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局域网技术在地铁乘客信息显示系统的应用内容摘要:

主动地监控接入 点 , 检查 连 接到接 入 点的交换机的故 障和性 能。 迅 速 、方便地 检 测 、定位和禁 用 由 未 经 授权的不 知情 员工或者由外界 入侵者 ( 恶意的 ) 放置的恶意接入 点。 检测和定位射频 电流 ( RF) 的 干 扰 , 主 动地 监控使 用 情 况和故 障 , 优 化 网络的性能。 1. 9 PIDS 移动宽带传输子系 统结构 移动宽 带 传 输 子系统结 构如 图 2 所 示 , 各个设 备 之间的连接及实现方式如 下 : 2 1) 无线管理交换机 通过光纤 以 1 000 Mbit / s 的 带 25 都市快轨交通 第 25 卷 第 2 期 2020 年 4 月 宽 连 接到分线交 换 机 , 无 线 服 务 器 通 过 网 线 以 1 000 Mbit / s 的带宽连接到 分线 交换 机 , 无线管理工 作 站通过网线 以 100 Mbit / s 的带宽连接到分线交换 机。 路是 光纤以及网 线 , 通过光纤 收发 器 ( 光 端 机 ) 进行 光 电转换 , 带宽 为 100 Mbit / s, 通 信 的交换机端口 是 固定 的。 由于车 载 设 备 的 漫游特 性 , 对车载设备的 数 据接 收链路来 说 , 从车站交换机 到 AP 的链路是变化 的。 3. 2 无线链路的场强变化 2) 车 站 交 换 机 、车 辆 段 交 换 机 通 过 光 缆 , 以 1 000 Mbit / s 的带宽连接到分线交换 机。 3) 铺设在区间和车辆段中 的无 线 AP 设备与车 站 及车辆 段 交换 机 , 以 100 Mbit / s 的带宽 连 接。 为了 实 现 远距离传输 , 中 间 经 过 1 对光纤收发 器 ( 光端 机 ) 实 现光电转换。 4) 上行区间和下行区间单独铺设无 线 AP, 即上 行 区间中的 无 线 AP 和下行 区 间中的无 线 AP 构成不 同 的无线网。 1) 无 线 信号的场强与距离的立方成反 比 , 以 AP 为中心向隧 道两边扩 散 ( 因 为 采用向正反两个 方 向 辐 射信号的定向天 线 )。 2) 在两 个 AP 之间 的重叠覆盖区 域 , 会出 现 场 强 消和涨的情 况。 隧道中无 线 AP 信号的场强变化如 图 3 所示。 图 3 无 线 AP 信号的场强变 化 对 于 PIDS 系统所采用的 移动宽带传输网系 统 , 无 线网桥能够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为 Pin = Pt + Gt + Gr - Lp - L f 式中 : Pt 为发射功 率。 Gt 为发射天线增 益。 Gr 为 接收 天 线 增益。 Lp 为传输路径损 耗 ( 从发射端天线出来 到接 收 端 天线接 收 , 无线信号所经过的传输路径发生 的 损 耗 )。 Lf 为总的馈线损耗 ( 包括发射端和接收 端馈 线 、接 头的损耗 )。 对于无 线 电 波 的传输路 径损 耗 , 在 自 由空 间中 的 计算公式 为 Lp = 32 + 20 lg( f) + 20 lg( d) 但在现场实际环境 中 , 无 线 电波会受到隧道 壁 、地 面 、轨旁设备的吸 收 、反射 、阻挡 而发生改 变 , 经 过对 现 场大量的实 际 测试数据 进行推 算 , 可得出数学 计 算 模 型 为 Lp = 32. 45 + 20 lg( f) + 26 lg( d) 式中 : f 为频率 , GHz( 2. 45 GHz)。 d 为距离 , m。 图 2 移动宽带传输子系统结构 3 无线宽带的链路结构 车载设 备 从控制中心服务器接收数据 时 , 需 要 经 过中心交换机 、无线管理 交换 机 、车 站 交 换 机 、光 端 机 、 无 线 AP、无 线接 入设备 ( 无线网 桥 )。 其 中 , 从无线 管 理交换机到无 线 AP 的链路属于有线链 路 , 从 无线基 站 到无线接入设备的链路属于无线链 路。 3. 1 有线链路的各个路径 1) 服务器和核心 交 换 机 之间 的 链 路为网 线 , 带 宽 为 1 000 Mbit / s, 核心交换机和服务器通信的交换端口 是固定的。 2) 无线 管理交 换机 和核心交换 机之间的链路 为 光 纤 , 带宽 为 1 000 Mbit / s, 核心交换机和无线管理交换 机通信的交换端口是固定 的。 3) 核心交换机和 车 站 交换 机之间的 链 路为 光 纤 , 带宽 为 1 000 Mbit / s, 核心交换机和车站交换机通信的 交换端口是 固 定 的 , 但 由于车载 设备 会漫游到属于不 同车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