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内容摘要:

力的贫困户,通过创业实现脱贫。 从 2020 年起,实现产业扶贫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产业扶贫贷款规模占各项贷款比重逐年攀升,到 2020 年,计划累计投放产业扶贫信贷资金不低于 2 亿元。 (二)实施创业就业扶贫。 继续加大信贷支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残疾人、妇女以及因结构调整、过剩产能化解中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创业就业,帮助解决创业资金瓶颈问题。 大力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小微企业及服务业,积极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 “ 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 坚持 “ 扶贫先扶智 ” ,实施助学圆梦工程,在开展政策性的生源地助学贷款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扶助范围和延伸支持对象,做到政策性助学贷款和商业性教育贷款并举,打通教育扶贫推动多渠道就业的社会通道,阻断贫困现象代际相传。 从 2020 年起,每年新增创业就业扶贫贷款不低于 1000 万元,到 2020 年,确保累计投入创业就业扶贫信贷资金超过 5000 万元。 21 (三)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 紧紧抓住制约贫困地区发展 的基础设施落后问题,信贷资金重点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农田水利、能源电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发展后劲。 坚持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并重,支持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生态功能保护以及矿产、能源、旅游等资源开发项目,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扶贫成效。 从 2020 年起,持续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放,到 2020 年,累计投放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信贷资金超过 3000 万元。 (四)实施民生保障扶贫。 信贷资金加大支持新型城镇化、工业园区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和美丽乡 村建设等综合开发项目。 结合贫困地区易地搬迁工程,为符合条件的搬迁户提供建房、生产、创业贷款支持;支持贫困户危房改造,帮助改善居住环境,发挥滞后薄弱领域的金融保障作用。 到 2020 年,注入民生保障工程的扶贫信贷资金总量超过 3000 万元,金融支撑改善民生保障的主力军地位进一步凸显。 (五)实施普惠金融扶贫。 依托贫困村两委、特约商户、农村社区超市等固定场所,加大电子机具布放,为贫困村农村居民提供消费、转账、查询和小额取款等基础性金融服务,实现贫困村金融服务 “ 村村通 ” ,打通金融服务 “ 最后一公里 ”。 加大金融知 识和产品宣传普及力度,触角延伸到村到户,让广大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共享均等化金融服务。 五、实施步骤 22 (一)组织动员阶段。 根据扶贫开发任务和目标,在 2020 年一季度之前,要对扶贫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实施步骤及措施等进行周密规划、逐级部署,制定实施方案,成立组织,落实责任。 总行在二月份制定出台 “ 十三五期间金融扶贫规划及实施方案 ” ,召开扶贫工作动员会议,开展扶贫专题培训。 (二)摸底建档阶段。 2020 年 6 月底之前,必须对已建档立卡的扶贫开发类贫困户逐户上门开展摸底调查,对符合贷款基本条件的贫困 户全面建立授信档案,对有效信贷需求及时给予授信和用信。 20202020 年期间,与当地扶贫办建立协作联动机制,及时掌握贫困户脱贫、返贫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对脱贫户继续给予有效信贷支持,对返贫户要及时跟进、分析成因、精准施策、精准扶持。 (三)全面推进阶段。 重点围绕产业扶贫、创业就业扶贫、基础建设扶贫、民生保障扶贫和普惠金融扶贫五大项目,加大与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接,加大与扶贫开发重点项目、政策配套扶贫资金和扶贫优惠政策的对接,制定和落实扶贫金融需求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确保扶贫对象精准、资金使用精准 、措施到户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四)巩固提升阶段。 根据县委县政府 “ 一年脱贫攻坚,四年巩固提升 ” 的实施路径,对 2020 年金融扶贫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拾遗补缺,扎实做好 20172020 年巩固提升阶段各项工作,对已经脱贫的农户,在一定时期内继续享受扶贫相关政策,避免出现边脱贫、边返贫现象;对已经出列的贫困村,原有的扶贫政策保持不变,确保脱 23 贫农户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出列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力争做到金融扶贫全覆盖、服务能力全提升、服务功能全方位。 六、工作措施及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 坚 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金融扶贫既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农商银行立足农村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机遇。 因此,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勇于争当 “ 三严三实 ” 和 “ 四个自觉 ” 模范,以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措施、更务实的作风,全力以赴推动脱贫攻坚;要聚焦精准扶贫脱贫,谋划工作思路,倾斜资源配置,加大信贷投入,扎实做好金融扶贫工作,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为全面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卓有成效开展,总行成立以党委书记、董事长为组长的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党委成员为 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统筹部署全行金融扶贫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信贷管理部),负责制定扶贫规划、实施方案、对外联络和日常管理服务等工作。 同时,总行建立领导班子成员和职能部门联系点制度(附件),督促联系点支行贯彻落实扶贫规划和方案的实施。 各支行必须高度重视,相应成立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支行行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三)强化多方合作。 加强与乡镇党委政府的合作与联动,围绕地方政府扶贫开发主导作用,扎实做好金融扶贫工作;加大与地方政府代 发、代管资金业务的合作,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资金、扶贫专项资 24 金存放本行,增强扶贫资金综合实力。 大力推广运用银村合作、银保合作、银政合作等,加强与政策性担保机构、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合作,拓展 “ 小微企业+贫困户 ” 、 “ 涉农企业+贫困户 ” 等金融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早日脱贫。 主动向当地人民银行申请扶贫再贷款、支农再贷款等政策支持,为贫困户生产经营提供优惠的信贷资金。 (四)实施优惠政策。 围绕金融扶贫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出台 “ 金农 扶贫贷 ” 等信贷产品,实施“ 四优先、三优惠 ” 金融服务方案,即:优 先安排扶贫专项信贷资金、优先授信用信、优先享受 “ 金农 扶贫贷 ” 等产品服务、优先享受安徽农金电子银行特色业务,贷款利率优惠、担保方式优惠、授信服务优惠。 进一步简化贷款手续,优化办贷流程,打通绿色通道,实行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确保流程化作业、规范化办理、阳光化操作。 (五)加强考核约束。 建立金融扶贫监测考核机制,发挥考核导向作用,坚持尽职免责、失职问责,做到奖惩结合。 要加强金融扶贫工作的统筹调度、监测分析和督促落实,实行 “ 月监测、季通报、年考核 ” 评价机制,做到时时清、事事清、人人 清。 从 2020 年起,总行将把各支行金融扶贫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经营管理综合评价和高管履职考评范畴,对扶贫贷款发放规模大、扶贫精准创新有特色、金融服务覆盖面广、金融扶贫综合效益好的支行进行专项表彰,反之则严肃问责。 (六)健全保障措施。 强化协作联动,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 25 人民银行、监管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及时解决推进过程中的各类问题。 强化组织推动,认真做好组织动员、业务培训等工作,要根据省联社扶贫培训内容和要求,组织本行培训,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强化监督管理,加大对金融扶贫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到位。 强化政策宣传,积极配合政府及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加大金融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广大贫困地区金融知识的普及,营造浓厚的扶贫攻坚氛围,促进金融扶贫政策精准落地。 各支行要立足本地实际,结合本方案,抓紧落实,确保金融扶贫工作深入开展、取得实效。 县政府班子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2020 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县政府领导班子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依法全面履职,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把反腐倡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经济社会发展和党风廉政建设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全力以赴促发展、稳增长,经济实现持续较快发展。 一年来,县政府领导班子围绕年度目标,积极主动厘思路、谋良策、抓重点、促落实,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4 亿元,同比增长 10%。 规模工业增加值 130 亿元,增长 13%;固定资产投资 245 亿元,增长 13%;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亿元,增 26 长 %;财政收入 亿元,增长 8%;地方财政收入 16 亿元,增长 %。 规模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三大经济指标总量分别位居 二类县第 1 位、第 2 位、第 4 位。 实现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理士电源进入 “ 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 ”。 我县入围全国最具发展潜力百强县(市)榜单位列 48 位、全国县域经济创新力 50 强榜单第 29 位。 重点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完善促发展政策。 研究制定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 “ 调转促 ” 行动计划等政策性文件,推进结构优化、产业升级。 工业提质增效。 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2 家,总数达 266 家。 理士电源和皖雪食品分别进入安徽省民营企业百强榜单和制造业企业 50 强榜单。 新增 4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3家国家知识产 权优势企业。 广博机电、汇邦小贷公司在全国新三板股转中心公开挂牌,美信铝业等 5 家企业在安徽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成功挂牌。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 粮食生产实现 “ 十二连增 ” ,产量达 108万吨;小麦单产 511 公斤,连续三年超千斤。 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6 家、家庭农场 581 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 120 多家。 美好乡村加快建设,示范村增至 24 个。 小农水重点县、小型水利改造提升等水利项目扎实推进。 完成 “ 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 ” 和市创建绿化模范城市任务,植树造林 2 万亩,建成森林长廊示范段 30 公里。 服务业质量提升。 服务业完成增加值 70 亿元 ,增长 %,新增 4 家规上企业。 阿里巴巴村淘项目入驻濉溪,首批 45 个农村淘宝村服务站建设运营,濉溪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建成,农村淘宝项目濉溪服 27 务中心建成运营,京东中国特色 濉溪馆即将开馆。 福田辰茂酒店建成营业,濉溪大市场、超快物流加快推进。 新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31 家,全县达 101 家,我县在全省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推进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二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研究出台支持产业发展、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等文件,优化招商思路,提升服务环境,促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全年引进规模项目27 个,利用外资 亿美元,增长 %,一批重大工业项目落地建设。 全县 171 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亿元,华中天力铝业、博盛新材料、金鸿盛电器等一批产业项目主体竣工或试产,淮六路、泗永路、南双路等大修工程竣工通车,淮六路连接线、濉漆路北段、南坪船闸等项目加快建设。 三是提升县城规划建管水平。 研究出台 “ 三城同创 ” 三年行动计划,实施 “ 安居、畅通、增绿、惠民、街巷改造、管理提升 ” 六大工程,争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县城、全省卫生县城。 完成县城总规、 6 个组团控制性详规和 6 项专业规划编制。 完成征收房屋面积 64 万平方米。 碱河路铁路立交桥已完工,县医院门诊综合大楼、县体育场塑胶运动场地加快建设。 濉河公园延伸段景观工程建成开放,乾隆湖北岸景观工程加快建设。 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交通秩序等综合整治,城乡综合环境显著提升。 四是创新投融资体制。 依托县建投公司与徽商银行共同成立濉溪徽银城镇化一号基金,主要用于棚户区改造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推广 PPP 合作模式,通过公开招投标,引入央企中冶十七集团,建设 3 个棚户区改造和濉溪二中新校区、 5 条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 发挥财政资金杠杆引导作 28 用,积极与海通证券、招商证券等投资机构合作,设 立产业投资引导基金。 计划到 2020 年,各类产业投资引导基金融资规模达到 30 亿元。 二、全心全意保民生、促和谐,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扎实实施民生工程。 全面完成 30 项民生工程任务,城乡居民低保等 9 个项目实施提标,全省最大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孙疃大田水厂建成使用,改造农村危房 1300 户,建成安置房 3123 套、公租房 51 套。 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23062 元、9916 元,分别增长 %、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全年减贫人数 4300 多人。 依托小老板培育工 程,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增城镇就业 16719 人。 新增私营企业 1120 户、个体工商户 5575 户。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全民医保参合人数达 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 万人。 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争创职业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工作通过省政府评估。 新增发明专利申请 475 件,其中专利授权 42 件。 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入推进。 我县在全省新农合医疗绩效评价中获得第一。 依法推进社会治理。 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强化。 人口计生工作得到加强,单独政策积极落实。 “ 法治濉溪 ” 和 “ 平安濉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