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三课时内容摘要:
文义 “学而”章 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时”,副词,相当于“以时”,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 “习”引申为实习、演习。 “朋”指志同道合的人。 “吾日”章 吾日三省吾身 “日”,每天。 “三”“九”诸字在文言中皆有“多”义,不是确数。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真诚,诚实。 “温故”章 温故而知新 “故”旧的,从前的。 三、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义 “士不”章 士不可以不弘毅 “士”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 “弘”,胸怀宽广。 “毅”,意志坚强。 “知之”章 是知也 “是”,先秦时代不作判断词用,而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可译为“这(就是)”。 “其恕”章 其恕乎 “其”,大概,也许。 “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四、翻译难句。论语十则三课时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证明(第一节课[上学期]华师大版
判断一个命题是否 正确 ,这样的过程 叫做证明。 分析命题,改写命题为如果 … , 那么 … 的形式; 分清题设、结论, 画出图形 ; 结合图形, 写出已知、求证 ; 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 写出证明过程 . 命题证明的步骤 根据下列命题,画出图形,并结合图形 写出已知、求证 (不写证明过程 ): 例 1: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已知: 直线 b⊥ a , c⊥ a a b c 求证:
证明(一)的回顾与思考[下学期]北师大版
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 内涵与外延 在这里 ,我们通过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直接推导出两个新定理 .像这样 ,由一个公理或定理直接推出的定理 ,叫做这个公理或定理的 推论(corollary). 推论可以当作定理使用 .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 : 推论 1: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 推论 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 关注▲外角 ☞
记数法[上学期]新人教版
00 n个 0 = 10n 思考 : 如果在 1的后边有 n个 0,这样的数可以简记作什么。 记作: 10n • 一般地, 10的 n次幂等于 10…0 (在 1的后面有 n个 0)。 记作: 10n • 所以我们可以利用 10的乘方来表示一些大数。 例如 太阳半径约 696 000千米 300 000 000= 3X100 000 000 = 3X108 696 000= 696X1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