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版面格式内容摘要:

作者一律姓前名后 (外文作者名应缩写 ),作者间用“ ,”间隔。 作者少于 3 人应全部写出, 3 人以上只列出前 3 人,后加“等”或“ et al”。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9 (3) 标题“参考文献”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 1”,再居中;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字号:小三, 倍行距,段后 11 磅,段前为 0。 (4) 参考文献正文设置成字体:宋体,居左,字号:五号,多倍行距 行,段后、段前均为 0。 (5) 按照引用的文献类型不同使用不同的表示方法。 ① 专著 (注意应标明出版地及所参阅内容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表示方法为: [序号 ] 作者 .专著名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 ② 期刊中析出的文献 (注明应标明年、卷、期,尤其注意区分卷和期 ) ,表示方法为: [序号 ] 作者 .题 (篇 )名 .刊名 .出版年 ,卷号 (期号 ):起止页 . ③ 会议论文,表示方法为: [序号 ] 作者 .篇名 .会议名 ,会址 ,开会年 : 起止页 . ④ 专著 (文 集 )中析出的文献,表示方法为: [序号 ] 作者 .篇名 .见 (In):文集的编 (著 )者 .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 . ⑤ 学位论文,表示方法为: [序号 ] 作者 .题 (篇 )名 :(博 (硕 )士学位论文 ).授学位地 :授学位单位 ,授学位年 . ⑥ 专利文献,表示方法为: [序号 ] 专利申请者 .专利题名 .专利国别 ,专利文献种类 ,专利号 .出版日期 .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示例 参考文献书写示例请见“参考文献”部分。 量和单位的使用 使用方法 (1) 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不得使用 已废弃的单位,如高斯 (G 和 Gg) ﹑亩﹑克分子浓度( M)﹑当量能度( N)等。 (2) 量和单位不用中文名称,而用法定符号表示。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格式 规范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如表 至表 所示。 表 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 量的名称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平面角 弧度 rad 立体角 球面度 sr 表 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量的名称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其他表示式例 频率 赫[兹] Hz s1 力;重力 牛[顿] N kg m/s2 压力,压强;应力 帕[斯卡] Pa N/m2 能量;功;热 焦[耳] J N m 功率;辐射通量 瓦[特] W J/s 电荷量 库[仑] C A s 电位;电压;电动势 伏[特] V W/A 电容 法[拉] F C/V 电阻 欧[姆] Ω V/A 电导 西[门子] S A/V 磁通量 韦[伯] Wb V s 磁通量密度,磁感应强度 特[斯拉] T Wb/m2 电感 亨[利] H Wb/A 摄氏温度 摄氏度 ℃ 光通量 流明 lm cd sr 光照度 勒[克斯] lx lm/m2 放射性活度 贝可[勒尔] Bq s1 吸收剂量 戈[瑞] Gy J/kg 剂量当量 希[沃特] Sv J/kg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1 表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量的名称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长度 米 m 质量 千克(公斤) kg 时间 秒 s 电流 安[培] A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K 物质的量 摩[尔] mol 发光强度 坎[德拉] cd 表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量的名称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换算关系和说明 时间 分 [小]时 天(日) min h d 1min=60s 1h=60min=3600s 1d=24h=86400s 平面角 [角]秒 [角]分 度 ( ) ( 39。 ) (176。 ) 1=(π /648000) rad 139。 =60=(π /10800) rad 1176。 =6039。 =(π /180) rad 旋转速度 转每分 r/min 1r/min=( 1/60) s1 长度 海里 n mile 1n mile=1852m (只用于航行) 速度 节 kn 1kn=1 n mile/h =( 1852/3600) m/s (只用于航行) 质量 吨 原子质量单位 t u 1t=103kg 1u≈ 1027kg 体积 升 L,( 1) 1L=1dm3=103 m3 能 电子伏 eV 1eV≈ 1019J 级差 分贝 dB 级密度 特[克斯] tex 1 tex=1g/km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格式 规范 12 表 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 所表示的因数 词头名称 词头符号 1018 艾[克萨] E 1015 拍[它] P 1012 太[拉] T 109 吉[咖] G 106 兆 M 103 千 K 102 百 h 101 十 da 101 分 d 102 厘 c 103 毫 m 106 微 μ 109 纳[诺] n 1012 皮[可] p 1015 飞[母托] f 1018 阿[托] a 规范表达注意事项 名词术语 应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自然科学名词术语;应按有关的标准或规定使用工程技术名词术语;应使用公认共知的尚无标准或规定的名词术语。 作者自拟的名词术语,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须加注说明。 表示同一概念或概念组合的名词术语,全文中要前后一致。 外国人名可使用原文,不必译出。 一 般的机关、团体、学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等的名称,在论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必须写全称。 数字 数字的使用必须符合新的国家标准 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3 外文字母 文中出现的易混淆的字母、符号以及上下标等,必须打印清楚或缮写工整。 要严格区分外文字母的文种、大小写、正斜体和黑白体等,必要时用铅笔注明,尤其注意上下标字母的大小写、正斜体。 (1) 斜体 斜体外文字母用于表示量的符号,主要用于下列场合: ① 变量符号、变动附标及函数。 ② 用字母表示的数及代表点、线、面 、体和图形的字母。 ③ 特征数符号,如 Re(雷诺数 )、 Fo(傅里叶数 )、 Al(阿尔芬数 )等。 ④ 在特定场合中视为常数的参数。 ⑤ 矢量、矩阵用黑体斜体。 (2) 正体 正体外文字母用于表示名称及与其有关的代号,主要用于下列场合: ① 有定义的已知函数 (例如 sin, exp, ln 等 )。 ② 其值不变的数学常数 (例如 e= 281 8„ )及已定义的算子。 ③ 法定计量单位、词头和量纲符号。 ④ 数学符号。 ⑤ 化学元素符号。 ⑥ 机具、仪器、设备和产品等的型号、代号及材料牌号。 ⑦ 硬度符号。 ⑧ 不表示量的外文缩写字。 ⑨ 表示序号的拉丁字母。 ⑩ 量符号中为区别其它量而加的具有特定含义的非量符号下角标。 量和单位 文中涉及的量和单位一律采用新的国家标准 GB3100~310293《量和单位》。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的使用必须符合新的国家标准 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格式 规范 14 3 打印说明 封页 封皮 学院 统一 发放。 封一 单面打印。 中文摘要 单面打印。 目录 如果是一页,单面打印;如果两页,双面打印;如果三页,第 一页单面打印,二、三页双面打印。 正文 正文从引言开始到致谢结束,双面打印。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5 4 第四章题目 (黑体,小三, 倍行距,段后 11 磅 ) 第四章第一节题目 (黑体,四号, 倍行距,段前 ) 第四章第一节一级题目 (黑体,小四, 倍行距,段前 行 ) 第四章第二节题目 第四章第二节一级题目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格式 规范 16 5 第五章题目 (黑体,小三, 倍行距,段后 11 磅 ) 第五章第一节题目 (黑体,四号, 倍行距,段前 ) 第五章第一节 一级题目 (黑体,小四, 倍行距,段前 行 ) 第五章第二节题目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7 结 论 结论是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的逻辑发展,是整篇论文的归宿。 结论是在理论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判断、归纳的过程而形成的总观点。 结论必须完整、准确、鲜明、并突出与前人不同的新见解。 书写格式说明: 标题“结论”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 1”,再居中;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字号:小三, 倍行距,段后 11 磅,段前为 0。 结论正文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 2 字; 或者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 2 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 ,间距:前段、后段均为 0 行。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格式 规范 18 致 谢 论文中不得书写与论文工作无关的人和事,对导师的致谢要实事求是。 书写格式说明: 标题“致谢”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 1”,再居中;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字号:小三, 倍行距,段后 11 磅,段前为 0。 致谢正文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 2 字;或者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 2 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 ,间距:前段、后段 均为 0 行。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9 参 考 文 献 标题“参考文献”不可省略,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 1”,然后居中,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字号:小三, ,段后 11磅,段前为 0。 参考文献内容设置成字体:宋体,居中,字号:五号,多倍行距 ,段前、段后均为 0,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参考文献的著录,按论文中引用顺序排列。 参考文献数量不少于 20篇,其中期刊不少于 10篇,并且包含一定数量的外文期刊。 示例如下: [1] 薛华成 .管理信息系统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 [2] 霍斯尼 R K著 .李庆龙译 .谷物科学与工艺学原理 .北京 :中国食品出版社 ,1989. [3] Borko H, Bernier C concepts and York: Academic Pr.,1978. [4] 徐滨士 ,欧忠文 ,马世宁等 .纳米表面工程 .中国机械工程 ,2020,11(6):707712. [5] Kuehnlw M R, Peeken H, Troeder C et al. The Toroidal Driv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1981, 103 (2):3239. [6] 惠梦君 ,吴德海 ,柳葆凯等 .奥氏体 — 贝氏体球铁的发展 .全国铸造学会奥氏体 — 贝氏体球铁专业学术会议 ,武汉 ,1986. [7] Rosenthall E M, of the fifth Canadian Mathematical Congress,Univ. of Montreal,:Univ. of Toronto Pr.,1963:2329 [8] 黄蕴慧 .国际矿物学研究的动向 .见 :程裕淇编 .世界地质科技发展动向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2:3839. [9] Buseck P R,Nord G L, Veblen D phenomena in : Prewitt C T, ed. Reviews in mineralogy,pyroxenes . [.]: Minera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1980: 117211. [10] 金波 .采用并联型液压系统的水轮机调速器控制系统研究 :(博 士学位论文 ).杭州 :浙江大学 ,1998. [11] Cairns R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issertation].Berkeley: Univ. of California,1965. [12] 张楠 .专利题名 .中国 ,专利文献种类 ,专利号 .2020. [13] 书写格式详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