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内容摘要:
保护的金属作为正极,另外找一金属性比被保护金属的金属性强的金属作为负极。 例如在船舶外壳、锅炉内壁安装若干锌片,可以保护钢铁设备。 (2)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应用电解原理,让被保护的金属作为阴极,惰性电极作为辅助阳极,接上直流电源。 如钢闸门可以用此法防止腐蚀。 3. 无防护条件的腐蚀 有一般防护条件下的腐蚀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条件下的腐蚀 外接电源的阴极保护法条件下的腐蚀。 【 基础题二 】 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的是( ) A.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镶嵌有一定量的锌块 B.镀锌的铁制品比镀锡的铁制品耐用 C.铝片不需要用特殊方法保存 D.锌跟稀硫酸反应时,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后,反应速率加快 C 【 解析 】 金属的腐蚀分三种情况,一是直接的化学腐蚀,即金属直接与其他物质反应而腐蚀;二是电化学腐蚀,即能形成原电池的化学腐蚀;三是电解时作阳极的金属的腐蚀。 常见的为前二种情况。 A项是牺牲锌块保护铁的防腐措施。 B项中镀锌铁若镀层破损后,则锌为负极,铁为正极,保护了铁;镀锡的铁镀层破损后,铁为负极被腐蚀,锡为正极被保护。 D项中 Zn与 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 Cu,形成 Cu- Zn原电池,比直接的化学反应快。 重要考点 1 钢铁的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 化学腐蚀和电化腐蚀的本质区别是有无电流,即是否能形成原电池。 关键一看是纯金属还是合金或有两种金属相连,二看有无电解质溶液或水膜。 【 考点释例 1】 为了探究金属腐蚀的条件和快慢,某课外学习小组用不同的细金属丝将三根大小相同的普通铁钉分别固定在如下图所示的三个装置内,并将这些装置在相同的环境中放置相同的一段时间,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结束时,装置 (1)左侧的液面一定会下降 B.实验结束时,装置 (1)左侧的液面一定比装置 (2)的低 C.实验结束时,铁钉 b腐蚀最严重 D.实验结束时,铁钉 c几乎没有被腐蚀 【 解析 】 (1)中发生化学腐蚀: Fe+ 2HCl===FeCl2+ H2↑。 (2)中发生析氢腐蚀, Cu为正极,铁钉为负极。 (3)中不被腐蚀,因为浓 H2SO4有强吸水性,处于干燥环境的铁钉难以被腐蚀。 答案: B 【 温馨提示 】 金属腐蚀速率一般为:作电解池的阳极 作原电池的负极 化学腐蚀 作原电池的正极 作电解池的阴极。 1.(湖南师大附中 2020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下图装置中, U型管内为红墨水, a、 b试管。高一化学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相关推荐
A. 逐渐减少 B. 逐渐增大 C. 先逐渐增大,而后减少 ,而后增大 ◇ 热稳定性 Na2CO3受热不分解 , NaHCO3加热超过 100℃ 即开始分解 ,温度升高 ,分解加快。 在溶液中 50℃ 即分解 2NaHCO3 === Na2CO3 + CO2↑+H 2O △ 热稳定性 Na2CO3 > NaHCO3 思考 : 如何除去 Na2CO3中混有的 NaHCO3杂质 ? 如何除去
亚军队兵变 捷克 1989年 11月游行 1989年 10月,布达佩斯人民沿多瑙河游行 一、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东欧剧变 1991年“ 819事件”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掌权 过程: 1991年 12月 25日 19时 32分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降落 戈尔巴乔夫下台 独联体国家图 苏联解体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局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HClO == 2HCl + O2 光 思考 3:漂白粉和漂白液有哪些用途。 三、 二氧 化硫 生成: S + O2 == SO2 点燃 性质 物理性质: 无色 有 刺激性气味 的 有毒 易溶于水的 气体 化学性质: 水溶液有酸性 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与碱反应 还原性 SO2+O2— SO3 氧化性 SO2 + Cl2+ 2H2O=H2SO4+2HCl SO2+ 2H2S==
O2↑ 易溶于水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与酸反应 与碱反应 与某些盐反应 Na2CO3+2HCl= 2NaCl+H2O+CO2↑ CO32+2H+=H2O+CO2↑ NaHCO3+HCl= NaCl+H2O+CO2↑( 快 ) HCO3+H+=H2O+CO2 ↑ Na2CO3+Ca(OH)2= CaCO3↓+2NaOH Na2CO3+NaOH不反应 2NaHCO3+Ca(OH)2=
NaAlO2+2H2O Al(OH)3+OH =AlO2 +2H2O 物质 碳酸钠 碳酸氢钠 俗名 色态 溶解性 滴加酚酞 热稳定性 ∆ 纯碱、苏打 小苏打 白色粉末 细小白色晶体 稳定,受热难分解 2 NaHCO3== Na2CO3+ H2O +CO2↑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三、常见的盐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变红,颜色 深 变红,颜色 浅 都易溶于水, 但碳酸钠溶解度 碳酸氢钠溶解度 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