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内容摘要:
济政策,耶戈列夫斯克地方农民的积极性迅速提高,这是他们在踊跃交纳粮食税( 1922年)。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 年份 项目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9446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伟大导师列宁的逝世 ( 1924年 1月 21日) 斯大林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 三、斯大林时期的经济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战争即将爆发,所以必须尽早实现工业化 (宣传画) 钢铁工人们生产钢铁 (宣传画) 1930年 1月 5日斯大林开始实行 农业集体化 集体农庄幸福的快乐的少女 苏联在 20世纪 30年代为宣传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而绘制 斯大林模式的表现 ① 实行单一的 公有制 ,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② 实行 高度集中 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 实行排斥市场的 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 主要以 行政手段 管理经济。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 三、斯大林时期的经济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第聂伯河上的水力发电站(是当时欧洲最大的水电站)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评价 积极影响:。高一历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相关推荐
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 又称经世致用之学。 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 士大夫面对危机,寻求改革方案 提倡以史为鉴,提倡研究与结合现实,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 思考:明末清初思想家什么会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
现了农产品的统一价格。 1969年,完全取消了农产品内部关税,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的共同市场内部自由流通。 为支持农产品出口,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的另一主要内容就是实行出口补贴政策。 用于出口的农产品价格可以低于国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出售,差价部分的损失由欧共体财政支出给予补偿。 1967年欧共体成立后,由于采取一系列推进经济一体化的措施,加速了共同体经济贸易的发展, 50、
;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仅占整个国民经济的 2%,而封建经济则占到 90% ——以上均摘自 《 民国社会经济史 》 材料 3:大战结束不久,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摘自课本 103页 12 从 1922年起,外粉又涌入中国市场,民族资本的面粉业外销几绝,内销也因国内战祸不已和自然灾害迭起而受阻,整个面粉业由盛转衰。 茂新一、二虽然尚能勉强维持生产,但连年亏本,如
: 共产主义 = 苏维埃政权 + 全国电气化 ( 1920) : : 二、列宁 ① 一个政党 ②一个国家 ③一个主义 ④一大政策 ① 缔造俄国共产党 —— 布尔什维克党 ②领导十月革命,创立社会主义国家 ,巩固苏维埃政权 ③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列宁主义 ④实行新经济政策,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二)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贡献 二、列宁 中共成立前 ,毛泽东思想发生了怎样变化。
析题 “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 ,必经一番苦痛 ,必冒许多危险。 …… 这新纪元的创造,也一样艰难。 是进化途中所必须经过的,不要恐怕,不要逃避的。 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 .的。 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引自李大钊 《 庶民的胜利 》 文中 “ 新纪元 ” 和 “ 这种潮流 ” 分别指什么 ? 为什么说 “ 新纪元的创造 ” 是艰难的 ,“这个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