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一五”规划与总体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政务信息网来实现州局与省厅之间的连接。 与县(市)国土局连接 当前,由恩施州国土资源局租用 2M SDH 链路连接各县(市)局,待恩施州政府与各县(市)政府间的政务 信息网连通后(如能满足要求),可采用与省厅连接类似的方式进行县市之间的网络连接。 ◎数字电路专线方案 该方案能提供端到端全透明的数字传输,从物理上保证所需带宽,并且带宽独享,网络的保密性能好,安全可靠。 州局与各县(市)局之间局域网连接拟租用网络服务商(如恩施电信、恩施广电等)提供的专用线路。 具体连接方法:网络服务商提供一个高速串口 DCE 端到各县(市)国土资源局,与其路由器对接,为每个县(市)局分配一个独立的 2M SDH 的传输通道;同时最终提供 10 个(预留 2 个)高速串口 DCE 端到州局信息中心主机房,州局路由 器相应配置 10个高速串口并有 DTE 线缆,从而实现与各县(市)的点对点互联。 国际互联网 通过专线或宽带技术将国际互联网接入外部局域网,方便信息发布和对外服务。 接入时应采用硬件防火墙、防病毒软件等措施来保证安全。 网络安全 DCE 端口 2M SDH 10 端口 DTE 恩施州局 主机房 巴东 … 鹤峰 7 完善网络攻防安全子系统,如防火墙系统、入侵检测系统、网络防病毒系统、主机保护系统等,保护网络层的安全。 在数据中心建立桌面安全管理系统,建立统一的安全管理平台,通过桌面安全策略的集中管理和强制实施,及时掌握网络安全状况,提高客户端计算机的信息安全性。 —— 访问控制 :为保证网络边界的安全,可以在不同信任级别的网络之间采用物理隔离、配备防火墙设备等措施,并通过制定严格的安全策略,实现不同网络不同信任域之间的隔离与访问控制。 —— 入侵检测:配备入侵检测系统,根据不断更新、累积的攻击手段的信息代码,对进出内部网络的所有操作行为进行实时监控、记录,并按制定的策略实行响应(阻断、报警、发送 Email),从而防止针对网络的攻击与犯罪行为。 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建设是整个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基础和重点,利用先进的 GIS 技术和关系型数据库技术,对国土资源管理过程中产生的空间、 非空间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与更新,并提供数据信息的共享与交换,为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矿产资源、预防地质灾害、搞好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数据。 恩施州国土资源数据库建设包括土地数据库、地矿数据库、测绘数据库和综合事务数据库等,主要为国土资源政务管理和信息服务提供数据支持。 数据库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按照国家和省厅有关数据库标准和数据库建设技术规定,建立能够存储、管理和更新相关的空间图形与属性、非空间数据及多媒体信息为内容的各类数据库。 执行标准的具体内容参见《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化指南》。 建设的方 法和规程 8 结合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修编、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等工作,同步开展基础数据库建设;在建立各业务应用系统的同时,同步开展各类管理数据库的建设。 基础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遵循的方法和规程如下: (1)确定建库目的和内容:在了解需求的基础上,仔细进行数据分析; (2)确定主要依据的规范和标准:对照所有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做到格式统一,数据规范; (3)空间数据分层:按照分层规定确定分层原则; (4)编码分类:根据规程对相关数据进行分类编码 ; (5)数据录入:可采取数字化仪、扫描矢量化和外业数字化采集转换等方法进行空间图形数据数字化输入;对属性数据等非空间信息按软件要求录入。 (6)检查数据正确性:主要检查数据格式、数据的完整性、是否满足精度要求、分层及代码的正确性、图形属性一致性、拓扑关系的正确性等方面; (7)管理与维护:利用 GIS 软件(如 MapGis、 ArcGis、 MapInfo、ArcInfo 等)的强大图库管理功能和关系数据库(如 Oracle、SqlServer 等)软件的数据管理功能,对数据库不断更新维护。 土地数据库 (1)内容: 土地数据库建设重点包括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基本农田数据库、农用地分等定级数据库、基准地价数据库、建设项目用地数据库、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数据库和城镇地籍数据库等。 9 土地数据库建设与整合 序号 数据库名称 类型 备注 州 县 1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 基础数据 √ √ 结合二次调查建立,县级重点完成 1:1 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州局完成全州 1:1 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整合和 1:25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建设 2 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 基础数据 √ √ 结合规划修编工作,同 步建立数据库,采用逐级下达的方式自上向下更新数据库,州存储和管理州级和县级规划数据库,县存储和管理县、乡级规划数据库 3 基本农田数据库 基础数据 √ √ 按照规划修编划定的基本农田建立数据库 4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数据库 基础数据 √ √ 按照规划修编建立数据库 5 建设项目用地数据库 管理数据 √ √ 通过建设用地审批系统运行产生和更新数据 6 土地供应备案数据库 管理数据 √ √ 通过建设用地审批系统运行产生和更新数据 7 农用地分等定级数据库 基础数据 √ √ 按照农用地等级划分建立数据库 8 执法监察数据库 管理数据 √ √ 由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管理系统运行产生和更新数据库 9 城镇地籍数据库 基础数据 √ √ 按二次调查城镇地籍测量成果建立数据库 10 基准地价数据库 基础数据 √ √ 按基准地价更新成果建立数据库 注:基础数据包括图形数据和元数据。 (2)执行标准与规范: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标准 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 地籍数据库标准 地价数据库标准 建设项目用地数据库标准 土地开发、复垦与整理数据库标准 其他 ?? 备注:土地方面的空间数据库要采用国家坐标系。 1:25 万比例尺数据库使用 6 度分带高斯投影, 1:1 万比例尺数据库使用 3度分带高斯投影,以民政勘界成果为基础,进行县界接边,按 10 ArcGis的 E00 格式提交成果。 地矿数据库 (1)内容:地矿数据库包括矿业权管理数据库、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和地质灾害数据库等内容,主要为地矿管理和信息服务系统提供基础数据。 具体见下表: 地 矿数据库 序号 数据库名称 类型 备注 州 县 1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 基础数据 √ √ 结合矿产规划修编工作,同步建立数据库,采用逐级下达的方式自上向下更新数据 库, 2 矿业权 数据库 管理数据 √ √ 由采矿权管理系统运行产生和更新数据库 3 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 基础数据 √ √ 由矿产资源登记统计系统运行统计汇总产生和更新数据库 4 地质灾害数据库 基础数据 √ √ 整合地质灾害调查成果数据,建立 数据库 ( 2)执行标准与规范: 采矿权登记数据库标准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 矿产资源储量与登记数据库标准 地质灾害数据库标准 其他 ?? 基础测绘数据库 (1)内容:①建立城镇地籍测量控制点数据库;②逐步建立覆盖全州范围内的控制点数据库;③ 建立 1:1 万正射影像数据库(航片或卫片);④建立 1:1 万栅格地形图数据库( DLG)。 ( 2)执行标准与规范: 正射 影像数据库标准 控制点数据库标准 11 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 操作系统 数据处理与维护系统 安全系统 路由及安全设备 服务器、存储设备等 局域网 地政管理、矿政管理、视频会议系统、综合事务管理、信息服务系统 接入国土资源信息网 接政府信息网 数据中心 应用系统 DLG 制作标准 其他 ?? 综合事务数据库 综合事务数据库的建设与各地各部门日常办公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事务性工作密切相关,具体由人事、固定资产、档案、政策法规、财务、科技、信访、监察、收发文、办公事务、党建等等数据库组成。 数据中心建设 作用与组成 数据中心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服务器、大容量存储器等硬件设备和网络系统组成 ,主要为各系统运行提供数据支持和软硬件环境支持,并通过国土资源信息网,实现与上下级单位间信息的远程交换与共享。 数据中心基本结构如下: 建设要求 州级数据中心除为本级系统服务外,还要为县级提供数据支撑,是集中式和分布式相结合的,因此,建设州级数据中心是重点。 县级数据中心只为县本级系统服务,是集中式的,各县(市)应建立县级数据中心,条件不成熟的县(市)暂时委托州局数据中心管理相关数据库,但最终要建立数据中心。 信息数据均由各自数据中心负责存储和管理,通过国土资源 12 信息网实现相互间的交换、共 享和应用。 管理与共享方式 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统一管理与共享交换畅通,在系统建设运行过程中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⑴州、县级数据中心由各地信息中心或相应信息机构负责建设、运行、管理和维护,保证数据中心建设的规范、完整和可靠。 ⑵将国土资源管理和服务所需的各类基础信息汇总提交到各自信息中心或相应信息机构,由数据中心统一管理和存储,并负责与上下级共享交换以及对外提供信息服务。 ⑶为保证州、县各地信息系统的数据格式和结构一致性及数据完整性,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应按国家和省要求的标准进行建设,特别是数据库和应用系统 的建设必须符合标准,如提供符合标准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导入、导出功能等。 ⑷州局数据存储采用分布式和集中式相结合的方式,不但能对本级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并能实现与上下级系统间的调用、共享和交换。 GIS 系统管理的空间数据应逐步由单个图形文件形式过渡到由关系型数据库直接管理矢量数据的形式,实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共存于关系型数据库中。 ⑸由于数据信息在国土资源信息系统乃至整个工作中的重要性,因此数据备份是各地信息中心或相应信息机构需特别加强的工作,必要时应采取数据异地备份。 运行平台 (1)服务器组成: 采用双机热备系统及磁盘阵列机构建群组,并按功能和用途分为数据库服务器、图形库服务器、应用软件服务器、信息发布服务器等等。 (2)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 Windows 2020 Server 企业版或标准版; (3)应用客户机操作系统:统一使用 WindowsXP 系统; 13 (4)数据库系统:以 Oracle 和 SQL Server 为首选; (5)地理信息系统( GIS): GIS 基础软件选用 MapGis、 ArcGis、MapInfo、 ArcInfo,或是通过国家测评的国产软件,应支持 C/S和 B/S结构体系,支持多种空间数据格 式转换,并能与关系型数据库(如 Oracle 等)相连,支持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在关系数据库中存储和管理。 (6)存储备份系统:采用磁盘阵列直接存储方式或 SAN(存储局域网)方式。 备注:县(市)数据中心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