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ⅳ设计报告书-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10秒秒表的设计内容摘要:

统 的 显 示 原 理 ,学 习 数 码 管显 示 数 字 和 字 符 的 编 程 方 法 . 试设计一简易秒表,使得七段符显示管的 ag 分别接在单片机的 P 口上,输出低电平时,显示管点亮, 要求从数字“ 0”显示到数字“ 9”,延时间隔为 1 秒。 设计要求 [1]显示时间 范围 ; [2]按键开关按下,电路复位。 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 1 总体设计方案 方案 1:在方案 1 中,我们所选用的是软件定时,即用 for 循环来定时 1秒进行显示的变化。 方案 2:在方案 2 中,采用的是硬件定时,即用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 T0。 先将时钟初始化,赋入初值 50ms 定时,循环 20 次来进行 1 秒定时。 . 2: 选择与论证 方案比较:我们从两方面进行两种方案的比较,第一,由于此次课程设计要求是秒表,则在定时时要求比较精确,所以采用硬件的定时器定时时比 4 较准确的。 第二,由于秒表的定时程序是很小的,在利用软件定时占用的CPU 并不是很多,不能显现出来,但真正大程序时会很占用资源的 ,所以在用定时中断过程中是非常节省资源的。 综合上述两种比较,我们选用了第二种方案。 3 系统硬件设计 本系统由控制器模块、 复位模块 、 LED 显示模块组成,系统硬件组成框图如图 1 所示。 系统总体电路原理图如图 1 所示。 图 1 系统电路 原理 图 AT89S52 简介 (1) 与 MCS51 产品相兼容; (2) 具有 8KB 可改写的 Flash 内部程序存储器,可写 /擦 1000 次; (5)256 字节内部 RAM; (6) 32 根可编程 I/O 口; (7) 3 个 16 位定时器 /计数器。 (8) 8 个中断源; 5 (9) 可编程中串行口; (10) 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方式。 它的价格便宜,功能强大,能耗低。 很大程度上减少总电路的复杂性,提高了所设计系统的稳定性。 其芯片引脚 图如图 2所示。 图 2 单片机 AT89S52引脚图 下图所示为时钟电路原理图,在 AT89S52 芯片内部有一个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其输入端为芯片引脚 XTAL1,输出端为引脚 XTAL2。 而在芯片内部, XTAL1 和 XTAL2 之间跨接晶体振荡器和微调电容,从而构成一个稳定的自激振荡器。 时钟电路产生的振荡脉冲经过触发器进行二分频 之后,才 6 成为单片机的时钟脉冲信号。 复位电路 就是在 RST 端( 9 脚)外接的一个电路,目的是当单片机上电开始工作时,内部电路从初始状态开始工作,或者在工作中要想人为的让单片机重新从初始状态开始工作。 在时钟工作的情况下,只要 AT89S52 的复位引脚高电平保持两个机器周期以上的时间, AT89S52 便能完成系统重置的各项动作,使得内部特殊功能寄存器之内容均被设成已知状态,并且从地址 0000H 处开始读入程序代码而执行程序。 p 0 . 2p 0 . 3p 0 . 4p 0 . 5p 0 . 6p 2 . 0 p 0 . 0p 2 . 1 p 0 . 1p 2 . 2 p 0 . 2p 2 . 3 p 0 . 3p 2 . 4 p 0 . 4p 2 . 5 p 0 . 5p 2 . 6 p 0 . 6p 2 . 0p 2 . 1p 2 . 2p 2 . 3p 2 . 4p 2 . 5p 2 . 6S E G 7 1 S E G 7 2 数码管显示电路 X T A L 218X T A L 119A L E30EA31P S E N29RS T9P 0 .0 /A D 039P 0 .1 /A D 138P 0 .2 /A D 237P 0 .3 /A D 336P 0 .4 /A D 435P 0 .5 /A D 534P 0 .6 /A D 633P 0 .7 /A D 732P 1 .0 /T 21P 1 .1 /T 2 E X2P 1 . 23P 1 . 34P 1 . 45P 1 . 56P 1 . 67P 1 . 78P 3 .0 /R X D10P 3 .1 /T X D11P 3 .2 /I NT 012P 3 .3 /I NT 113P 3 .4 /T 014P 3 .7 / R D17P 3 . 6 / W R16P 3 .5 /T 115P 2 .7 /A 1 528。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