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苯酚内容摘要:
更容易电离 — 苯酚的弱酸性 A B C D E F 冷却 甲 乙 丙 揭谜2: C苯酚乳浊液 D苯酚溶液 E苯酚乳浊液 NaOH溶液 盐酸 苯酚的酸性强弱如何。 结合 “ 强酸制弱酸 ” 的原理,试设计对比实验比较苯酚与碳酸酸性的相对强弱。 苯酚 乳浊液 Na2CO3 “再变一次 ” ONa + CO2 + H2O → OH + NaHCO3 OH + Na2CO3 → ONa + NaHCO3 苯酚的酸性到底有多弱。 酸性: H2CO3苯酚 HCO3, 苯酚不能使指示剂变色,俗称石炭酸。 结论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教你一招: 苯酚不能过量,否则产生的三溴苯酚易溶于苯酚而观察不到白色沉淀。 + 3Br2 + 3HBr 演示实验 动画模拟 应用 1: 苯酚与溴水的反应很灵敏 , 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 苯。高一化学苯酚
相关推荐
K 增加饱腹感 保护内脏器官 细胞膜、神经和脑组织的成分 储备热能、 保温御寒 学与问 植物油与动物油相比较,那类油的不饱和度高。 植物油中含有较多的 C C等不饱和键 而动物油(脂肪)含饱和烃基较多 在选用油脂时应如何考虑油脂种类与人体健康 的关系。 摄入动物脂肪过多,体内多余的脂肪水解成的饱和 高级脂肪酸会导致人体发胖,使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增高,并增加血小板的血栓性,
虑钠与铝盐的量的问题,因过量的 NaOH能溶解Al(OH)3, (写出钠与硫酸铜溶液或氯化铝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例 1 (2020年高考上海卷 )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 (密度 g/cm3)各 50 mL. 将一小粒金属钠 (密度 g/ cm3)投入烧杯中 . 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 ) 、 下跳动 练习 1. 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 5 mL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 , 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
朝大将 郭子仪 、 李光弼 最后平定了叛乱,但 藩镇割据 的局面已经形成。 在唐朝后期一百五十年里, 河北三镇的五十七个节度使 中,真正由朝廷任命的只有 四人。 内地许多节度使也效 法三镇,各占一方,形成了 “ 藩镇割据 ” 的局面。 唐朝灭 亡后 五代十国 局面的出现就 是藩镇割据的结果。 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等 现象出现的本质是什么。 仍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课堂设问
酸, 遇酸变红。 •红色石蕊试纸只能鉴别碱,遇碱变蓝。 溶液的酸碱性: 表示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的。 溶液的酸碱度: 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我们通常通过 PH试纸来判断) (我们通常通过酸碱指示剂来判断) pH和溶液的酸碱性 酸性溶液的 pH < 7 碱性溶液的 pH > 7 中性溶液的 pH = 7 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