 冷光灯 ” ,用它照射物品时能使被照物品处产生的热效应大大降低,从而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这种灯降低热效应的原理之一是灯泡后面放置的反光镜的表面上镀有一层薄膜 (例如氟化镁 ),这种膜能消除不镀膜时表面反射回来的热效应最显著的红外线,以 λ 表示此红外线在薄膜中的波长,则所镀薄膜的厚度最小应为 (B) A./8 B.4 C./2 D 【 解析 】 本题实际考查的是干涉知识的应用, 要认真读题,实际很简单,要消除反射回来的 红外线,即要使红外线全部透射,此膜即为增 透膜,厚度最小应为 /4,综上所述答案为: B. 【 解题回顾 】 解决本题,要求学生要能理解 增透膜的含义及作用,增透膜从薄膜前后表 反射叠加后相互削弱,从而减少反射光强度, 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 【 例 3】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到光屏上 P点的距离之差 d= m;若分别用频率为 f1= 1014Hz和频率为 f2= 1014Hz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隙,则 P点出现条纹的情况是以下哪种 (AD) f1的单色光照射时, P点出现明条纹 f2的单色光照射时, P点出现明条纹 f1的单色光照射时, P点出现暗条纹 f2的单色光照射时, P点出现暗条纹 【 解析 】 根据波的叠加的规律, P点出现条纹的情 况决定于路程差 d与波长的关系 .由 c=f,可知两种 单色光的波长: 1=c/f1=m; =c/f2=m: 与 d相比较得: d=1=32/2,则用 f1光照射时, P点 出现亮条纹,用 f2光照射时, P点出现暗条纹,综 上所述答案为: AD. 返回 光的粒子性 一、光电效应 :物体在光的照射下释放出电子的现象叫光电效应 .在光电效应中物体释放出的电子叫光电子 .光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叫光电流 . . ① 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频率就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着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③入射光照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秒; ④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 二、光子说 :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一个光子,每个光子的能量 E=h 0(其中h= 1034Js,称做普朗克常量 ).。高一物理光的本性复习
相关推荐
成是由许多发光小点组成. 每个发光点发出的光都向四面八方照射,烛焰 上许许多多的发光小点发出的光,通过小孔照 在纸屏上就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光斑,这些光斑 就组成了烛焰的像. 纸屏上的像是由许许多多实际光斑集合而成,所以叫做 实像 想一想,为什么像是倒立的呢。 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烛焰上的上端发出的光通过小孔,必然 照在纸屏的下部;烛焰下端发出的光,必然照在纸屏上部,所以
光具有能量,他可以使其它物体变热,使照相底片感光,使光电池供电,这时,光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光源发光要消耗其他形式的能量。 电灯发光 —— ( )转化为光能 蜡烛燃烧 —— ( )转化为光能 太阳发光 —— ( )转化为光能 电能 化学能核能 那么,月亮是不是光源呢 ?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高中物理 光的直线传播 光线是一个很有用的概念,通过它,可以借助于几何光学的方法研究光的传播
重力。 参考方案二 小车、打点计时器、纸带、 一端带滑轮的 长木板、细线、砝码、沙桶、刻度尺、天平为器材,研究小车运动。 采用方案 钩码的总重力G当作小车受到的拉力 F 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 a 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 m 三 .实验数据分析 质量不变 ,测量物体在不同的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 外力不变 ,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的加速度 ,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体的一种固有属性。 ②物体受外力作用时,惯性表现为改变其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关于惯性: 【 例 1 】 竖直向上托起的排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向上运动,这是由于:。 第一节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与牛顿第一定律 【 例 2 】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但是:。 ,物体的惯性越大。 ,惯性越大。 【 答案 】 C 学以致用 【 答案 】 D 【 例 3】 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 ,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例 2
助手利用自己的脉搏测时间 伽利略 一些贵族 实验验证 • 实验器材、过程 • 实验结论: •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球做 匀加速 运动 同斜面, 不同小球 ,加速度相同 实验验证 • 质量不同 小球同一斜面下落,加速度相同 • 增大斜面倾角,加速度变大 ,质量不同 小球加速度仍相同 合理外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