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区域发展差异内容摘要:
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结合所学知识和下表的提示,探讨我国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 影响因素 中、西部地带 东部地带 自然因素 地形 海拔较高,地形复杂,对工农业生产和交通建设极为不利 属于我国地势最低的第三级阶梯,低平的丘陵和平原有利于开发利用 气候 多属于半干旱、干旱区和高寒区,对农业发展极为不利 基本上位于东部季风区内,气候湿润,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自然资源 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能源、原材料不足,北方各省市淡水资源短缺 社会因素 城市化水平 低 高 科技、教育和文化 低 高 对外开放程度 低 高 影响因素 中、西部地带 东部地带 经济因素 发展 基础 发展基础薄弱, 20世纪 30年代后才一度出现工业向西推移的趋势 历史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较好, 19世纪 40年代后,近代工业首先出现在沿海 产业 结构 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大,乡镇企业不发达,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发展相对迟缓 产业结构相对较优,第二、三产业比重都在 35%以上,远大于第一产业,农村工业化程度较高,生产力水平较高 交通运 输状况 交通线路较少,运输条件较差 交通设施齐全,网络稠密 影响因素 中、西部地带 东部地带 其他因素 地理 区位 距海较远,长期处于较封闭的状态,缺少东部地带的区位优势 面。高一地理区域发展差异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高一地理大气水平运动
线的疏密 : ( 略) : (略) 地面摩擦力: ( 1)概念: ( 2)特点: : : 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取决于摩擦系数,即地面的粗糙度 1010 1008 1006 1004 1002 ( hPa) 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方向:垂直风向 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 力共同作用下的风 (北半球高空) ( hPa) 1000 1005 1010 1015 气压梯度力 风向
高一地理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颜色也慢慢由黑变黄,个别地方甚至已成为遍布沙石的不毛之地。 从广义上讲黑龙江省全部都处于黑土区。 而在全省现有的 ,发生水土流失的面积已高达 8000万亩。 现在黑龙江省黑土区每年流失,而形成 1厘米表土则需要 400年时间,如果任其流失,再过 50年黑土层将基本消失,黑土区有可能退化成不可逆转、名副其实的 北大荒。 材料 1: 黑土流失触目惊心 代价之一: 黑土流失,肥力降低 材料 2:
高一历史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映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第 二组图片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两种经济体制最 大的区别是资源的配置方式不同,计划经济体制以行政手 段配置资源为主,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 (2)措施: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经济体制 改革和对外开放;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把建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