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程大学道路毕业设计内容摘要:
K0+) + = K1+ 计算相关数 据: 故满足设置基本型曲线的几何条件; 回旋线长与圆曲线长之比为 : 五个基本桩号计算如下: JD2 K1+ ) T ZH K1+ +) Ls 80 HY K1+ +) L2Ls YH K1+ +) Ls 80 HZ K1+ ) L/2 QZ K1+ +) J/2 JD2 K1+ 表明以上计算无误。 c、 JD3 的桩号 =++= K2+ 计算相关数据: 故满足设置基本型曲线的几何条件; 回旋线长与圆曲线长之比为 : 五个基本桩号计算如下: JD3 K2+ ) T ZH K2+ +) Ls 80 HY K2+ +) L2Ls YH K2+ +) Ls 80 HZ K2+ ) L/2 QZ K2+ +) J/2 JD3 K2+ 表明以上计算无误。 交点 3 后的直线长度为 终点桩号为 K3+ 方案二 所选的主要测点如下: ① 设计思路:将各交点的平曲线设计位基本型 JD1: α=21176。 0′48″ (左 ), R=600m , Ls=110m JD2: α=33176。 21′″(右 ), R=450m , Ls=100m JD3: α=20176。 29′″(右 ), R=600m , Ls=110m ② 计算结果: 表 曲线要素表 交 点 号 交点桩号 转 角 值 ﹝ 176。 ﹞ 曲 线 要 素 值 (m) 半 径 缓和曲线长度 缓和 曲线 参数 切线 长度 曲线 长度 外 距 校正值 JD0 K0+000 JD1 K0+ 600 110 JD2 K1+ 450 100 JD3 K2+ 600 110 JD4 K3+ 表 曲线主点桩号 交 点 号 曲 线 主 点 桩 号 第一缓和曲线 起点 第一缓和曲线终点或圆曲线起点 曲线中点 第二缓和曲线起 点或圆曲线终点 第二缓和曲线 终点 JD0 JD1 K0+ K0+ K0+ K0+ K1+ JD2 K1+ K1+ K1+ K1+ K1+ JD3 K2+ K2+ K2+ K2+ K2+ 表 交点间直线长度 交点号 直线长度及方向 直线段长 (m) 交点间距 (m) 计算方位角 JD0~ JD1 340176。 17′″ JD1~ JD2 319176。 16′″ JD2~ JD3 788 352176。 37′″ JD3~ JD4 13176。 6′″ 坐标计算 坐标计算是高等级公路定线中的重要工作,也是纸上定线的最后一步,在上述纸上定线的基础上,计算出逐桩坐标。 本次设计均以相对坐标计算。 这样方便在图中定出曲线位置,此方法为切线支矩法。 以每 20 米一个点来求其坐标: 在缓和曲线上各点的坐标按下试计算: 其中:以直缓点 ZH 或缓直点 HZ 为坐标原点,以切线为 x轴,过原点的半径为 y轴,利用缓和曲线和圆曲线上各点坐标( x,y)测设曲线,为该点到 ZH 点或 HZ 点的距离(曲线长)。 在圆曲线上,各点坐标可按下式计算: 其中: , 为该点到 YH 点或 HY 点的距离(曲线长)。 曲线 1 处 = 其他各曲线用同样的方法计算 下表为计算出各点的坐标。 表 逐桩坐标 桩 号 坐 标 桩 号 坐 标 N (X) E (Y) N (X) E (Y) K0+20 K0+20 K0+40 K0+40 K0+60 K0+60 K0+80 K0+80 K0+100 K0+100 K0+120 K0+120 120 K0+ K0+ 桩 号 坐 标 桩 号 坐 标 N (X) E (Y) N (X) E (Y) K0+20 20 K0+100 K0+40 K0+120 K0+60 K0+ 路线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根据道路等级、沿线的自然条件和构造物的控制标高确定路线的标高、各坡段的纵坡和坡长,并设计竖曲线。 基本要求纵坡均匀、平顺、起伏缓和,坡长和竖曲线长度适当,平面与纵断面组合设计协调,以及填挖经济、平衡。 纵断面设计步骤 纵断面设计的一般步骤是 : (1)准备工作:在设计纸上标注里程和桩号,点绘地面线,填写有关内容; (2)标注控制点:如路线的起、终点,不良路段的最小填土高度、最大挖深等纵坡设计的标高控制点; (3)试坡:在已标出控制点的纵断面图上,根据技术指标,选线绘图,结合地面起伏的变化,在这些点位置之间进行穿插取值。 当同一个分向的两个坡度值较大时,应在两坡之间插入一段缓和坡,缓和坡的坡度应不大于 3%,最小坡长为 150m,某一坡度的坡长应不超高该坡度的限制坡长。 变坡点宜落在平曲线相应的圆曲线或是长直线上; (4)调整:对照技术标准检查设计的最大纵坡、最小纵坡、坡长限制是否满足标准,平纵组合是否得当,如有问题即进行调整。 调整的方法是对初定的坡度线平抬、平降、延伸、缩短或更改坡度值; (5)定坡:经调 整后,逐段把直线段的坡度值、边坡桩号和标高确定下来,坡度值取到 %,变坡点他调整到 10m 的整桩号; (6)设置竖曲线:根据技术标准、平纵组合等确定竖曲线的半径,计算竖曲线要素。 设计计算公式 竖曲线长度 : L=Rω ( ) 竖曲线切线长 : T=L/2= Rω/2 ( ) 竖曲线上任一点的竖距 : h=x2/2R () 竖曲线外距 E: E=T2/2R () 方案一 变坡点 1: 桩号: K0+700,高程: 3510m, ω=4%,凸型, R=4000m 变坡点 2: 桩号: K1+310,高程: 3496m, ω=+4%,凹型, R=4000m 变坡点 3: 桩号: K2+130,高程: 3500m, ω=%,凸型, R=4000m 变坡点 4: 桩号: K2+800,高程: 3494m, ω=%,凹型, R=4000m ( 1) K0+700 处的竖曲线计算: ① 计算竖曲线要素: 则 ω=4%,为凸型竖曲线。 取 R=4000m,则 L=Rω=4000=160m T=L/2=160/2=80m E=T2/2R=802/8000= ② 求竖曲线起、终点桩号: a、 起点桩号: K0+70080= K0+620 b、 终点桩号: K0+700+80= K0+780 ③ 求各桩号处的设计标高: a、 K0+620(竖曲线起点)处: 设计高程: 351080= b、 K0+640 处: 横距: x640620=20m 竖距: h=x2/2R=202/8000= 切线高程: = 设计高程: += c、 K0+620 ~ K0+760 处设计高程的计算方法同 K0+620 处,其结果如表 ; d、 K0+780(竖曲线终点)处: 设计高程: 351080= 表 K0+800 处的竖曲线计算表 桩 号 横距 x (m) 竖距 h (m) 切线高程( m) 设计高程( m) K0+620(起点 ) 0 K0+640 20 K0+660 40 K0+680 60 K0+700(中点) 80 3510 K0+720 60 K0+740 40 K0+760 20 K0+780(终点) 0 ( 2) K1+310 处的竖曲线计算: ① 计算竖曲线要素: 则 ω=4%,为凹型竖曲线。 取 R=4000m,则 L=Rω=4000=160m T=L/2=160/2=80m E=T2/2R=802/8000= ② 求竖曲线起、终点桩号: a、起点桩号: K1+31080= K1+230 b、终点桩号: K1+310+80= K1+390 ③ 求各桩号处的设计标高: a、 K1+230(竖曲线起点)处: 设计高程: 3496+80= b、 K1+250 处: 横距: x=250230=20m 竖距: h=x2/2R=2028000= 切线高程: = 设计高程: += c、 K1+230 ~ K1+370 处设计高程的计算方法同 K1+230 处,其结果如表 ; d、 K1+390(竖曲线终点)处: 设计高程: 3496+80= 表 K1+600 处的竖曲线计算表 桩 号 横距 x (m) 竖距 h (m) 切线高程( m) 设计高程( m) K1+230(起点 ) 0 K1+250 20 K1+270 40 K1+290 60 K1+310(中点) 80 3496 K1+330 60 K1+350 40 K1+370 20 K1+390(终点) 0 ( 3) K2+130 处的竖曲线计算: ① 计算竖曲线要素: 则 ω=%,为凸型竖曲线。 取 R=4000m,则 L=Rω4000=164m T=L/2=164/2=82m E=T2/2R=822/8000= ② 求竖曲线起、终点桩号: a、起点桩号: K2+13082= K2+48 b、终点桩号: K2+130+82= K2+212 ③ 求各桩号处的设计标高: a、 K2+48(竖曲线起点)处: 设计高程: 350082= b、 K2+68 处: 横距: x=20m 竖距: h=x2/2R=202/8000= 切线高程: = 设计高程: = c、 K2+68 ~ K2+192 处设。河北工程大学道路毕业设计
相关推荐
学模式是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多学科知识一体化的;课程评价体系要有企业评价内容。 2)组成单元课程建设小组,制订单元专业课程开发建设计划 (见表 21)。 确定 学生在煤层气田相关岗位的 学习性工作任务,设计在校内实训基地实施的仿真工作项目,并完善所需的项目实施条件。 对暂时不能实施项目教学的课程,可暂以讲授为主,在逐步改善 现场教学 和校内实训基地条件的过程中推进课程开发。 表 21 专业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合, 构建“ 进阶式工学交替 ”人才培养体系 按小型局域网、 中型 企业网、大型园区网三个阶段,培养学生的“建网、管网、用网”能力 , 与 此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受益终身。 第一学年,在校内实训室由专任教师主导以单元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培养学生具备小型网络构建、管理与应用的能力,并考取网络管理员证书;第二学年,由专任教师为主,企业兼职教师为辅,校内实训为主
教学资源建设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 3 2 5 15% 3 3 6 90 优质核心课程 9 9 18 6 6 12 5 5 10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4 5 9 10 10 20 5 5 10 小计 16 16 32 19 19 38 10 10 20 其它 校企合作机制建设 4 3 7 % 4 3 7 87 实训实习耗材补贴 10 10 20 5 5 10 实习意外伤害保险 4 3 7
务”兑现对业主的承诺。 为此项目经理部将建立下列管理制度和办法: 1. 施工项目现场管理制度 2. 施工项目计划管理制度 3.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和控制办法 4.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制度 5. 施工项目技术管理制度 6. 总承包管理与协调服务制度 7. 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制度 8. 施工项目计量管理制度 9. 施工项目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10. 施工项目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11. 施工项目材料管 理制度
技术,提升网络技术的应用层面,拓宽应用领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IT 产业的发展,就业前景好,发展空间大。 ( 三 ) 建立一支善于传授和应用网络技术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到企业挂职锻炼,职业技能培训、国内进修等措施加强专业带 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工程师参与实践课程的教学,企业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 50%以上。
法使步进电机实现单坐标定位、两坐标直线插补跌轴戚奖红惭隔涣脂葫运磨 级佳凄砒兰医靖寥苇照瓦掖左昭鼻滇丽究巾蓉涵带剥帚笋烽柠驾精妮危誉侗犹椰锄穆悔气贰侄殉嘎匪儒值稽逊公橡葱阎 步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 4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数控 XY工作台系统设计 插补部分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数控 XY工作台系统设计 ——插补部分摘 要本设计研究的课题主要是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数控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