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单元、第三单元中的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江苏教育版内容摘要:
1000ml ρg/cm3% (B) M gmol1 1 L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 1)、 配制溶液的仪器 ∶ 容量瓶 (规格固定)。 2. 特点:①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和容积 ②容量瓶上有刻线而无刻度 1. 构造:细颈、平底玻璃瓶, 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 3. 使用范围:用来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 (容量瓶是量器不是容器) 专用仪器 : 容量瓶 (规格固定) ▲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②溶解或稀释的操作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 ③不能长期存放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 常用仪器 :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 药匙、托盘天平。 ( 2) 配制溶液的步骤 配制 100mL mol/L Na2CO3溶液 计算 m (Na2CO3) = mol/L 106 g/mol = 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量 称量的注意事项 称量的注意事项 ( 1)使用前要调零 ( 2)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 的称量纸 ( 3)称量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 4)用镊子夹取砝码应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 ( 5)称量完毕应将砝码放回盒中,游码归零 3. 溶解 注意事项 : 应在烧杯中溶解,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 思考:溶解时除了烧杯外还需要哪些仪器。 使用中应注意什么。 答:还需要 玻璃棒。 应当注意搅拌时沿着 一定的方 向 , 玻璃棒不要碰 烧杯底和烧杯壁 ,不要把玻璃棒放在 实验台 上,以免 引入其他杂质。 思考:若浓硫酸需要稀释,应如何操作才是 正确的。 4. 转移 注意事项 : 由于容量瓶瓶颈较细,为避免液体 洒在外面,应用玻璃棒引流。 思考:将烧杯中的碳酸钠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此时溶质是否完全被转移到容量瓶中。 应如何处理。 答:还有残留在烧杯壁和玻璃棒上的 碳酸钠未被转移。 因此要用蒸馏 水 洗涤 用过的烧杯和玻璃棒。 5. 洗涤 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 2~ 3次,洗涤液要全部转 移到容量瓶中。 如果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量筒不必洗涤。 因为这是量筒的“自然残留液”,若洗涤后转移到容量瓶中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但是使用量筒时应注意选择的量筒与量取液体的体积相匹配。 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在距离刻度 2~ 3cm时, 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思考:若定容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线, 能。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单元、第三单元中的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江苏教育版
相关推荐
△ H=- ▲中和热、溶解热 • ☆反应的中和热 :在 稀溶液 ( 浓度少于或等于1mol/L) 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水 , 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在中学阶段 , 我们只讨论强酸和强碱反应 时 , 1molH+与1molOH- 起反应生成 1mol水 , 都放出 57 . 3KJ的热量 , 热化学方程式为 ∶ • H+( aq) +OH- ( aq) =H2O( l); •
∴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 注意: (1)氢氧化铝作为碱时是三元碱; (2)氢氧化铝与酸碱反应时, 弱酸弱碱 是不能把氢氧化铝溶解的。 Al(OH)3+ OH= AlO2 + 2H2O Al(OH)3+ 3 H + = Al 3+ + 3H2O 作为酸时是一元酸 ( HAlO2) 氢氧化铝的两性: H2O +AlO2 + H+ Al(OH)3 3OH +Al3+ 2Al(OH)3 =
无定形(硅藻土) 水晶 玛瑙 石 英 制 品 : SiO2是正四面体的空间网状结构,因此性质很稳定 3.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不活泼 ( 1) SiO2是 H2SiO3的酸酐,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SiO2+2NaOH=Na2SiO3+H2O SiO2+CaO CaSiO3 高温 ( 2)特性 SiO2+4HF=SiF4↑+2H2O 雕刻玻璃 SiO2+ 2C Si + 2CO↑ 高温 SiO2
俯视或仰视刻度线,对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 • 俯视 • 仰视 俯视或仰视刻度线对溶液浓度的影响 • 俯视刻度线 , 实际加水量未到刻度线 , 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 仰视刻度线 , 实际加水量超过刻度线 , 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小结:容量瓶的使用六忌 • 一忌用容量瓶进行溶解 ( 体积不准确 ) • 二忌直接往容量瓶倒液 ( 洒到外面 ) • 三忌加水超过刻度线 ( 浓度偏低 )
,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等),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减少工业废气排放,对废气进行回收净化再利用等。 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政府部门合理规划、制定标准、加强监测。 二 .水污染的来源 ,危害 ,治理 :石油炼制、工业废水、生活废水、使用过农药、化肥的农田排水、降水淋洗大气污染物和地面淋洗固体垃圾等。 :污染水源,改变水质,加剧水源危害。 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共和国。 (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投降,与德国签定条约;对内镇压,准备解除巴黎人民的武装。 (直接原因) 2、革命爆发时间: 1871年 3月 18日 3、巴黎公社成立: 1871年 3月 28日 4、巴黎公社采取的革命措施: 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