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验大总结内容摘要:

了五遍,《宏观经济学》看了四遍,《国际金融》看了四遍,《国际贸易》书只看了几页,补充了一下以前本科的一份笔记,把自己这本笔记背了三遍,幸好今年的 25 分全在笔记里;专业英语看过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商务英语阅读》,只看了前十个章节,因为我都是用休息等闲暇时间看的,所以 没看完,但是我看的非常仔细,基本上每篇正文和后面的“ supplymentary”全部都自己翻译了,还背了课后的经济学词组;真题 9905 年的,我有 13 套,这个我做的比较仔细,把所有的题分类整理的,而且进行了知识点的扩展,后面我会讲述我是怎么做的,真题我做的最成功,今年有 27 分的题和我整理的一模一样,希望大家能好好利用真题。 在写专业课的开题前,想说说这四本参考书,因为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定要忠实原书,也要多看书才有收效: 《微观经济学》 编著:平狄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四版 全价: 深蓝色封皮,大本非常厚 优点:这本书写的挺好,做为译文版的书,翻译质量算比较Cornstalk 写于惠园 22 高的了,而且章节搭配、设置都很好,绝大部分课后题对你的复习都有帮助。 缺点:有部分错误,说几个明显的吧,考完了这么久,我也不能每个点再详细看一遍给大家找了,大家看的时候自己注意点错误: ( 1) 263 页最上一行应该为- A- B,而不是- A- D。 ( 2) “第十一章”的《联合企业的内部转移定价》图形搭配错了: A、 把 366 页的图 放在 364 页,只调换图,图下面的文字不要动。 B、把 364 页的图 放在 365 页,只调换图,图下 面的文字不要动。 C、把 365 页的图 放在 366 页,只调换图,图下面的文字不要动。 ( 3)还有错误,你们看的时候注意点。 数理部分大多打上了星号或者安排在附录中,其实数理部分对我们中国学生而言并不难,不知道美国人用这本教材是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基础教材还是作为经济学原理的普及性教材。 第八、九章对于补贴、关税、配额等问题你要详细的自己分析一遍,把逻辑组织好。 第 11 章对于两部收费制问题写的不详细,这部分要自己独立分析一下,做一下课后的计算题,以免似懂非懂。 书太厚,其实看到第三遍,有一半内容是废话,可以不看。 Cornstalk 写于惠园 23 《国际金融》 编著:师玉兴 刘圆 史燕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20 版 全价: 27 元 黑色封皮 小本 优点:考试重点内容集中,方便复习,书写的非常详细。 缺点:外经贸用这本国际金融参考书和其他学校出版的书差别特别大,必须而且只能看这本书。 《国际贸易》 编著:薛荣久 张玮 唐宜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20 版 全价: 35 元 黄色封皮 小本 优点:知识点全面详细,而且对理论都有详细的解释,也很明白。 国贸院在国际贸易方面是很权威的,而且薛荣久老师、张玮老师、唐宜红老师都是国际贸易领域 的专家。 我当时上的张玮老师的课,觉得她讲的不错,是我上大学以来唯一一门没有逃过课,没有迟到,没有留神,认认真真做好每一次课堂笔记,下课后有按书详细补充笔记的一门课。 这门课我本科在补充笔记时系统看过一遍书,考研的时候就没看书,对自己的笔记很自信。 在这里,也感谢张玮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 缺点:理论写的很全面、详细,但需要自己去理顺一遍。 有些理论分好几个标题写的,看课本时会让你觉得乱。 但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全面,你只需整理就可以了,不用再揣摩归纳,因为理论都写的很清楚,所以,要你做的都时体力活。 前两天,我又看到了这 本书的 06 版,发现人性化了很多,还加入了很多案例分析。 《宏观经济学》 编著:多恩布什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第Cornstalk 写于惠园 24 八版 全价: 元 上半部分绿色,下半部分黄色封皮 大本 其实看书的顺序应该是微观、宏观、金融、国际贸易,因为前三科重在理解,国际贸易主要是背。 我为什么最后写《宏观经济学》。 说实话,这本书太烂了。 人大的第七版,财政社的第八版我都看过,从学习的角度来讲,我真是不知道它有什么优点,却有那么多人支持它让它出到第八版。 这本书从头到尾都稀里糊涂的,好像什么都想讲,又什么都讲不明白,不知道是 多恩不什把它写成这样,还是我们粕来时没翻译好。 没办法,为了考研,只能硬着头皮看,而且今年的两道宏观经济学大题出自原书,看一下书,很容易就找到答案。 四本参考书,复习的时候我也没有全看,我就把我看的部分写给大家。 这个范围是个人的复习范围,主要是根据本科上课的范围和 9905 年真题分析得出的,不是官方的范围也不是任何老师指定的范围。 但是,从 9905 年的真题,都是在这个范围之内,06 年考的也都是一些经典的学习重点。 外经贸的公平性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本校的学生也是要自己用心看书,没有任何所谓的内部资料,所以,外校 的同学也就不要去想什么我们有辅导班,有内部资料的事情了。 我们毕竟上过本校老师的课,也就仅此而已的一点点优势吧。 我认为外经贸的公平性主要来自于以下两点:一是本校保送生非常少,基本像国贸院这样的大学院也只有3- 4 个国贸, 2- 3 个金融,而且不收外校的保送生,其他的全Cornstalk 写于惠园 25 部要凭借自己考。 二是除了上课范围外,老师不会给考研范围,所有的书都要凭自己本事学,每年外校考过来的学生非常多。 所以,外经贸的公平性是竞争的公平性。 在复习的过程中,看过第二遍时,发现自己书本看的很熟悉,但是但是课后题不会,这个时候应该如何突破这个瓶颈。 做题是最好的办法。 通过做课后题,来增强对课本的理解。 如果你遇到不会的课后题,那么,应该去书本看相关的知识点,看会后再去解题。 如果你如果看书后不能解决问题,就对应书本上的知识点写答案。 对于理解性的题,尤其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学,因该通过题来反馈自己是否看懂书了。 看书做题是在增强自己对知识点的领悟和应用,所以,不要忌讳看着书写答案。 如果题会做了,知识点理解了,下次再不翻原文,直接做题,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 《真题》 9906 年真题,国际贸易专业和国际金融专 业共 14 套,都需要。 真题非常重要,体现一个学校的出题风格,出题难度。 03 到06 年,题变得越来越活,理解性增强,但都不脱离参考书的范围。 04 年真题是最难的一年,从中文部分到专业英语都较其他年份难。 记得一位 04 年考上的师姐说自己专业课考了 105 分时,Cornstalk 写于惠园 26 说实话,我当时心里觉得她考的不怎么样。 但是,当我自己复习的时候,却发现 04 年能考 105 分,绝对是高分。 这也让我感觉到,自己没有复习尝试考研时,心里是多么自不量力啊。 我想,每个考研的人都有差不多相同得体会,确定目标还没看书之前都对自己雄心勃勃,他(她)考北大光华都觉 得没什么难度,可真正拿起书本,却发现困难慢慢出现了。 我把我个人利用真题的观点和方法给大家说一下 ,应该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一、 我对真题的观点: 我认为专业课的真题不应该拿来当模拟题去检验自己一套套能得多少分,而 应该通过真题去掌握一个学校的出题风格,出题范围,出题方法,通过真题扩展相关知识点,以使自己能良好的把握看书范围,看书重点。 二、 我对真题的复习方法 : 大概在 8 月份中旬左右,我当时微宏观看的比较快,毕竟以前学过。 我想大家在复习第一遍专业课的时候,都会有种感觉,看书都明白,一合上书本,发现什么也想不起来,什 么课后题也不会做。 我当时就处于这个状态,一会儿就能看十几页书。 发现自己这种看书方法不能有所提高,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把握看书的重点,所以,我当时就决定从真题着手。 当时这样做也是尝试性的,但是 06 年的考试题有 27 分的题是我当时整理真题时的原题Cornstalk 写于惠园 27 (这个原题不是指 9905 考过的题又考过一遍,后面我会详细说明),所以,我认为自己这个方法很奏效。 我当时买了一个 32 开厚日记本( 350 页),然后把真题 9905年的 13 套题,从 99 年开始,把每套真题微观经济学标“ 1”,宏观经济学标“ 2”,国际金融标“ 3”,国际贸易标“ 4”, 国际贸易实务没有整理,因为初试不考了,货币银行整理一部分。 这样,我把所有的微观、宏观、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全部分类了。 然后,按照“名词解释”、“判断”、“单项选择”、“多选”、“简答”、“论述”、“计算”顺序,把每一科都标好年份,按题的类型整理到日记本上,这样,把微观、宏观、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四块分开,然后每一块儿又按题型归类。 因此,从 9905 年四科专业科所考察的范围一目了然。 在整理的过程中,能作出答案或者能在书中找到答案的就直接做了,如果当时做的出来的,就在复习过程中做。 这样,我脑海里有个清晰的脉络,看书 的时候,哪个部分考过题,我都有印象,然后去看整理在日记本上的真题。 这是完成了第一步骤。 接下来,我就对真题的知识点详细总结和扩充,这是我要和大家详细说明的。 举个例子:以前国际贸易考过一个多选题“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我当时看到这个题时,就想起老师上课讲跨国公司理论时讲过三个重要的理论“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我就将另外两个理论也补充到真题中来作为相关知识点。 今年考Cornstalk 写于惠园 28 的恰恰就时“内部化理论”。 无论是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还是大题,我都认真对待,扩充相关知识点。 其实,历年考的范围都是一样的 ,只是出题角度变化了而已。 而且每道真题,我都详细的做,找出答案,判断题找出错误的原因。 06 年考的简答题“弹性分析理论的贡献与局限性”这个题以前考过一个单项选择题,我在看到这个选择题时,就把“弹性分析理论”都系统的总结一遍。 像今年考的“ ISLM”曲线的政策配合,以前就考过“ IS- LM” 曲线的一个推导题。 你在看真题时就要把相关的内容都看了,其实,考试范围和重点年年都没有变化,但是老师能从不同的角度出题。 假如你现在让我整理一下 06 年考过的“对外贸易乘数原理”,我马上就会想到“超保护贸易理论”,我就会把“超保护贸 易理论”作为“对外贸易乘数原理”的一个相关附属内容来详细的归纳总结。 以后绝对不会再考“对外贸易乘数原理”了,但是很可能考“超保护贸易理论的原理与评价”,那么,实际上就是又考你“对外贸易乘数原理及其应用与影响”的问题。 这就是我对真题应用的方法与思路,每道题都认真对待,复习的时候仔细看与真题有关的知识点,你定会有大的收获。 专业英语我在前面写了复习方法,我在这里就不再写了。 总之,以参考书为主,做课后题和真题。 资料不用多,要求学精。 上课的课件基本没用,多数是浪费你的时间。 有人推荐中国金融出版社的《金融英语阅读》 ,那本书我没有具体看过,翻看了一下,觉得过于专业化。 国际贸易学院现在是国际贸易专业和金融Cornstalk 写于惠园 29 专业考一套卷子,而且英语部分一样,尤其国际贸易专业的考生,背景千差万别,所以,专业英语绝对不会考的特别专业,那样,专业课的成绩就更低了。 你把《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参考书上正文括号里的专业词汇背一下,绝对是非常专业的词汇,《商务英语阅读》那本书的文章模式和考研专业英语非常接近,而且稍难一点,自己好好翻译,反复看就够了。 切记,书不宜多,但要学精。 时间和效率都不允许你去弄大量资料,然后囫囵吞枣。 因为今天手头没有书,没法给 大家写详细的 06 年试题结构分析,不过你可以自己看看 06 年的题,除了论述题第 3 题关于“建设银行”的那个题,其他任何一道题都可以在原书中找到答案,而且有的题都不需要你整理,直接就是答案,或者稍做归纳就是答案。 包括宏观经济学的两个题,书上都有答案。 看书,做课后题,真题,看书。 第三篇 心历路程 现在在教室里学习的同学,一定也能感受到了考研学习的枯燥和烦闷,我自己当时也是一样。 考研过程中,心理因素占了很大的成分,只有能静下心来读书的人,才踏踏实实的把知识学到手。 我自己在复习的过程中,是一个经历了由自信到自卑再到重新树立 自信的过程。 而这种自信的树立又源于看书、学习,不是凭空想象来的,如果你不努力去看书,那么,自信会一直也建立Cornstalk 写于惠园 30 不起来,即使建立起来,也是盲目的自信,考研的结果会告诉你。 没看书之前,觉得自己很厉害,考哪个学校都觉得自己没问题,总觉得不就时熬半年么,自己以坚持就过了。 还没等看书呢,就把自己的人生规划的非常美好。 等自己把各科书本备齐,坐在教室里学习一个月左右时间的时候,消沉、郁闷、自卑都一股脑的涌上心头,突然发现自己数学只看了一半儿,专业课微宏观仅仅看了,课后题什么也不会,英语只做了一点阅读,政治还什么也没背。 突然 开始怀疑自己能看完么,能看懂么,看懂能考好么。 开始无从下手,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开始动摇信念。 有的时候就会想,自己是不是也应该边考研边找工作。 考上又怎样。 找到工作我干嘛考研。 考上后如果工作还不好找,是不是又荒废两年。 如果考不上,我该干点什么呢。 呵呵,等等„„我想你们也经历过这个状态吧。 其实,这是每个考研人都要经历的,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恍惚一个月,放弃考研的可能性就大了。 我当时正好是在 9 月初开学的时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