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改造方案内容摘要:
导,我村把新农村建设,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工作的总体规划,以新 农村建设为总抓手,推动整个农业、农村工作跃上新的台阶。 要把共产党员先进、表率作用贯穿于新农村建设工作之中,以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成效来展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广大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成败。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我们将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 把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 附件: 岗李村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 岗李村新农村建设理事组 岗李村新农 村建设试点进程倒计时表 岗李村新农村建设工程建设项目汇总一览表 岗李村党支部 岗李村村民委员会 2020 年 6 月 9 日 **镇委员会杨叶镇人民政府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创新为动力,以农村公用设施、公共事业、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组织管理、素质教育、文明风尚等为主要建设内容,以勤勉、协作、自立为建设精神的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是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提升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农民步入现代社会,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平 台 和载体。 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 会快速、健康发展,构建和谐新杨叶,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义精神,并结全我镇实际情况,就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义精神,按照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通过改造农村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发展农村产业、创新村庄管理机制、改变农民精神风貌,促进农村向产业 化、工业化、城镇化转变进程,努力完成文化建设、学校建设、卫生系统建设、计划生育机制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基层自身建设六大工程,大力打造杨叶新经济、新生活、新风尚、新村庄、新机制、新农民的新型农村,构建和谐社会。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农民主体。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坚持以人为本,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尊重群众选择,依靠群众力量推进新农村建设;政府切实履行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职能,着力教育和引导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不强迫命令,不大包大揽。 ——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坚持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根据村庄区位和发展阶段,尊重客观规律,从现有经济基础出发,明确阶段性目标,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先易后难、逐步升级,思想上不急于求成,行动上有紧迫感。 不举债、不攀比,不搞齐步走、不搞一刀切。 ——因村制宜、科学指导。 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村庄发展水平,坚持 “分类指导、一村一策 ”,采取整体建设、局部改造、环境整治等方式,建设生态型、文化型、节能型等特色鲜明、格调新颖、充满时代气息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不照搬照抄,不搞千篇一律。 ——建章立制、规范操作。 牢固树立 “建管并举、重在管理 ”的意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 社会事务管理机构,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农民 “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的村庄管理长效机制。 不流于形式,不建形象工程。 ——整体推进、务求实效。 坚持规划先导,科学编制村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农民教育、农村管理等内容,使农村环境变化与产业发展同步,农民素质提升与塑造良好的民风民俗同步,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不急功近利、不搞低水平分散建设。 (三)主要目标 在 “十一五 ”期间基本形成功能齐备、空间布局合理、设施完善高效的村庄建设体系,把我镇农村建设成为人居环境优良、社会保障均衡、民主法制健全、邻里诚信友好、农民富裕健康、社会安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社会协调发展。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农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农民人均纯收入有较快增长。 ——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农村路网全部硬化,农民住房、饮用水安全达标;农户基本用上无害化厕所,农村污水、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公共服务设施健全。 农村建有标准卫生室,满足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需 求,建立农民健康档案;配有完善的商业网点、健身场所和文化中心。 ——人居环境大为改观。 消除私搭乱建、人畜共处、柴草乱堆等影响环境的不文明行为;村庄、河道、宅旁院落实现绿化美化,绿化覆盖率明显提高。 ——社会事业较大发展。 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合作医疗、五保供养、特困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农村初级教育、成人教育、科技推广、科普宣传体系进一步完善。 ——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村庄管理法制化、制度化、民主化;农民素质大幅度提高,养成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诚实守信;农民 安居乐业,公民道德水平显著提高。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 重点是培育基础产业,增强农村发展动力;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初步建成经济发展、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大力发展农村产业,着力提高农民收入 以循环农业为抓手,推广高效型种养殖模式。 成立行业协会,做好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打造新农民。 改善水利设施等生产条件,加大对农业相关产业如旅游、休闲农业等的投入,凸现产业化成效。 进一步壮大工业产业发展,以白沙民营经济工业园和杨叶工业园为平台, 以机械冶炼、轻工纺织、食品加工、电子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龙头,促进工业化,形成特色,就近转移农民,增加农民收入。 (二)加大综合整治力度,优化农村发展环境 以 “治五乱刹三风四改四通 ”为重点,推进村庄整治,加大综合整治力度。 “五乱 ”,即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畜禽乱跑; “三风 ”,即请客送礼风、抹牌赌博风、封建迷信风;四改四通,即改水、改厕、改圈、改厨,通水、通电、通路、通电信。 以村内道路硬化、村庄环境美化、农户厕所无害化以及治水、治乱、治污为主要内容,大力推进新村新风新貌建设,解决好人畜混杂 的局面。 建设与村庄规模、布局高度协调的农村路网体系,村庄主干路、支路和宅前路全部硬化。 建设街头绿地、环村林,见缝插绿。 改造农村厕所,实现农村厕所无害化。 实施农村改水工程,保证农村饮用水安全达标。 拆除村庄内占用道路、河道、绿地等公共场所的违章建筑,实现村庄干净整洁。 采取 “村收集、镇处理 ”的模式,实现垃圾密闭收集、运输和无害化处理。 (三)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将废弃宅基地收归集体,做好公共活动场所兴建工作,将自来水、路灯、沼气池、道路硬化等建设纳入新农村城镇规划之中,大力推进文化、学校、卫生等农 村公共事业。 以 “一户(文化中心户)、一室(卫生室)、一店(连锁便利店)、一场(体育健身场) ”为主要内容,建设与村庄规模相适应的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增强设施共享性,提高利用效率。 建设文化中心户,满足农民议事、培训、读书、阅报等活动需求;建设卫生室,配备专门医务人员和急救联络系统,满足农民初级医疗保健需求;建设联村或者连片连锁便利店,满足农民日常购物需求;鼓励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推广沼气等新型能源,倡导农村能源利用多样化;积极推动农村信息化进程,重点推广网络、视频、广播、 电视 “四位一体 ”的信息网络,满足农民对科技、信息、文化、教育的需求。 (四)创新农村管理方式,建立建管长。新农村改造方案
相关推荐
准自行报价。 ( 小数点后保留二位小数,第三位小数四舍五入) 13 投标有效期 90 日历天(从 投标截止之日算起) 14 投标保证金 14 万元人民币投标保证金,要求投标人将投标保证金在 开标前 3工作天即 2020 年 月日的下午 时前 缴纳至 广州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帐户上。 递交保证金有关事宜,请各投标单位自行联系建设银行天润路分理处 15 踏勘现场 投标人自行现场考察 16 招标答疑
水泥 t/a 160800 石灰 t/a 196800 石膏 t/a 38400 粉煤灰 t/a 840000 铝粉 t/a 1200 钢筋 t/a 18000 钢筋防腐剂 t/a 2160 3 设备装机容量 Kw 10576 4 年耗电量 万 kwh/a 3920 5 年用水量 m3/a 631360 6 年排水量 m3/a 11404 7 生产用 蒸汽用量 t/a 411808 8 工程 占
在砌筑过程应对所立之框进行保护;后装门窗框时,应注意固定框的埋件牢固,不可损坏、不可使其松动。 砌体上的设备槽孔以预留为主, 漏埋或未预留时,应采取措施,不因剔凿而损坏砌体的完整性。 拆除施工架子时,注意保护墙体及门窗口角。 各种预留洞、预埋件等,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避免后剔凿,凡有穿过砌块墙体的水管,应 严格防止渗漏水。 在墙体内敷设暗管时只能垂直埋设,不得水平开槽,敷在墙体砂浆达到强度后进行
留孔 中心线位移 mm ≤ 5 钢尺检查 水平高差 mm ≤ 3 水平尺检查 钢筋工程 钢筋加工 钢筋下料前,应对料单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下料。 钢筋下料应分品种、规格分别进行,下好的成品料堆放叠码整齐,并做好相应的标识,以防混用,钢筋成型尺寸应符合要求,各种规格尺寸 的半成品钢筋,堆放到事先指定的地点,做好标识。 标识时应注明钢筋规格、形状、数量及使用部位。 钢筋加工的质量应严格控制
段瑶头互通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1 应逐一核对,并采用多种方法相互校核,把可能存在的问题发现在实施之前。 施工单位应尽可能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确保施工质量。 台后、锥坡及挡墙墙背填料 采用透水性材料分层夯填,压实度要求达 96%以上。 台背回填材料的砂类土的技术指标为:填料中粒径大于 的粗颗粒含量> 85%;液限< 42%;塑性指数< 12%;最大干容重>。 应注意结构的整体施工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