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光的本性复习内容摘要:

2】 市场上有种灯具俗称 “ 冷光灯 ” ,用它照射物品时能使被照物品处产生的热效应大大降低,从而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这种灯降低热效应的原理之一是灯泡后面放置的反光镜的表面上镀有一层薄膜 (例如氟化镁 ),这种膜能消除不镀膜时表面反射回来的热效应最显著的红外线,以 λ 表示此红外线在薄膜中的波长,则所镀薄膜的厚度最小应为 (B) A./8 B.4 C./2 D 【 解析 】 本题实际考查的是干涉知识的应用, 要认真读题,实际很简单,要消除反射回来的 红外线,即要使红外线全部透射,此膜即为增 透膜,厚度最小应为 /4,综上所述答案为: B. 【 解题回顾 】 解决本题,要求学生要能理解 增透膜的含义及作用,增透膜从薄膜前后表 反射叠加后相互削弱,从而减少反射光强度, 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 【 例 3】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到光屏上 P点的距离之差 d= m;若分别用频率为 f1= 1014Hz和频率为 f2= 1014Hz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隙,则 P点出现条纹的情况是以下哪种 (AD) f1的单色光照射时, P点出现明条纹 f2的单色光照射时, P点出现明条纹 f1的单色光照射时, P点出现暗条纹 f2的单色光照射时, P点出现暗条纹 【 解析 】 根据波的叠加的规律, P点出现条纹的情 况决定于路程差 d与波长的关系 .由 c=f,可知两种 单色光的波长: 1=c/f1=m; =c/f2=m: 与 d相比较得: d=1=32/2,则用 f1光照射时, P点 出现亮条纹,用 f2光照射时, P点出现暗条纹,综 上所述答案为: AD. 返回 光的粒子性 一、光电效应 :物体在光的照射下释放出电子的现象叫光电效应 .在光电效应中物体释放出的电子叫光电子 .光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叫光电流 . . ① 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频率就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着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③入射光照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秒; ④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 二、光子说 :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一个光子,每个光子的能量 E=h 0(其中h= 1034Js,称做普朗克常量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