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瓯柑自动分类机方案设计说明书内容摘要:

考虑到待测瓯柑 在漏口堵塞情况,设置了如下图所示的振荡器装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10 机自一 .黄建武 9 置: 为了防止料槽中,瓯柑堵塞,本装置使用了如上图所示的解卡振荡器。 本振荡器使用电动机 2 来带动偏心轮 1 转动,由于偏心轮质心偏离转动中心,因此产生振动的效果。 把解卡振荡器安装于料槽壁上带动料槽振动,使料槽中瓯柑的流动性得到加强,很大程度的减小了瓯柑被卡住的几率。 ( 2)送料机构 方案一、四连杆机构 方案二、对心凸轮滑块机构 以上两种方案各有特色,两者都同样能玩成工作任务,但前者有急回特性,有冲击,而后者若采用摆线或五次多项式运动规律,则可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10 机自一 .黄建武 10 避免冲击,并且结构更为简单,便于设计,杆件少,功能损失更少,能出色地完成认务,所以选用后者,即对心凸轮滑块机构。 检验分类与按类存放 ( 1)检验分类机构 方案一: 方案二 : 从理论上来讲,以上两种方案都可 以实现瓯柑的自动 分类的功能,但是,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实际上方案一在料道 1 处,直径在φ100 及以上的瓯柑 会卡住,而无法实现分类,故选方案二。 在方案二的 检料箱体中,设有待测瓯柑 出口料道 料道 料滑块 1 滑块 3 滑块 2 振荡器 料道 1 料道 2 料道 3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10 机自一 .黄建武 11 道 3,料道顺序为尺寸从小到大依次设置,小 瓯柑先检测,接着检测中瓯柑,大瓯柑 直接滚出 ,为了使瓯柑 能够快速稳定地经过料道尺寸检测,设计轨道与水平夹角为: β =10176。 料道相应尺寸大小如表三: 料道 1 料道 2 料道 3 料道直径( mm) 7172 101102 200 设置滑块轨道有关尺寸为: 其中, 滑块 一的行程是 50mm,滑块二也就是第一个 7172mm 滑道的 h=70,滑块三第二个滑道 h=100. 另外,在滑块 二 的前端,留有在 mm5 的距离,因为考虑到瓯柑 的形状以及其重力作用,其能够按照预想的路程进行检料。 ( 2)按类存放装置 如下图所示: 三、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拟定与比较 1,它作间歇往复直线运动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10 机自一 .黄建武 12 2 和滑块 3,它们都作间歇往复直线 运动。 根据执行构件的运动形式,绘制机械系统转换功能图: ( 1)送料滑块 1 的间歇往复移动,可选凸轮机构,连杆机构,凸轮 +连杆机构等。 ( 2)分类滑块 2 的间歇往复运动,可选凸轮机构,连杆机构,凸轮 +连杆机构等。 ( 3)分类滑块 3 的间歇往复运动,可选凸轮机构,连杆机构,凸轮 +连杆机构等。 根据机械系统 运动转换功能图可构成形态学矩阵。 由表所示的形态学矩阵可求出瓯柑自动 分类机系统运动方案数为: N=3x3x3x3x3x3=729 可由给定的条件,各机构的相容性,各机构的空间布置,类似产品的借鉴和设计者的经验等,从中选出若干个较为实际可行的方案,然后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10 机自一 .黄建武 13 从选出的若干个方案中用评价方法选出最优方案。 图示实线连接的即为设计的最佳方案。 四、 机械系统工作运动循环图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有3个执行构件需要进行运动协调设计,它们是送料机构(滑块1),检验分类机构(滑块2和滑块3),在运动循环 图中,分别用送料,分类Ⅰ,分类Ⅱ来表示。 横坐标表示分配轴的转角,送料的纵坐标表示送料滑块1的运动(由右向左为正),分类Ⅰ的纵坐标表示滑块2的运动(由下向上为正),分类Ⅱ的纵坐标表示滑块3的运动(由下向上为正)。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10 机自一 .黄建武 14 执行阶段 运动阶段 运动时间 (s) 分配转角 (176。 ) 送料阶段 送料 远休 回程 近休 1 s 90176。 60176。 90176。 120176。 分类Ⅰ阶段 近休 升程 远休 回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