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某学院综合楼工程质量保证措施-质量创优计划内容摘要:

评定资料,施工日志,竣工图等资料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和总施工员审阅后交资料员存档。 各类规范、规程、标准的管理规定 l、公司工程技术部每年发布《广东 电白二建工程有限公司 采用国家、行业、地方规范、规程、标准有效版本总览表》一次。 项目部参 照公司工程技术部的“总览表”将本部门所采用的“标准”编制成目录总览表。 若“标准”改版时,必须及时更换新版本,同时对旧版本加盖“逾期”章,防止错用。 所有有效版本的“标准”都为受控文件,必须加盖“受控”章。 采购 采购包括物资、设备的采购及工程供方的采购 采购过程 按《采购控制程序》和《工程供方控制程序》的要求来控制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 - 11 - 的采购要求,对物资供方、设备供方、工程供方提供产品的能力进行评价和选择,适当时还需进行重新评价。 对评价的结果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应 予以记录和保存。 采购信息 应对采购文 件(包括物资采购合同、设备采购合同、工程分包合同等)明确以下与采购产品相关的要求: 1)对供方的资质、生产能力、服务质量、设备条件、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以往业绩和信誉等要求。 2)对供方提供生产和服务人员资格的要求,对某些特殊岗位应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持证上岗。 3)必要时,对供方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要求。 在与供方沟通洽谈之前, 工程部 应对采购文件进行评审,确保采购文件所规定的要求都是充分、适宜的。 采购产品的验证 1)对供方提供的材料设备应予以检验,如若出现与合同、法律法规要求有偏离时,项目部应及时采取措施 进行纠正。 当 工程部 或顾客需在供方货源处进行验收时,由项目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 2)材料动力部应定期对物资、设备的供方进行复评,对不符合要求的从 合格供方名册 中除名。 3)分公司 /项目部按分包合同的要求对工程供方的工程质量、施工进度、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监控,确保工程质量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对不服从监督管理的工程供方,取消其合格工程供方资格。 运行控制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1)通过《施工过程控制程序》及相关的工作文件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进行控制。 - 12 - 2)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按照合同、设计图纸 、施工组织设计 /方案的要求,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对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安全文明等方面实施监督与管理,并使用必要的施工机械设备和检测设备仪器以确保工程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3)工程竣工交付后和保修服务阶段按《交付和防护控制程序》执行,并由经营部定期组织工程回访工作。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对工程施工安装过程中的 大体积 混凝土浇筑、预应力施工、新材料防水、钢结构焊接、深基坑施工等,应按《施工过程控制程序》要求对所使用的设备和操作人员进行确认,按相关的操作规程、验评标准进行施 工,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标识和可追溯性 标识的方式有:记录、标志牌、标签、区域、实物等,按《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对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的物资状态进行标识,并通过文件、资料的方式标识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投资、安全文明等方面全过程的状态,使产品具有可追溯性。 顾客财产 1)项目部按《顾客财产控制程序》要求对所使用的顾客提供的财产(主要指原材料、图纸等)进行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 2)各部门应对顾客提供的财产妥善保护,如发现有损坏、丢失或不适用时,应及时向顾客做出书面报告,并做好 相应的记录。 产品防护 项目部应按《工程产品防护控制程序》要求对工程项目施工各阶段的材料、设备、构件等物资的标识、搬运、贮存和保护进行控制,对施工阶段和竣工投产交付期的防护按《施工组织设计》落实各项防护措施,发现违反规定的应督促整改。 - 13 -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项目部贯彻实施《监视和测量装置设备控制程序》,规定了对测量设备实行有效控制的职责和方法,以保证产品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符合规定要求所需的所有设备仪器的测量不确定度为已知,且与要求的测量能力一致。 1)项目部的工程部每年制定测量设备周期检定计划,按规定周期 组织将设备装置送计量部门校验,并保存校验记录及校验合格证。 当不存在校准基准时,应记录校准的依据。 2)当测量设备长期停用后初次使用时应进行检定并保存记录。 3)测量设备的存放场所应符合设备对环境的要求,由使用人定期维护、保养,对设备的完好负责。 4)对使用外部提供的装置(包括租赁、借用等)时应获得该测量设备的校验合格证复印件,并做好记录。 5)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测量设备未进行校准(包括超出校验周期)或处于失准状态时,应立即停止使用,组织有关人员对前一阶段的测量和监控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定,并视情况需要按《纠正和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要求采取纠正措施。 6)保持所有校准结果的记录和表明校准状态的标识。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监视和测量 项目部按照公司 ISO900 ISO1400 OHSMS 标准,执行对工程产品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监视和测量过程,并形成文件加以实施,确保符合规定的要求。 {注释 : OHSMS 是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它与 ISO9000和 ISO14000 等标准化管理体系一样被称为后工业化时代的管理方法 }。 产品、环境及安全监视和测量过程包括: 1)物资进货检验、 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检验、工程竣工交付检验及验收;污水的监测、噪声的监测、固体废弃物的监控、资源能源的消耗;工程施工安全的监视、员工健康的监控等; 2)产品特性的检验、测量和试验、环境管理的绩效监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绩 效监测; - 14 - 3)通过《施工工程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环境监测控制程序》、《职业健康安全 监测和测量控制程序》、《竣工初验和竣工验收控制程序》和《监视和测量装置设备控制程序》,以及相关的工作文件,对 公司的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特殊过程、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事故、职业病、事 件(包括未遂过失)和其他不良的环境、 OHSMS 绩效历史证据进行测量和监测,并对有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进行评价; 4)对工程产品、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检验、监控人员应予以授权; 5)当产品需要紧急放行时,需经有关授权人确认,适当时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策划的安排已圆满完成之前,不能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 6)保存检验、测量、试验的记录。 不合格品 /不符合的控制 按照公司制订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环境违章控制程序》、《职业健康安全不符合控制程序》、《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程序》,以及《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对不合格品、环境及安全事故处置的职责权限和处置方法进行了规定,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及减少、避免环境、安全事故的损失。 1) 不合格品 /不符合包括:不合格物资、施工安装验收不合格、交付后不合格品、各种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事件(包括未遂事件)、职业病等。 1) 不合格品 /不符合处置权限 不合格物资的处置由项目部负责; 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负责对一般不合格品进行鉴定和评审; 质安部、工程部、试验员、材料部对重大不合格品(工程)制订处理意见。 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对重复出现的一般不合格和重大不合格品(工程)评审处理意见 的审批。 项目部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记录和实施处理措施。 质安部负责组织调查环境违章原因,并对纠正或预防措施效果进行验证。 质安部负责对各单位不符合发出通知,并对纠正与预防效果进行验 - 15 - 证。 责任单位负责不符合原因调查与处理,制订纠正与预防措施并有效实施 3) 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包括:返工、返修、让步、报废等;不符合的处置方式包括:限期整改、行政 /经济处罚、索赔、追究责任等。 4) 对让步放行的不合格品需经授权人批准,适当时应经顾客批准; 5) 返工、返修后的产品,以及整改后的效果应重新验证; 6) 对 交付后的不合格品,由相关部门负责调查原因提出与不合格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适应的处置意见; 7) 保存不合格品、环境、安全事故处置的所有记录。 4 土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土建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 贯彻公司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技术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是指施工企业从施工活动准备到工程交付使用的全过程,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进行的各项组织工作和管理工作,根据公司的《施工技术管理手册》,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吸取我司 历来 承建 工程 的管理经验,严格执行公司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实施 ISO9002 质量保证体系,把 ISO9002 质量保证体系贯穿整个施工过程。 同时按照国家颁发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 2020,《建筑给水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 2020,《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 202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 2020,的要求贯穿到整个施工过程中去,做到优质、高效。 基本质量保证措施 A、 开工前,应做好图纸预审、会审工作,编制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落实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施工现场技术人员必须认真学习设计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 - 16 - 图按 规范施工,工人进场后均须对工人进行书面技术质量和安全交底,认真做好工程质量的验收评定工作,并做好验收评定记录。 B、 施工过程中,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 C、 结合工程特点,以技术进步推动工程创优,积极采用混凝土双掺技术、混凝土泵送技术、 911PUK 防水材料、 SBS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挤塑型聚苯乙烯保温隔热板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D、 施工过程由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对主要轴线、位置、标高、尺寸等进行复核校对,无误后,方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并应把复核结果和参加复 核人员名单记录施工日记中以备查阅。 E、 施工过程中,做好隐蔽工程验收工作,重点部位应由建设、监理、设计、质监单位参与并记录和整理有关资料。 F、 施工过程中,由质安员负责切实执行工人班组自检、互检和交接检,每道工序都要经过交接检合格,办理交接签证后方能交给下一道工序施工,不符合要求的返工,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 项目经理、专业工长、质安员进行经常性检查,及时消除隐患,继续落实分公司每月至少一次,公司每季一次对工程进行的全面质量安全、文明施工、防火等检查工作。 G、 认真进行原材料检验。 材料进场要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和质量证明文件 对其品种、标号、包装、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和合理堆放,并按监证取样送检规定做好抽样、送检工作;材料员、试验员加强对材料的原始资料收集。 各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及砂浆,认真确定设计配合比,配合比试验合格后,方可施工,并按规定制作试件。 - 17 - H、 加强材料管理。 建立工、料消耗台帐,实行“当日记载,月第记帐制度”,对高级装饰材料,实行“专人保管,限额领料,按时结算”制度。 I、 严格按照规范控制楼层标高和垂直度,模板安装完毕后,须经质量检查人员检查签名,办理上下工序交接手续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J、 加强工种间配合与衔接,在结构施工 中,水电等工种应密切配合,设专人检查预留孔洞、埋件等位置和楼板面的套管埋设,逐层跟上,不得遗漏,供水、供电和排水等工程,应遵循先室内后室外施工顺序,认真做好工种与工种及内部施工的衔接。 K、 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 QC 小组,积极开展创无质量通病工程活动,以创省市优良样板工程为目标,做好创优各项工作。 对结构的渗漏,墙面的爆灰空裂现象,镶贴饰面砖有 1/2 砖等质量通病进行攻关,并根据建监质( 1994)第 10 号文和粤建监字( 1995) 144 号文及广州市建委工程质量通病的三十条措施,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对质量通病进行攻 关,制定详细周密的计划,落实措施,杜绝质量通病的发生。 L、 工程竣工验收前把资料提前十天报送质监站,做好竣工验收工作。 工程交付使用后一年内,做好交工工程的回访工作。 M、 施工现场实行计算机管理,进行编制计划、文件往来、资料整理归档等。 N、 加强与建设、监理、设计等单位的联系,做好图纸会审记录及时处理图纸修改、整理工作,以取得第一手原始资料。 O、 加强对材料供应商的管理,严把材料质量关,凡进场的原材料、成品或半成品、构件、特殊材料均要有质量合格证或质量检查报告,并按规定要求进行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并对其品种规格、标牌、出厂 日期、数量等做好验收记录。 对钢材、 - 18 - 水泥、特殊材料必须分别按品种、规格、强度等级或标号进场日期进行分类堆放并做好钢材、水泥、特殊材料采购试验记录和保管工作。 及时收集各种资料,配合创优计划。 主要分项工程技术保证措施 静压预应力管桩质量保证措施 A、 施工前熟悉图纸,对操作人员进行工作培训及交底,对施工过程能力进行确认。 B、 量测压力表要送计量检测单位检测,在确保在检验有效期内使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保养,及时检修和定期标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