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检测技术及应用建设规划书内容摘要:

20202020 2 矿井重大灾害应急救援关键技术研究子课题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编号:2020BAK23B03 20202020 3 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 省职业教育“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 20202020 4 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水泥生产控制系统研究 已申报省教育厅课题 20202020 5 《年产 60 万吨普硅水泥粉磨站》 韶峰岳阳建材 20202020 6 《松桂园宾馆扩建项目》 南方建材 20202020 7 《职工教育培训综合楼项目》 省建材职工教育培训中心 20202020 8 维用 — 长城电路公司制冷及空调自控系统 湖南长沙惠通空调设备公司 20202020 9 清华紫光制药厂片剂车间洁净空调自控系统 湖南长沙惠通空调设备公司 20202020 10 楼宇设备管理系统 (湖南省政府弱电系统) 湖南长沙惠通空调设备公司 20202020 11 SYNCO在中央空调系统的应用 长沙楚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02020 表 113: 近五年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序号 论文题目 刊物名称 时 间 署名次序 1 “恒压供水的设计与研究” 建筑电气 独著 2 “ 楼层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 智能电气 独著 3 “ PLC 在电力系统操作电源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 电气自动化 独著 4 “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应用” 电气技术 独著 5 “ DDE 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组态系统中的应用” 电气 时代 独著 6 “交流电动机软起动及优化节能控制技术 的研究” 电气技术 独著 7 “可编程系统、集散系统及现场总线系统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 独著 8 “ 防雷保护及电位接地的探索与应用 ” 输变电技术 排名第一 9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在水泥工业中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 独著 10 “高频开关电源在变电站直流系统中的应用” 上海电器技术 独著 11 “锅炉水处理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上海电器技术 独著 12 “ 数据交换 DDE 在组态控制技术中的应用 ” 电世 界 独著 13 “ 水泥生产的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 工矿自动化 独著 表 114: 近五年编写的教材 教材名称 出版单位 本人所起作用 出版时间 《机电控制技术》 中国农业出版社 副主编 2020 年 8 月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 校本教材 主编 2020 年 8 月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 学院内 主编 2020 年 6 月 精品课程建设规划教材《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 上海交大出版社 正准备出版 主编 2020 年 12 月 ( 3)课程主讲教师 表 115: 课程主讲教师情况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职 称 学历 学位 专业 承担的教学工作任务 是否双 师型 1 谢庆华 男 1960 教授、研究员 级高级工程师 本科 学士 电气自动化 理论、实训 是 2 刘晓魁 男 1963 教授 本科 学士 电气自动化 理论、实训 是 3 陈 越 女 1965 副教授 本科 学士 电子技术 理论、实训 是 4 龙 瑜 女 1961 教授 本科 学士 仪器仪表 理论、实训 是 5 肖春艳 女 1968 副教授 本科 学士 仪器仪表 理论、实训 是 1)主讲教师 谢庆华(课程负责人) 情况介绍见前(课程负责人) 2)主讲教师 龙 瑜 ①教学情况 表 116:近五年讲授的主要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 学生总人数 《电气测量》 专业课 4 四届 200 《非电量的电测量》 专业课 4 四届 400 《电气控制线路》 专业课 4 四届 150 《电机及电力拖动》 专业课 4 四届 400 电气控制与可编程 专业课 4 三届 240 表 117: 近五年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课程名称 年 限 总人数 《电视机装机》 2020— 2020 100 《电机修理》 2020— 2020 50 《电工工艺》 2020— 2020 100 《毕业实习、 设计 》 2020— 2020 50 ② 学术研究 表 118: 近五年主持的学术研究课题 序号 课题名称 来源及批号 年限 1 《电参数分析管理系统》的研制、开发 国家科学技术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 2020— 2020 表 119: 近五年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序号 论文题目 刊物名称 时 间 署名次序 1 电参数分析管理装置的设 计 电气应用 独著 2 高速数字信息处理系统的设计 微机处理 独著 3 磁阻电动机模糊控制的研究 中国农机化 独著 4 压铸机主从单片机控制器的设计 新技术新工艺 独著 5 基于 PCI9054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 舰船电子工程 独著 2)其他主讲教师情况见附件 512( 110) (主讲教师情况表) ( 4) 课程团队建设计划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近年来,课程组十分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 通过在岗下厂实习、校企合作、技术 培训与进修等途径,加强师资团队建设,特别是建立了完善的新教师上岗一年实习制度。 例如:李浩、李果、龙慧三位课程组成员分别是 2020 年、 2020 年调入学院的新教师,他们都经历了学做 “ 先生 ” 、先做 “ 学生 ” 、争做 “ 能手 ” 、要做 “ 专家 ” 的阶段培养。 今后,将一如既往加强 课程团队建设,建设计划,目标明确,水平高,措施具体;建设计划已实 质性启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1)完善新教师上岗实习制度 针对不同的师资来源,我们制定了各有侧重的上岗实习培养计划,但所有新教师都必须完成一年的上岗实习任务。 上岗实习过程主要有四项内容:①学做 “先生”;②先做“学生”;③争做“能手”;④要做“专家”。 2)我院还建立了“三级听课观摩制度”和“教师讲座制度” 三级听课观摩制度要求每学期由系里安排不少于任课教师 20%的听课与观摩活动,分别有教研室级、系级和学院级。 观摩课强调 “ 三新一好 ” ,即课程内容新、教学方法新、教学手段新, “ 一好 ” 就是质量要好。 教师讲座制度是要求每学期聘请学院内有资力和成果的教师进行专业技术或教学方式教法的讲座,开展互学、互 动 活动。 这些都是利用学院内部资源对教师进行培养的可行途径。 3)利用“双赢”的校企合作关系,锻炼和提高教师队 伍水平 我院目前同国内百余家三资企业、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 在“双赢”模式下的校企合作中,广大教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远大空调与我系机电一体化专业深层次合作长期为公司培养空调运营工程师,课题组成员定期深入企业,指导学生的企业实习;完成以企业生产实际为题的毕业设计;为企业开办技术短训班;从事生产线技术改造和现场设备维护指导;经过多年的努力,教师们开发了10 余个现代自动化技术培训模块,为企业人员培训和转岗培训提供了有效的服务。 更为重要的,广大教师通过这一窗口,及时发现了自 己的不足和潜力,为教师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也使我们的学校办学始终紧跟企业的要求。 4)同国内各高等职业院校建立相互学习的机制 我系自从成为劳动厅电子技术专家委员会主持单位以来,前后有全省 60 多所职业院校 的教师 来我院 参加培训。 课题组成员通过这种专业师训班的讲授,使我们的教师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同许多兄弟高等职业院校建立了广泛而紧密的联系。 我们的许多专业教师走出去,参加其他院校开设的各种技术培训,从而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提高了技能,开拓了视野。 课程研究 ( 1)教学研究与推广 课程团队中课程负责人是 2020 年度省级精品课程 — 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的主 讲教师、 主讲教师们主持或参与 有院校级以上 教 学研究课题有:《电工实训基地建设与教学研究》(中国职教学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同时,《电工实训基地建设与教学研究》获农业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二等奖,由于基地建设好,兄弟院校来我院参观的不计其数。 《高职电子技术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院级)同时,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开展了教学研究,有一定的创新。 开发了省级精品课《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都受到了明显的效果。 撰写的论文 — 《浅论〈晶闸 管变流技术〉教学中的波形分析》一文获省电类课程研究会、三等奖。 在 教学研究与推广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自 2020 年以来, 通过广泛调研就业岗位群工作范围和技术领域,分析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在借鉴国外和我国台湾高职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以社会人才市场现实与未来发展对人才的有效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能力需求为依据,从而确定毕业生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结构和应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了“相互平行、融合交叉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创建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2)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本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研究,不断的进行改革。 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经典经典传感器应用为主体、真实工程案例构建任务驱动的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按认识规律的螺旋上升的课程模块结构。 课程内容分为九个模块,课程体系按认识规律的螺旋上升的课程模块结构,每个模块按工作情景模拟引入,按工程任务驱动与相关知识有机结合,符合职业教育特色。 能实现与就业岗位零距离接轨。 3)立体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教材与学材相互补充、软件与硬件资源配套、纸质与电子资料丰富、课内与课外相得益彰。 校内专家与校外专家进行教学、工 厂与学校相结合。 4)开发技术培训模块和开展现场技术服务 课程组成员,开发出围绕自动化技术的培训模块 12 个,专门为 省 内各类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短期培训,为相关院校的职教师资 和企业 开展短期技术培训。 2020 年以来,课程组成员为 长沙烟厂、省就业培训中心、东升高级电工家电 等 多 家企业 合作 开设 维修电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培 训班 20 余期, 技校 师资培训开班 2 届。 开发的培训模块有: 温度控制系统 4 套、典型工厂电气控制设备仿真实训设备、自动化仪表安装与调试, 日本三菱 FX2N PLC 基础应用 、 西门子 S7PLC 基础应用、日本 三 菱 FX2N PLC 典型应用案例 的程序设计、西门子 S7PLC 典型应用案例 的程序设计。 受到企业的好评,增加了学院的知名度。 5)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为课程组成员间的“累积经验共享”提供场所 6)以现代职教理念为指导,完成相关实训室的改造和增设 如: 电工实训中心的改造; 工业物流生产线实训室的增设。 7)课程教学模式 本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结合课程中每单元内容特点分别采用了以下五种教学模式,并取得较好效果:它们分别是:基于问题中心型教学模式 —— 解决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内容的教学;基于训练中心型教学模式 —— 解决自动检 测技术及应用电路内容的教学;基于项目中心型教学模式 —— 解决自动检测技术综合应用内容的教学;基于体验中心型教学模式 —— 解决自动检测技术设备维修内容的教学;基于设计中心型教学模式 —— 解决检测控制系统设计内容的教学。 ( 2) 应用技术开发与服务 课程负责人主持了课题《 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水泥生产控制系统研究》(教育厅) 的开发研究;主持的横向课题有:受湖南省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委托的重庆蓝天水泥厂委托项目《年产 60 万吨普硅水泥粉磨站》,合同编号: [1999]材设字第 06 号;湖南韶峰岳阳建材有限公司委托项目《年产 60 万吨 普硅水泥粉磨站》,合同编号: [1999]湘材设合字第002 号;南方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委托项目《松桂园宾馆扩建项目》 [2020]材设字第 003 号;湖南省建材职工教育培训中心委托项目《职工教育培训综合楼项目》 [2020]材设字第 019号。 课程负责人任湖南长沙惠通空调设备公司的技术顾问,主持维用 — 长城电路有限公司制冷及空调自控系统、清华紫光古汉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衡阳制药厂片剂车间洁净空调自控系统、楼宇设备自动化管理系统 (湖南省政府弱电系统)。 任长沙楚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的技术顾问,主持 SYNCO 在中央空调系统的 应用(云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办公实训楼空调自控系统(合同编号: YNL20200606))。 还 参加了国家煤炭安全局项目“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应用研究。 团队的其他同志分别主持国家科学技术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电参数分析管理系统》的研制、开发;参研了湖南省教育厅委托项目《农业数字资源建设的开发 与应用》的研究;参与湖南省省级重点项目《构建教学研究型农业大学的信息保障体系的研究》的研究工作;参与研究“基于 DSP 的伪随机多频接收机”课题;“基于 80C196 单片机高频开关电源”的横向课题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