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员工手册汇编内容摘要:

,也值得效法。 理念创新,打造卖点 近年,国内股市出现持续熊市,行情低迷。 为此,一些老股民开始将眼光转向外汇投资,而外汇投资也非一帆风顺,稳赚不赔。 为了避免“ 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 的危险,有些人就开始在外汇市场、股票市场、甚或期货市场之间来回奔波。 可机会转瞬即逝,弄不好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一天,一个退休职工,也是我们的老客户,跑的实在不耐烦了,就冲我们的业务人员抱怨 : “ 你们招行不是喜欢创新吗,怎么就不能想出一个好主意,把各种投资手段弄到一起,不就免去了我们跑来跑去的辛苦。 ” 是啊,招行为什么不能设计出一个将各种投资手段都汇集在一起的投资平台,这样不就免去了投资者的奔波劳顿之苦,还减少了投资者宝贵的投资机会丧失的可能。 分行潘新民行长认为:把市场上现有的产品重新排列组合,由量变到质变,就是创新。 经过调查,我行发现:国内的各种投资市场,无论设备多么齐全,功能多么强大,都只是一个方面的,股票市场就是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就是外汇市场,还真没有一个将各种投资手段汇集到一个市场的市 场。 并且,有这种需求的投资者数量也相当可观。 他们有的还说: “ 要真有这么好的投资场所,谁不愿意去。 ” 又经过可行性方案的策划、论证和实施,很快地,一个把市场上现有的东西重新排列组合,国内首家汇集各种投资手段的投资平台“ 金融投资超市 ” 诞生了。 它是我行与南方证券郑州纬五路证券营业部、河南中期期货公司三方强强联合,为具有多种投资需求的客户提供的,集股票投资、外汇投资、期货投资、黄金投资、国债投资、基金投资、个人消费信贷等于一体的个人投资平台。 而且,这些业务都要利用招行一卡通来做。 这样,投资者无需在银行、证券 、期货等多家单位之间来回奔波,即可实现各种投资业务的一站办理,省心、省力,还省交易成本。 创新创造了卖点,创新拓展了市场, “ 金融投资超市 ” 的推出,带来了我行外汇业务的迅猛发展。 截止今年 6月底,我行外汇交易量已经把比我行早来郑州几年的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甩在了后面;外汇存款余额也急剧攀升,目前在郑州同业已经占有一席之地。 为了持续地改进工作,我行还专门成立外汇通 “ 灯塔 ” 工作室,不断充实 “ 金融投资超市 ” 的内容。 例如,推出每日全天候信息咨询,每周举办 “ 汇市沙龙 ” , 每月举办 “ 汇民学校 ” 等,使金融投资超市在行业内始 终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我行的外汇通 “ 灯塔 ” 工作室在郑州已是声名鹊起,郑州市民提起招行,就想起外汇通 “ 灯塔 ” 工作室,提起外汇通 “ 灯塔 ” 工作室,就自然而然地想起招行。 而且,更值得一提的是, “ 灯塔 ” 工作室每天的汇评稿件还得到了新浪、搜狐、和讯、新华网等多家全国范围内的专业外汇网站的转载, “ 灯塔 ” 工作室的六位高级外汇分析师作为主流报刊、电视台、电台、网站的特邀外汇分析师,长期为汇民提供专业周到的外汇理财服务。 (作者:郑州分行办公室 闫宇、赵峰领 ) 点评:技术创新曾经给招行赢得了无上荣耀,但在分行、支行层面,“ 金融 超市 ” 这类业务组合创新更具价值,也更值得鼓励。 如果全国各地分、支行都能够这样创新,而类似得创新也能在全国的分支行推广普及,其给招行带来的总体利益将不可限量。 看不见的就是风险 在加大对民营经济支持过程中,如何面对民营经济先天性不足,“ 因势而变 ” ,有效防范风险,实现稳健协调发展,成为众多银行发展的共同话题。 曾几何时,在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农凯集团是一个何等光鲜亮丽的集团公司,注册资本 8个亿,总资产 150 个亿, 2020 年销售收入近50 亿元,不仅旗下的房地产等主营业务经营得风风火火,而且其期货等衍生业务也搞得有 声有色。 其掌门人周正毅更是以 “ 上海首富 ” 之名声震境内外。 基于该集团 “ 强大实力 ” ,沪上 10多家银行向该集团企业提供之授信金额以上百亿元计。 然而,正是这家表面上实力强大的企业,其经营者周正毅日前由于涉案贷款诈骗于今年 6 月被判刑 3年,导致沪上多家银行处于异常紧张状态之中。 审慎决策有惊无险 反观我行虽多次面对农凯集团之贷款需求,但最终给予的信贷规模却相对较小,仅有其下属华亭进出口有限公司的 250万美元进口开证余额( 20%保证金,农凯集团有限公司担保),并于 2020 年 6 月 17日 (案发后 20个工作日 )成功收回,使我 行成为上海同业中唯一一家在 “ 农凯系 ” 融资中实现零风险的银行。 该企业集团自 1999 年 — 2020 年间,曾数次向我行提出融资和扩盘申请,在此期间经营虽从表象上看相当繁荣、活跃,但我行基于对民营企业之充分认识与长期形成的关于风险控制基本理念,较好地做到了在冷静的分析过程中控制风险,并在此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把握住风险控制与业务发展之间的辨证关系,矢志不移地坚持 “ 看不见的就是风险 ” 的风险控制理念,在发展我行业务的同时,将风险压缩到了尽可能小的限度。 科学分析保驾护航在对农凯集团作深入细致信贷分析时,我行主要采取了如下分析模式: 其一,在信贷分析中,我行重点考察了企业经营第一性的因素 ——人的因素,即:周正毅本人的经营管理能力与个人素质。 从各种信息渠道中了解到:只有小学文化的周正毅发迹于其开在上海黄河路上的 “ 阿毛炖品 ” 饭店,随后抓住了我国经济体制和东南亚经济复苏的几次机遇,获利数亿,开始发家。 在个人生活上周正毅追求奢华,在香港有若干绯闻缠身。 基于这些资料信息我行认为:周正毅虽具备一定的商业直觉,但其在经营管理上并无明显竞争优势,经营战略中追求高风险高收 益,为人亦不甚谨慎,个人资信状况的不佳将很可能为公司经营带来风险。 对于银行而言,面临的不仅是信贷还款风险,而且还将可能包括更大程度上的政策风险。 其二,我行重点分析了农凯集团的主业状况,即该集团究竟在经营什么。 农凯主业主要为股票、房地产、电解铜贸易三大块,其中股票与房地产业务经营波动较大,不属于银行信贷投向之重点对象。 我行认为:既然公司将主业定位于基于炒作的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公司的资金需求必然强大。 因此周正毅的经营必将定位于强化融资手段。 在此基础上,我行在对农凯集团经营状况条分缕析中发现其正常表象 背后隐藏的不正常的现象,其同时在沪港股市中大量投入资金,又在电解铜贸易中耗用资金量巨大。 而作为一家新兴的民营企业,到底有多少资金实力能够在这两条战线上同时大量投入呢。 是否这两条战线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关系。 周正毅投入股市的大量资金到底是从哪里来。 公司是否可能通过做大电解铜进口贸易获得贸易融资支持,再以对外开立远期信用证的方式获取美元融资,并转而将资金投向沪港股市与楼市。 „„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的问号频频闪现,成了一个又一个难解的謎团。 正因为此,我行对其信贷投放不得不小心谨慎,如履薄冰,对其的贸易融资业务规 模因而始终维持在较小规模 ,并且始终在强调对贸易背景真实性的分析与认可。 其三,重点分析了该企业集团复杂的组织结构并产生了疑问。 从已掌握的信息来看,我行很难弄清农凯集团清晰的组织架构,由于看不清其真实面目,使得银行很难控制资金流向,对于企业经营之贸易背景与真实交易状况也难以把握。 因此,从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我行主动作出了不在自己并不了解的系统和行业里贸然增加授信额度的决定。 实际上,后来的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周正毅除成立农凯集团外,还以众多亲戚的名义开立了一批公司,他利用这些公司通过担保、反担保等手段从多 家金融机构获取大量贷款。 正是这些疑问,我行先后于 2020 年 8月和 2020 年 1月两次否决了上海华亭进出口有限公司申请扩大授信额度的要求,使得我行对农凯集团之信贷规模始终控制在较小的规模。 从而有效地控制信贷风险,做到进退自如,最终实现全身而退。 (作者:上海分行办公室 任容军) 点评:上海分行在信贷决策中提出的四类分析重点,把 “ 稳健 ” 这样的抽象价值要素变成了可复制的可操作性标准;在坚决秉持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丰富这类标准,将使招商银行继续远离 “ 德隆 ” 、 “ 铁本 ” 、“ 农凯 ” 这样的名字。 与德隆系擦肩而过 处于德隆冲击 波中的南京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现在犹如一只断线的风筝,飘摇坠落,这个曾经显赫江南的金融机构,总部已是人去楼空了。 在它的背后是留给债权人高达 28 亿不能偿付的资金,一个令人震惊的黑洞。 7 个月前,作为南京市唯一获保留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南京国投还是风光无限,商业银行也对之趋之若骛,但我行经过缜密研究,还是果断做出了从其全资子公司 “ 南京国信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主动退出的决策。 这在当时令当地同业颇为不解,但几个月后德隆系雪崩似地倒塌,证明了我行对其风险点的判断及采取的清收措施是完全正确的。 在全国范围内对信托投资公司 整顿改组的过程中,南京国投成为了江苏省唯一获保留的两家信托 “ 牌照 ” 之一,为保持业务合作关系,我行在 2020 年底贷款 4000 万元给其子公司南京国信。 2020 年 8 月,南京市政府决定,在原南京市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基础上组建南京大江国际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并由德隆系的金新信托直接控股。 其时的德隆仍然是资本市场上的神话,在神话没有破灭之前,太多的人容易被虚幻的美丽打动,德隆的到来,一时间成为了南京国投重组的希望之灯。 2020年上半年,南京国投开始大规模组队到上海向信托业同业取经,为拿到牌照后开展信托业务打好基础,从 2020 年下半年起,南京国投频频亮出 “ 南京大江信托 ” 的招牌,开始大张旗鼓地进行公关宣传活动。 这种乐观情绪又感染了地方同业,同业人士大部分都认为,南京国投的重新登记基本没有问题。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继续保持和南京国信的合作关系,似乎既可以带来同业存款等方面的实实在在的利益,也符合银行同业对其的普遍判断。 为了赢得我行的信任,该公司老总及财务经理在我行贷款到期之前,也多次到我行展开了游说。 并特别强调了银监会将在当年 12 月份正式审批重组后的 “ 大江信托 ” ,而一旦重组成功,似乎就商机无限了。 但是,经过对德隆系的分析 研究后,我行认为,德隆系进入更多的上市公司和金融企业,从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套取资金和获得更多的担保链条,以维持其旗下几个庄股高额的股价,但由于新疆屯河、湘火炬、合金投资等的筹码已经高度集中,庄家自拉自唱,已是无人理睬,这些纸上富贵变现的机会越来越小,一有风吹草动,资金链就会断裂。 因此监管当局对其再融资和新进入金融企业已持极端谨慎的态度,重组登记远比公司自认为的要艰难得多。 更为重要的是,我行观察到,以南京国投为名吸纳的委托理财资金的数额,外界虽不得其详,但已经越积越多,其去向也甚为可疑,难脱与德隆系在股市上集体 行动的干系。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行贷款不能即时退出,风险随时可能降临。 因此到期回收成为不容犹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