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对外开发格局的初步形成内容摘要:
个 沿海港口城市。 沿海港口城市 目的:旨在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沿海经济开放区 概况: 1985年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 结果:到 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意义: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 经济技术开发区 概况: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特点: ①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为主; ②通常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 ③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沿江开放 龙头: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进入 90年代 , 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域开始由沿海向内地转移。 实现这一具有战略意义转移的第一大决策 , 是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0年 4月 18日 , 李鹏同志在上海宣布:中共中央 、 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 目的 以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有利条件 三、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上海原有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基础较好 地理优势 交通优势 人才和产业优势 浦东创下了许多 “ 全国第一 ” : “中华第一楼 ” 金茂大厦 “中国第一塔 ” 东方明珠电视塔 中国第一条 磁悬浮铁路 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 垃圾发电厂 全国第一个保税区 ──外高桥保税区 全国唯一一个以 “ 金融贸易 ” 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全国第一家 知识产权法庭 第一个 法律援助中心 第一个 “ 110”电话报警系统 第一台 “ 999”市民救助电话 …… 闽东南地区 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环渤海地区 浦东 第五步:开放内地 —— 开放内地和边境城市。 第一步:拉开序幕 —— 1979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高一历史对外开发格局的初步形成
相关推荐
古崛起与南宋灭亡 ( 1)大蒙古国的建立( 1206年) ( 2)蒙古国的西征 ( 3)元朝的建立( 1271年) ( 3)南宋灭亡( 1279年) • 探索与争鸣 ( 1) 三次。 ( 2)政治原因:自秦朝开始建立和不断完善的 中央集权制度 ,对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产生了巨大影响。 不少 杰出的帝王 ,如秦始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历史意义 第一 ,会议决定把全党和全国工作中心及时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这就为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科学文化的极大繁荣,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 第二 ,开始全面地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扭转了粉碎“四人帮”以后,两年的徘徊局面,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开始全面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649万吨 105% % 49% % 193% 53% 827亿元 % 20%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52年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1.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作用: 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 来源、作用 来源: 国民政府的财产和官僚资本 性质:兼具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没收官僚资本
善于妥协的工商文明传统 城邦体制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条件 自然条件: ——多山 多岛 环海 经济条件: 文化因素: 政治前提: ——商品经济 地中海 雅典 ——吸收亚非文明 ——城邦体制 伊阿宋的一天 情景模拟 问题一:公民大会每十天就开一次 , 严重影响伊阿宋干活赚钱 , 但他还是很愿意去。 这是为什么。 雅典民主政治生活有津贴制度保证 问题二:两人到了公民大会会场门口
近末尾,正在下棋的慈禧太后和同治帝在谈到李鸿章、左宗棠时,用“三朝元老”来称呼两人,让其不禁感觉被雷了一下,“李、左之徒发迹于咸丰年间剿发捻之时,对于同治来说他们哪是三朝元老啊。 两朝而已。 硬是说三朝,这话也只能对光绪先生说。 ” 李鸿章预言火烧圆明园。 而在第二集刚一开始,当剧中的李鸿章对其公子来了句“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彻底让网友“如是”雷倒,继而愤怒不已,“一部所谓的历史正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