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安全监理档案内容摘要:
/设施 危险源 监理控制点 监 理 措施 36 塔吊加节 ﹙ 1﹚ 加节时的天气条件 ﹙ 2﹚ 加节后的自由高度 ﹙ 1﹚ 检查加节作业是否在白天进行,四级以上大风时是否停止加节 ﹙ 2﹚ 检查加节后的自由高度是否符合施工方案﹙ 3﹚ 检查 《 塔式起重机安装 (加节 )验收记录表 》 37 吊桩作业 ﹙ 1﹚ 操作人员执证上岗 ﹙ 2﹚ 吊桩安全事项﹙ 3﹚ 多台塔吊防碰撞措施 ﹙ 4﹚ 例保维修 ﹙ 1﹚ 巡视抽查驾驶员、起重指挥的上岗证 ﹙ 2﹚ 巡视检查是否有未执行 “ 十不吊 ” 和其他违章吊桩情况 ﹙ 3﹚ 检查多台塔吊作业时有否防碰撞措施 ﹙ 4﹚抽查施工方的例保维修记录 38 塔吊拆除 ﹙ 1﹚ 拆除单位资质﹙ 2﹚ 拆除时的监护 ﹙ 1﹚ 检查 《 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 》 和拆除单位的专项资质证书 ﹙ 2﹚ 检查拆除施工方案是否上报安全监督部门 (县安监站 )﹙ 3﹚ 检查拆除区域是否设置警戒线并有技术和安全人员在场监护 39 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 提升机安装 ﹙ 1﹚ 安装单位资质﹙ 2﹚ 提升机基础验收﹙ 3﹚ 架体固定 ﹙ 4﹚架体顶部的自由高度﹙ 5﹚ 安全防护装置﹙ 6﹚ 钢丝绳 ﹙ 7﹚ 卷扬机安装 ﹙ 8﹚ 验收 ﹙ 1﹚ 审查 《 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 》 和安装单位的专项资质证书 ﹙ 2﹚ 检查安装人员上岗证和安全技术交底情况﹙ 3﹚ 检查提升机基础验收记录中内容是否符合施工方案 ﹙ 4﹚ 检查架体顶部的自由高度是否大于 6m﹙ 5﹚ 检查卷扬机是否安装在平整的场地上,远离作业区,并视线良好 ﹙ 6﹚ 督促施工方报审《 施工机械、安全设施验收核查表 》 ,核查 《 井架与龙门架搭设验收记录表 》中验收结果与实际搭设的相符性以及和施工方案的相符性 40 提升机使用 ﹙ 1﹚ 通讯、指挥﹙ 2﹚ 物料堆放 ﹙ 3﹚人员安全事项 ﹙ 4﹚ 例保维修 ﹙ 1﹚ 巡视检查高架提升机作业时或低架提升机多工种、多楼层同时使用时,通讯和指挥是否完好 ﹙ 2﹚ 巡视检查提升机使用时有否违章作业现象 ﹙ 3﹚ 巡视抽查卷扬机操作人员上岗证 ﹙ 4﹚ 抽查施工方的例保维修记录 41 提升机拆除 ﹙ 1﹚ 拆除单位资质﹙ 2﹚ 拆除时的监护 ﹙ 1﹚ 审查 《 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 》 和拆除单位的专项资质证书 ﹙ 2﹚ 检查拆除区域是否设置警戒线并有专人监护﹙ 3﹚ 巡视检查施工方是否按施工方案规定的要求实施拆除 42 施工外用电梯 电梯安装 ﹙ 1﹚ 安装单位资质﹙ 2﹚ 电梯基础验收﹙ 3﹚ 安装质量、安装精度 ﹙ 4﹚ 附壁支架质量 ﹙ 5﹚ 安全防护装置和技术试验 ﹙ 6﹚ 电气设备 ﹙ 7﹚ 验收 ﹙ 1﹚ 审查 《 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 》 和安装单位的专项资质证书 ﹙ 2﹚ 检查安装人员上岗证和安全技术交底情况﹙ 3﹚ 检查电梯基础验收记录中内容是否符合施工方案 ﹙ 4﹚ 检查安装区域是否设置警戒线并有专人监护 ﹙ 5﹚ 督促施工方报审 《 施工机械、安全设施验收核查表 》 ,核查 《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机械安装验收合格证 》 、 《 建筑机械安装质量检测报告 》 湘潭县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10 序号 作业部位 /设施 危险源 监理控制点 监 理 措施 43 施工外用电梯 电梯使用 ﹙ 1﹚ 操作人员资格﹙ 2﹚ 使用安全事项﹙ 3﹚ 例保维修 ﹙ 1﹚ 检查电梯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是否有上岗证 ﹙ 2﹚ 巡视检查是否合理使用,有否超载作业情况 ﹙ 3﹚ 抽查施工方的例保维修记录 44 电梯加节 ﹙ 1﹚ 加节后的附壁支架 ﹙ 2﹚ 加节后的楼层通道搭设 ﹙ 1﹚ 核查 《 施工升降机安装 (加节 )验收记录表 》 中验收结果与实际搭设的相符性以及和施工方案的相符性 45 电梯拆卸 ﹙ 1﹚ 拆除单位资质﹙ 2﹚ 拆除时的监护 ﹙ 1﹚ 审查 《 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 》 和拆卸单位的专项资格证书 ﹙ 2﹚ 检查拆卸人员上岗证和安全技术交底情况﹙ 3﹚ 检查拆卸区域是否设置警戒线并有专人监护 ﹙ 4﹚ 巡视检查施工方是否按照施工方案规定的要求实施拆除 46 电气焊作业 焊机 ﹙ 1﹚ 焊机设置 ﹙ 2﹚电源线 ﹙ 3﹚ 安全防护安置 ﹙ 1﹚ 巡视检查焊机是否放置在防雨和通风良好的地方 ﹙ 2﹚ 检查交流弧焊机变压器的一次侧电源线长度是否在 5m以内,二次长度是否在 30m以内。 电源线是否老化、破损现象 ﹙ 3﹚ 巡视检查焊机接零、漏电保护、二次侧空载降压保护装置是否齐全完好 ﹙ 4﹚ 核查 《 施工机具验收记录表 》 中验收结果与焊机实际情况的相符性 47 气瓶 ﹙ 1﹚ 氧气瓶 ﹙ 2﹚ 气瓶的使用的管理 ﹙ 1﹚ 检查氧气瓶是否安装减压器 ﹙ 2﹚检查气瓶存放条件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48 电气焊 ﹙ 1﹚ 操作人员个人防护 ﹙ 2﹚ 动火证﹙ 3﹚ 防火安全措施 ﹙ 1﹚ 巡视抽查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检查操作人员是否穿戴劳动保护用品,有否防止触电、高空坠落的安全措施 ﹙ 2﹚ 检查是否按照一、二、三级动火要求办理动火许可证 ﹙ 3﹚ 巡视检查是否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进行电气焊 湘潭县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11 落地式扣件脚手架的监理控制要点 1专业工程的特点 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不可少的临时设施,比如用于混凝土浇注、墙体砌筑和粉刷等,也 用于必要时的短距离水平运输和材料的堆放。 脚手架虽然只是临时设施,但是对建筑进度、质量和安全有直接的影响。 如果施工中脚手架搭设不及时,可能使工程进度滞后 ; 脚手架措设不符合要求,就会引起操作不便利,导致质量得不到保证 ; 搭设不稳定和不牢固,就会造成安全事故,这在建筑行业中已引起高度关注。 因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 2020) 87 号】中将其列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 “ 三宝 ” 即安全带、安全网和安全帽,这是保证施工现场和施工人员安全的基本保证,不仅要求产品合格,而 且要正确使用方能够起到应有的防护作用。 “ 四口 ” 即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和通道口,这是根据图纸要求和工序必须留置的孔洞,安全防护措施不符合要求时,是容易发生坠落物打击和人体坠落的部位,也是施工防护的重点部位。 2.监理工作 主要依据 国务院令第 393号 建质【 2020] 87 号 建市【 2020] 248 号 JGJ130/ J842020 (2020 版 ) GB28112020 GB60952020 GB57252020 JGJ8091 JCJ591999 GB50202202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20 ,包括材料试验试块制作见证 《施工组织设计》 《监理规划》 (施工图、图纸会审记录、变更联系单、技术交底) 3.监理工作流程(略) 4.专业工程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4 l脚手架工程 : 按现行规范规定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对钢管、扣件、脚手板和安全网等进行 检查验收。 要对每次进场的钢管、扣件称重、计量长度和测量管壁厚度。 脚手架钢管的直径、规格、型号应符合规范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钢管上严禁打孔。 对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有裂缝的钢管严禁使用,宜采用 Ф 48。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在螺栓拧紧力矩达 65N m时,不得发生破坏,对有裂缝、变形扣件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安全网各项指标应满足施工组织设计及规范要求。 检查脚手板的材料应符合规范和满足施工组织设计承载力要求。 当采用木脚手板时,宽度不宜小于 200㎜ ,厚度不应小于 50㎜ ,两端应各设直径为 4㎜ 的镀锌钢丝箍两道,腐朽的木脚手板不得使用。 连墙杆的材质应符合现行规范的规定。 : 常用脚手架设计尺寸要符合规范要求。 纵向水平杆:宜设置 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 3跨,当接长时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两根相邻向水平杆的对接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在水平方湘潭县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12 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 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1m,应等距离设置 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 100mm。 当使用竹笆脚手板 时,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 400mm。 横向水平杆: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架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 1/2; 使用竹笆脚手板时,双排脚手 架 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另一端应插入墙内,插入长度 亦 不应小于 180mm,使用其它种类脚手板时,应将横向水平杆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单排插入墙体长度不应小于 180mm。 脚手板: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 120l50mm; 当采用竹笆脚手板时,应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 平铺,四个角应用直径 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当采用其它种类脚手板时,按照规范执行;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 150mm,其板长度均应与支承杆可靠地固定。 立杆: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 座 或垫板;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 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 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高度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 1m,高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 于 500mm;脚手架底层 不应大于 2m; 立杆接 长除顶层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顶部宜高出女儿墙上皮 1m,高出檐口上皮。 双管立杆中副立杆的高度不应低于 3步,钢管长度不应小 于 6m;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连墙件:数量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 求,布置宜靠近主节点的距离 不应大于 300mm,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宜采用棱形布置,一字 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 4m( 2步);对高度 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对高度在 24m 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 连墙件布置最大间距(见规范)。 门洞:单、双排脚手架门洞宜采用上升斜杆、平行弦杆桁架结构型式,斜杆与地面的倾角 α 应在 45 186。 60 186。 之间;门洞型式和构造要符合规范规定;单排脚手架过窗洞时应增设立杆或增设一根纵向 水平 杆; 门洞桁架下的两侧立杆应 为双 管立杆,副立杆高度应高于门洞口 12步,伸出上下弦杆的 杆 件端头均应增设一个防滑扣件, 该 扣件宜紧靠主节点处的扣件。 剪刀撑:单、双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 ; 高度在 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高度在 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 剪刀撑斜撑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 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剪刀撑斜 杆 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 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 不宜大于 150mm。 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见规范)。 横向斜杆:双排脚手架应设横向斜型撑 ; 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呈之字型连续布置;一字型和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 ; 高度小于 24m以下的封闭型双排脚手架可不设横向斜撑 ; 高度在 24m以上的封闭型脚手架,除拐角应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应每隔 6跨设置一道。 lO、斜道:人行并兼作材料运输的斜 道,当高度不大于 6m的脚手架,宜采用一字型斜道;当高度大于 6m的脚手架,宜采 用之字型斜道。 斜道 宜 附着外脚手架或建筑物设置;运料斜道宽度不宜小于 ,坡度宜采用 1:6,人行斜道宽度不宜小于 lm,坡度宜采用 1: 3;拐弯处应设置平台,其宽度不应小于斜道宽度 ; 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 置 栏杆及挡脚板 , 栏杆高度应为 ,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 l80mm; 脚手板应每隔 250300mm设置厚度为 2030mm防滑木条。 湘潭县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13 ll、模板支架:模板支架立杆除满足 构造要求外,还要符合垂直度和偏心要求 ; 2m高度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 l5mm,。建设工程安全监理档案
相关推荐
( 9) 工程峻工测量 长期 长期 √ ( 10) 新型建筑材料 长期 长期 √ ( 11) 施工新技术 长期 长期 √ 9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 永久 √ 10 工程质量检验记录 ( 1)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长期 长期 长期 ( 2) 分面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长期 长期 长期 ( 3) 基础、主体工程验收记录 永久 长期 长期 √ ( 4) 幕墙工程验收记录 永久 长期 长期 √ ( 5)
、保修金支付方式: ( 1)、一年保修期满后甲方支付给乙方保修金金额的 80%。 ( 2)、二年保修期满后甲方付 清其全部保修余款 20%。 ( 3)、若乙方不能及时维修,甲方维修后所发生的费用从其保修金内扣除。 第七条 违约责任 为确保工程按期竣工验收,特制定本条款,按照本合同条款: 乙方必须按期保质、保量竣工并通过验收,由于乙方原因造成工程延期完工,每延期一天处罚工程总造价的万分之一。
合法的。 根据《合同法》第 272条的规定可知这种限制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工程专业分包需根据合同的约定或者取得发包人的同意;( 2)工程专业分包的工程不能是主体工程;( 3)分承包人不得将承包的工程再次分包;而根据《建筑法》第 28条可知,工程转包行为一律被法律禁止,均属违法。 (三)工程劳务分包和转包的区别 第一,指向的对象不同。 劳务分包指向的对象是工程中的劳务;工程转包的对象是工程
程设计合同》交付设计图纸。 设计符合安全、经济、合理、新颖美观的原则,设计意图 符合业主所设想的要求 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合同、设计图纸和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各检验批、基础分部工程均进行了严格的检查验收,符合设计及现行规范的要求。 本工程的参建单位资质均符合相关规定,派出的参建人员均能持证上岗, 各单位 管理人员 工作互相配合幷严格履行各自的义务,安全生产和质量监督双管齐下。 基础工程施工质量
以会议记录形式同时送达所有获得招标文件的投标单位。 投标预备会的目的在于澄清招标文件中的疑问,解答投标单位对招标文件和勘察现场中所提出的疑问问题。 投标预备会可安排在发出招标文件 7 日后 28日以内举行。 投标预备会在招标管理机构监督下,由招标单位组织并主持召开,在预备会上对招标文件和现场情况做介绍或解释,并解答投标单位提出的疑问问题,包括书面提出的和口头提出的询问。 在投标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