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1(10)内容摘要:
孙中山题词 孙中山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玉玺 袁世凯剪掉辫子表示“革命” 真革 命吗。 1912年 1月 28日,南京临时参议院成立。 孙中山、黄兴等参加临时参议院成立典礼。 前排左起第三人为黄兴,第四人为孙中山。 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 孙中山为了用法律形式把民主共和制度确立起来和防止袁世凯集权专制,于 1912年3月 11日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1912年 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 中国历史上 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清宣统帝溥仪于 1912年 2月 宣布“退位”。 从此, 二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政体宣告结束。 溥仪宣布退位诏书 (原件存中国国家博物馆) 爱新觉罗 溥仪 ~ 宣统帝 清朝末代皇帝 1912年 2月 12日,宣统帝退位。 按照南北议和条件,孙中山于 13日辞职。 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防止其独裁,孙中山在辞职咨文中提出了 定都南京、新总统到南京就职和遵守 《 临时约法 》等三项条件,要袁世凯遵守。 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附有三项条件的辞职咨文。 这是孙中山 为维护民主共和所作的最大努力。 孙中山辞职咨文 1912年 2月 18日,孙中山根据辞职咨文所附条件,派专使赴北京迎袁世凯到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但是,袁世凯暗中指使他的亲信部队在北京举行“兵变”。 顿时,北方形势紧张,参议院只得让步,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孙中山任命蔡元培(前左五)为专使前往北京迎接袁世凯 袁世凯 ~ 河南项城人 第 1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 二、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的成立 时间 : 1911年 10月 10日 领导者 : 熊秉坤 时间 : 1912年 1月 1日 孙中山 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定都 南京 以 公元 纪年 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 有人说辛。辛亥革命1(10)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逆命题和逆定理[下学期]浙教版
一个 定理 的逆命题能被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就叫它是原定理的 逆定理 ,这两个定理叫 互逆定理。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1)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做一做 :下列定理中,哪些有逆定理。 如果有逆定理,请说出逆定理: ( 2)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 ( 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序依次执行程序中的语句,最后一行的 END语句表示程序到此结束 . 思考 5:在这个程序中,第 1行中的 INPUT语句称为输入语句,其一般格式是: INPUT “ 提示内容”;变量 其中,“提示内容”一般是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它可以用字母、符号、文字等来表述 . 变量是指程序在运行时其值是可以变化的量,一般用字母表示,若输入多个变量,变量与变量之间用逗号隔开 . 提示内容加引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