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工作终期总结内容摘要:

09年2013年11月,医疗、血站、医学检测中心等8家医疗卫生单位共检测HIV263422人次,确认HIV阳性242例(表3)。 表3 2009—2013年区医疗卫生单位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情况年份筛查人次数筛查阳性人次数筛查阳性率%确证检测数确证阳性数确证阳性率%2009342992323232010423343333332011531235046442012679738782762013(截止11月)65693776866合计263422270252242(4)实施重点人群检测或专题调查,了解流行趋势 为摸清辖区艾滋病流行趋势,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对六类重点人群进行了HIV血清学检测或专题调查。 2009年2013年11月,共检测劳教、强制戒毒、羁押人员3874人次,确认HIV抗体阳性5例;检测流动人群5841人(其中工地农民工1153人),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检测HIV/AIDS的配偶、固定性伴HIV97人次,确认HIV抗体阳性8例;检测HIV/AIDS阳性者子女5人和娱乐场所从业人员2835人,均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 同时期专题调查并检测男男性接触者HIV1318人次,确认HIV 阳性56例;检测其梅毒和丙肝抗体1197人次,检出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89例,丙肝抗体阳性5例;专题调查并检测工地农民工835人,检出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7例、丙肝抗体阳性2例,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 加强干预措施推广,强化高危人群行为干预(1) 联合多部门开展吸毒人员干预 建立吸毒人群的强制戒毒、美沙酮维持治疗、抗病毒治疗的部门转介机制,依托公安、卫生、社区三大系统,美沙酮、针具交换、VCT、性病、结核病五个门诊,一个强制戒毒所,对吸毒人群开展宣传教育、行为干预、治疗关怀,为其提供强制戒毒、美沙酮维持治疗、针具交换、自愿咨询检测、性病/结核病诊疗转介、社区戒毒(康复)、关怀等综合服务,降低吸毒人群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危险性。 美沙酮维持治疗。 市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于2006年9月6日开诊,截止2013年11月底,参与美沙酮维持治疗的人数累计达1177人(2009年2013年11月底入组702人),累计收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11人。 2009年2013年11月共检测吸毒者 1932人次,确认HIV抗体阳性12例,梅毒特异性抗体13例,丙肝抗体阳性642例,结核病2例。 2013年11月底在治人数208人,平均每日服药160人次;%,%,超过或接近同期全国平均水平。 通过美沙酮维持治疗,病人情况良好,身体各方面均有改善,控制了一批感染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该门诊于2012年12月10日,获得上级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颁发的“20112012年度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成绩突出荣誉证”,被上级疾控中心授予“2012年艾滋病美沙酮维持治疗优秀门诊”。 针具交换。 为扩大吸毒人员的干预覆盖面,本区2011年10月11日启动了1个针具交换点,截止2013年11月,参加针具交换人员达435人次,累计发放清洁针具10292副,回收10194副,%。 社区支持。 建立社区协助、家属配合、志愿者支持的工作机制,将社区禁毒与防艾工作有机结合,利用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平台,对吸毒人群提供美沙酮治疗转介、VCT转介、性病/结核病转介、健康教育、心理关怀和行为干预等服务。 2009年2013年11月,本区136个社区对吸毒者进行循环防艾教育和干预105828人次,发宣传资料528446份、安全套278459只。 (2)采用3招实施暗娼干预 辖区暗娼活动一般依托洗浴按摩店、休闲会所、宾馆和招待所生存,针对此特点,我们深入上述场所进行宣传教育、“高干队”外展、业主干预等3招实施暗娼高危行为干预。 宣传教育。 对娱乐场所业主、领班及从业人员开展循环防艾教育,不断强化艾滋病预防意识,提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在公安部门的协同下,20092013年,举办娱乐场所业主和同伴宣传员防艾培训班13期,培训1050人次。 “高干队”外展。 高干队员每月深入场所对FSW进行宣教和干预,并提供咨询和检测服务,场所覆盖率达100%。 2009年2013年11月,共干预覆盖FSW19743人次数,发放宣传材料39414份、安全套99780只,检测暗娼1309人次,确认HIV抗体阳性1例,2013年(截止11月)%。 业主干预。 与公安部门协作,通过“业主委员会”,采取政策倡导、教育培训、资金支持等方式引导业主从被动接受干预到自主开展干预,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3年终期评估调查与2009年基线调查相比,%%。 (3)发动社会组织开展MSM人群干预招募自愿者,依托“某左岸彩虹工作组”和“某蓝蓝工作站”2个男同组织,培训同伴教育员。 利用志愿者在MSM社区开展政策倡导、同伴教育和行为干预,为MSM人群提供安全套推广、性病转介、VCT 转介等服务。 具体干预方式有:①外展活动。 志愿者深入男同活动场所实施外展干预、VCT和性病转介服务;②网络干预。 志愿者通过和网站宣传防艾知识,发布有关信息,提供VCT和性病转介服务,通过聊天室实施远程干预;③社区活动。 不定期的举办娱乐交友、体育活动和郊游等,在活动中融入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免费检测服务。 2009年2013年11月,2个男同组织共干预MSM6933人次,发宣传资料13882份、安全套78278只,检测MSM1321人次,确认HIV抗体阳性45例,转介治疗梅毒30例、尖锐湿疣21例、生殖器疱疹15例、淋病6例及其他疾病(肛裂、痔疮、口腔溃疡等)16例。 (4)多渠道推广使用安全套并加强管理运用社会营销+商业营销模式,加强安全套的推广使用。 区疾控中心结合防艾宣传活动和高危人群干预,推广使用安全套,并在各种活动现场免费赠送一定数量的安全套,同时倡导娱乐场所业主在店内营销安全套;区疾控中心和市红丝带关爱中心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免费供应安全套;区计生局在辖区设立了安全套免费投放点304个(其中有9台自动免费发套机),%;辖区内各性病门诊和VCT门诊为就诊者和咨询者免费提供安全套;在文体、旅游部门的协同下,城区所有宾馆和酒店的客房均摆放了有偿安全套;区疾控中心与药监、工商、卫监等部门协同开展安全套销售网络管理,促进和规范各药店、超市、性用品商店和诊所的安全套商业营销。 %(表4)。 据不完全统计,20092013年武陵城区安全套销量(含计生投放量)保持每年大约15%的增速。 表4 20092013年区计生局安全套发放情况年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