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三民主义内容摘要:
运动 的发展。 二是它的 局限性 ,三民主义 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是由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孙中山三民主义对中国民主革命起了什么作用。 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它指导民族资产阶级推翻了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1912年 1月 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 2月 12日,清宣统帝宣布退位; 3月,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颁布。 “今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既在于此事。 ” ——1912年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 在南京同盟会会员饯别会上的讲演 “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 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 ” ——1918年 孙中山 《 建国方略 自序 》 结合材料,孙中山的认识有何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你觉得孙中山的认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 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 ” ——1918年 孙中山 《 建国方略 自序 》 根据所学知识, 1918年前后的世界潮流又有什么新的发展吗。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921年,中国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革命党对贵国革命党所进行的艰苦奋斗,表示十分欣佩,并愿中俄两党团结,共同奋斗 ……” ——1918年孙中山致列宁和苏维埃政府贺电 “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 …… 所以我们在经济上,一面是要图工商业的发达,一面是要图工人经济生活的安全幸福。 ” ——1919年 6月 22日。高一历史三民主义
相关推荐
会主义 挑战 小结 两极格局结束 政治局势 经济形势 缓和与紧张 和平与动荡 多极化 区域集团化 全球一体化 多极化 中国面临机遇和挑战 当前世界的多极化发展 A、 不利于世界的安全和稳定 B、 不利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C、 有利于世界的安全和稳定 D、 有利于美国维护其世界霸权 ( )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源是 A、 世界各国历史发展的多样化 B、 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 C、
族国家 的发展历程: 思考:秦灭六国后,采取什么 措施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至 汉朝又采取什么措施。 秦汉: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 成和初步发展: 隋唐: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和巩固: 宋元: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统 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请思考:
2HClO == 2HCl + O2 光 思考 3:漂白粉和漂白液有哪些用途。 三、 二氧 化硫 生成: S + O2 == SO2 点燃 性质 物理性质: 无色 有 刺激性气味 的 有毒 易溶于水的 气体 化学性质: 水溶液有酸性 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与碱反应 还原性 SO2+O2— SO3 氧化性 SO2 + Cl2+ 2H2O=H2SO4+2HCl SO2+ 2H2S==
亚军队兵变 捷克 1989年 11月游行 1989年 10月,布达佩斯人民沿多瑙河游行 一、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东欧剧变 1991年“ 819事件”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掌权 过程: 1991年 12月 25日 19时 32分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降落 戈尔巴乔夫下台 独联体国家图 苏联解体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局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A. 逐渐减少 B. 逐渐增大 C. 先逐渐增大,而后减少 ,而后增大 ◇ 热稳定性 Na2CO3受热不分解 , NaHCO3加热超过 100℃ 即开始分解 ,温度升高 ,分解加快。 在溶液中 50℃ 即分解 2NaHCO3 === Na2CO3 + CO2↑+H 2O △ 热稳定性 Na2CO3 > NaHCO3 思考 : 如何除去 Na2CO3中混有的 NaHCO3杂质 ? 如何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