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水处理方案、含铬废水处理内容摘要:

工艺流程说明 工业废水 主要以含铬废水为主 ,采用成熟的工艺为物化。 生 活废水采用成熟的 SBR 工艺。 综合调节池 反应池 2 反应池 4 反应池 1 反应池 3 中间水池 活性炭过滤器 清水池 出水达标排放 NaOH 污泥干化池 1 固废公司收集 P1 Px 含铬废水 pH 仪 重捕剂 PAM P2 P3 生活废水 格栅 调节池 SBR 反应池 清水池 出水达标排放 风机 污泥干化池 2 消毒水 P4 P5 空气管线 污泥管线 污水管线 泵 固废公司收集 7 含有 三 价铬的钝化水 进入综合调节池 ,调节池 进行预曝气 主要起到调节水量和均化水质的作用。 废水由泵 ( P1) 提升进入反应 池一 ,由 pH 控制器 的显示数据进行碱的投加, 调节废水至碱性, 在反应池二中 投加 DTCR,将重金属离子捕捉沉淀,反应池三内加 PAM 进行混凝絮凝反应。 流经反应池四, 出水自流进入 中间水池 , 进行静止沉淀, 从而使固、液得以分离。 上层清液经泵 ( P2) 提升进入活性碳过滤器,去除细小悬浮颗粒,起到降低色度, COD 的作用。 出水流入清水池,用 pH 控制器检测出水 pH 值是否达标,如碱度过高,用酸 反调,然后达标排放。 生活废水先进入格栅,再自流 到调节池,再用泵( P4)进入 SBR 反应池,在自流进清水池加入消毒水 然后达标排放。 污泥流程 工业废水中 工艺流程中 泥渣量主要来自于中间水池,用污泥泵 ( P3) 将 污泥抽入污泥干化池 1 进行进一步泥水分离 ,分离出的水回流到综合调节池。 池内的 污泥属 危废 , 由有资质的固废公司收集。 生活废水系统中 SBR 的泥渣用污泥泵 ( P5) 抽入 污泥干化池 2 进行进一步泥水分离 ,分离出的水回流到调节池。 池内的污泥外运处置。 工艺特点 该 生产废水 工艺路线主体采用物化工艺,根据该厂废水量少 的特点, 采用间歇式处理,是一套具有能耗低、管理简便、运行可靠、确保稳定达标等诸多优点的污水处理工艺。 生活废水工艺路线主体采用 SBR 工艺, 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 应推动力增大,效率提高,池内厌氧、好氧处于交替状态,净化效果好。 运行效果稳定,污水在理想的静止状态下沉淀,需要时间短、效率高,出水水质好。 耐冲击负荷,池内有滞留的处理水,对污水有稀释、缓冲作用,有效抵抗水量和有机污物的冲击 等优点。 8 第 四 章 工程设计说明 调节池 调节池 内设置 曝气系统, 用调节池 均衡来水水质水量。 调节池设置一座,池 子 设置提升泵 ( P1泵)两台。 调节池 1 座 (企业原有) 结构型式 砖混 主体尺寸 LBH= 2020 2020 2020mm 有效水深 总 容 积 8m3 有效容积 调节时间 5~6h 泵( P1) 2 台 设备型号 25JYF8 流 量 5m3/h 扬 程 8mH2O 功 率 材 质 不锈钢 运行方式 1 用 1 备 反应 池 一 反应 池 一 的作用是 调节废水至碱性。 反应 池 一 设置一座,池内设置加药装置 一 套。 反应 池 一 1 座 (企业原有) 结构型式 砖混 主体尺寸 LBH= 1000 1000 2020mm 有效水深 总 容 积 有效容积 反应 时间 9 加药装置 1 套 (企业原有) 空气系统 1 套 pH 仪 1 套 反应池二 反应池二的作用是 捕集重金属离子。 反应池二设置一座,池内设置加药装置一套。 反应 池 二 1 座 (企业原有) 结构型式 砖混 主体尺寸 LBH= 1000 1000 2020mm 有效水深 总 容 积 有效容积 反应 时间 加药装置 1 套(企业原有) 反应池三 反应池三的作用是 进行絮凝沉淀反应。 反应池三设置一座,池内设置加药装置一套。 反应 池 三 1 座 (企业原有) 结构型式 砖混 主体尺寸 LBH= 1000 1000 2020mm 有效水深 总 容 积 有效容积 反应 时间 加药装置 1 套(企业原有) 反应池四 反应池四是 原有的。 反应 池 四 1 座 (企业原有) 结构型式 砖混 主体尺寸 LBH= 1000 1000 2020mm 10 有效水深 总 容 积 有效容积 反应 时间 中间水池 中间水池的作用是进行静止沉淀。 中间水池设置一座。 中间水池 1 座 (企业原有) 结构型式 砖混 主体尺寸 LBH= 2020 2020 2020mm 有效水深 总 容 积 有效容积 反应 时间 泵( P3) 1 台 活性碳过滤器 活性碳过滤器的作用是去除细小悬浮物,降低 COD。 活性碳过滤器 1 座 (含填料) 结构型式 玻璃钢 主体尺寸 φ =, H= 泵( P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