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内容摘要:
;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仅占整个国民经济的 2%,而封建经济则占到 90% ——以上均摘自 《 民国社会经济史 》 材料 3:大战结束不久,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摘自课本 103页 12 从 1922年起,外粉又涌入中国市场,民族资本的面粉业外销几绝,内销也因国内战祸不已和自然灾害迭起而受阻,整个面粉业由盛转衰。 茂新一、二虽然尚能勉强维持生产,但连年亏本,如 1922年亏 37500元,1923年亏 174290元。 至 1924年才稍有盈余。 ——王庚唐、冯炬、顾一群: 《 荣家在无锡兴办的民族工业 》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荣氏企业遭到空前的浩劫,其中如申新八厂、茂新一厂在战火中化为一片废墟。 8年抗战中,约有 1/ 3的纱锭、一半以上的布机及 1/ 5的粉磨均被破坏毁损,幸存下来的机器和设备,也大都被 “ 军管 ” 劫夺。 留居上海的荣宗敬目睹手创的事业被毁于一旦,精神上受了严重创伤,1938年 2月,荣宗敬郁积成疾,撒手离世。 ——《 荣氏家族百年传奇 》 三、困境 13 这时的企业为什 么陷入困境。 14 材料一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是近代中国由 华侨资本经营的最大一家民族卷烟企业。 1927年资本扩大到 2020万元,全盛时职工达万余人。 此后在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迫下开始衰退,出现连年亏损的局面。 官僚资本于 1937年强迫低价收买公司股票,控制股权,进行掠夺。 年份 外国在华投资 美国投资 美国在各国投资额中的比重 (百分比 ) 1914 225570 9910 1930 348740 28570 1936 428540 34050 8 1941 916180 48240 1948 30989。高一历史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相关推荐
根本原因 : 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掌握革命武装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前提。 要建立工 农联盟,争取广大人民的支持。 革命取得初步胜利后,必须乘胜追击敌人。 必须有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 无产阶级的革命和解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成功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必须具备成熟的社会条件。 最主要的经验: 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
岷江(组图) 都江堰(四川成都) 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 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三大主体工程 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分水鱼嘴 这是一幅空中航拍的图片, “ 鱼嘴 ” 伸入岷江中,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用于分洪,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 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宝瓶口 在 “ 鱼嘴 ” 的下游 , 人们凿开玉垒山 , 打开内江通路。 这即是人们所称的 “ 宝瓶口 ”。
” ,资本家盲目扩大再生产,更加激化了产销矛盾 ③ 股票投机严重,增加了金融市场不稳定,股票市场的崩溃成为导火线 $ 1000万 $ 1000万 $ 5000万 100万股 $ 10 $ 50 $ 1000万 $ 10 100万股 $100万 $ 1 我破产了 ! 不想活了 ! 1929年初,新总统胡佛在就职演说中宣称 :“ 我们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虑,它光辉灿烂,充满希望。 ”然而,好景不长
现了农产品的统一价格。 1969年,完全取消了农产品内部关税,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的共同市场内部自由流通。 为支持农产品出口,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的另一主要内容就是实行出口补贴政策。 用于出口的农产品价格可以低于国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出售,差价部分的损失由欧共体财政支出给予补偿。 1967年欧共体成立后,由于采取一系列推进经济一体化的措施,加速了共同体经济贸易的发展, 50、
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 又称经世致用之学。 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 士大夫面对危机,寻求改革方案 提倡以史为鉴,提倡研究与结合现实,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 思考:明末清初思想家什么会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
济政策,耶戈列夫斯克地方农民的积极性迅速提高,这是他们在踊跃交纳粮食税( 1922年)。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 年份 项目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9446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伟大导师列宁的逝世 ( 1924年 1月 21日) 斯大林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