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答题格式技巧内容摘要:
为斩楼兰。 问:谈谈本诗表达技巧上的妙处。 ( 4分) • 答:额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 “ 笛中闻折柳 ” ,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 折杨柳 ” ,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 额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 (要切合原诗,有观点、有分析。 ) 第二种类型: •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这首诗歌为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它的固定格式分为三个部分: 描摹诗歌图景 概括意境特点 剖析作者思想 • 常见错误:考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两点,一是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二是考生往往着重于 “ 思与境偕、情景相融 ” 的正衬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应多从诗人的生平、抱负或标题来思考,避免出错。 西楼 曾巩 •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简析之。 ( 6分) • 答: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的雄伟气势。 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 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 千山急雨来 ” 的壮观。诗歌鉴赏答题格式技巧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证明三复习课[上学期]北师大版
D E A C C D A B 驶向胜利的彼岸 复习题 P95 24 复习题 (A组 ) ,把一张矩形纸片 ABCD沿对角线BD折叠 ,重合部分是什么图形 ?试说明理由 . 60cm,周长是200cm. 求 :(1)另一条对角线的长度; (2)这个菱形的面积 . A D C B C A D B E F 驶向胜利的彼岸 复习题 P96 25 复习题 (A组 ) :如图 ,AD是△
证明[下学期]浙教版
因索果 交织 已知 :如图 ,在△ ABC中 ,D,E分别是 AB、 AC上的点 , ∠1=∠2. 求证 :∠B=∠ADE. A B C D E 1 2 由果索因 要证 ∠ B=∠ADE 只要证 DE∥BC 这可从 ∠ 1=∠2 得到 . 由因索果 由 ∠ 1=∠2 得到 DE∥ BC 而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