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医院输血科制度及职责内容摘要:

下棋、打牌或其它娱乐活动。 七、取血者或病员有意见应向有关领导提出,不准在工作区中吵闹,一切医疗设备非操作人员不得乱动。 八、工作间严禁吸烟,不准乱用电 炉子和酒精炉,保管爱护好配备的各种消防器材。 九、发现形迹可疑的人,可疑的事或火警隐患,都有责任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十、决不允许无关人员进入工作间。 13 试剂的认购与入库领用制度 一、按本科的工作计划及时与设备科订购一定量的试剂,提前预约登记,领取与科主任验收入库。 二、领取试剂时,要注意试剂的质量,标签密封如何,试剂的颜色、透明度、批号、失效期,有无缺损破漏。 三、如果试验结果出现偏离预定性能的范围。 试剂检查的结果应记录下来,内容包括 所做试验名称、结果、进行的时间和日期以及采用何种方法。 四、要按试剂说明书规定的适宜条件下贮存使用试剂,每批新试剂在常规应用于献血员或病人的试验之前须做质量控制试验。 做好质控记录,积极参加国家及省内质控评比。 五、应禁止在使用试剂的区域吸烟、吃东西和饮水,以防污染。 六、检查 不同厂家不同批次试剂,可利用质控手段做试验、比对,如发现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的产品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汇报。 七、 应先使用生产日期最靠前的试剂 ,试剂供应不足时,要及时与设备科取得联系。 14 15 治安保卫制度 科内成立治保小组,具体抓治保工作。 义务安全员、义务消防员,要 有责任心、安全意识 强。 安全保卫有措施,管理有记录。 对易燃、易爆、剧毒、麻醉药品按有关规定执行。 遇到电源等引起的火灾。 有应急措施及时通知有关单位。 对消防器材,妥善管理,全科同志均会使用。 16 安全保卫措施 严格遵守治安保卫制度。 治保物品定期检查,及时维修。 对易燃、易爆、剧毒等药品单独存放,固定人员领取并妥善保管。 对科内贵重器械,使用时严格按操作规程,避免损坏,非本科人员不得进入工作间。 在科室工作室工作期间,对 患者 或家属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如遇无理取闹或不听劝取者,并造成 财产损伤或人身事故者,及时报告有关部门领导及保卫科值班人员。 17 安全教育 通过组织全科人员进行法律学习,普法教育,提高职工的法律意识,把安全工作认真抓起,对贵重仪器专人保管,严格操作规程,严防人身器件事故的发生,下班于交班前检查电器及门窗是否关闭完好,做好医疗器械的检查工作,建立登记,随时检查记录并专人负责管理。 上班时不得在工作间吸烟、打闹。 一切医疗设备非操作人员不能乱动,不得与取血者或病员发生争执、吵闹,如遇问题应及时向有关领导反映解决。 发现可疑的人或事,都有责任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报告处理,遇到火灾要及时保护贵重仪器切断电源,转移现场。 决不允许无关人员进入工作间。 18 输血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布局合理,应有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各区设置合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二、输血科工作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无菌观念。 三、进入输血科的血液,试剂必须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 四、必须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和操作。 五、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每日清洁桌面、台面、地面,用消毒 液擦 12 次,被血液污染 时应用高效消毒 办法处理 六、储血冰箱应专用于储存血液及血液成份,定期清洁和消毒,防止污染。 七、血库内灭菌的医疗器械及无菌物品,每周消毒更换 2 次,并注明日期。 八、加强自身防护,工作时应戴口罩、帽子、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立即洗手。 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刺伤,应及时清洗、消毒处理;如发生 HIV 职业暴露,应按要求及时上报、处理。 九、提高自身免疫力,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定期检查乙肝病毒抗体水平。 十、废弃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须分类收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医用垃圾集中处置,与 回收人员作好双向签字。 19 发 血 制 度 一、工作人员要衣貌整齐,保持室内清洁;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设有用血专线电话。 二、发放全血和成分血要依照先陈后新的原则,任何人不得到库内选血,否则,造成血液浪费的,追究其责任。 三、发血者与取血者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诊号 /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实验结果,以及 血液 外观等准确无误后,双方签字方可发出。 四、取血者应是本院医护人员,其他人员不能领取,否则,发血人员有权拒发。 五、全血和成分血发出后,原则上不予退回。 六、血液发出后,受血者 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与 26℃冰箱内至少 7 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20 血液保存制度 一、科(室)工作人员验收合格的血液, 经微机条码扫描后 ,按不同品种、血型、规格和日期(或有效期),分别于专用冰箱内储存,经办人签名和签署入库时间。 二、全血和成分血要在保证完好的冰箱内储存,严禁混放其 它 物品,储血冰箱要清洁,每周至少消毒一次,每月进行空气培养一次。 三、全血和成分血要依据其适宜温度条件储存,工作人员要作好温度记录,每 4 小时记录一次;当储血冰箱的温度自动控制记录和报警装置发出警报时,要立即检查原因, 及时解决并记录。 21 血液质量监测制度 一、科(室)人员验收血液时,要认真检查血袋包装,内容包括:菏泽市中心血站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献血者的姓名(或条形码)、血型,血液品种,采血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或条形码),储存条件。 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后签收。 二、科(室)工作人员接收血液时,检查完毕应立即分类存入冰箱;血液外界停留不得超过半小时,血液要轻拿轻放,切忌粗暴扔摔等动作。 三、全血和成分血在专用冰箱内储存,实行 24 小时监测记录,一般每 4 小时记录一次;如发 现温度异常或报警时,查明原因并作相应处理和登记。 四、发放血液时,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 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血袋有破损、漏血。 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血浆呈重度乳糜状或暗灰色。 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过期或其它须查证的情况。 五、科(室) 发血单应双签字,字迹应清楚。 保存期为 10 年。 22 血液报废制度 一、凡报废血液,应单独另外存放,并有明显的标识。 二、建立报 废血液登记薄,写明报废原因,并有经办人签字。 三、建立差错事故登记薄。 凡验错血型,配错血、发错血以及其它由于个人操作错误造成血液报废,甚至给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应立即上报科(室),科室依据情节轻重上报医务科以及分管院长,酌情处理。 23 输血反应处理制度 一、科(室)工作人员高度重视输血不良反应以及其将带来的不良后果。 二、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道,及时抢救,并做以下检查。 核对 发血单 、血袋标签、交叉配 血 实验记录。 核对受 血者及供血者 ABO 血型、 RH( D)血型。 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检测 ABO 血型、 RH( 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实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容试验)。 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红蛋白含量。 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血红蛋白含量,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进一步鉴定。 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 57 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24 七查七对制度 七查 病 人姓名、性别、年龄 病人的科室、病室、床号 病人的住院号 病人的血型 需输血液制品种类 输血量 取血科室 七对 献血者血型 献血者编号 发放血液制品种类 发放血液用量 血液外观检查 采血日期 有效日期 25 输血科、血库工作制度 一、输血科、血库要合理应用血液资源,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杜绝不必要输血,保证患者用血安全。 二、专 业技术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学历,并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经输血专业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临术输血实验室负责人应经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 三、工作人员应具有高尚的医德和高度的责任心,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认真履行各级各类岗位职责。 四、工作时着装整洁,佩带胸卡,言行举止礼貌文明。 五、尊重领导,服从安排,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各项工作。 六、工作区保持安静、整洁,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不得在工作区办理无关事宜。 七、根据治疗要求制定用血计划,提前预约并做记录,及时 反馈供血服务信息。 八、适量储血,既要保证医疗需要又要避免储存过多导致延长周转期或过期报废。 九、保证急诊和常规用血,按临床要求及时发放血液品种。 急救储血按常规用量的 10%储备。 十、负责临床输血技术的咨询和指导,及时收集临床用血信息并进行反馈。 十一、定期召开科会、科务会,定期组织业务学习。 十二、认真履行值班职责及交接班制度。 26 输血实验室工作制度 一、保证临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