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某学院学生公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内容摘要:

) t― 每天工作班数( 取 2) 所以 :Q2 ( 260 60 ) /( 2 8 3600) 施工用水量( Q3)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用水量与消防用水量相比, 可忽略不计。 消防用水量( Q4) :根据施工现场面积小于 25hm2, 则查表得 Q3 取 10L/s。 施工总用水量( Q) :由于工地面积小于 5h2, 且 Q1+Q2 +Q3< Q4, 所以, 施工总用水 量 Q Q4 10L/s 管径计算 : 要满足施工需要, 需提供主管管径φ 100 的自来水水源作为施工用水水源, 并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引至各部位, 具体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楼层引 2 根φ 40 钢管作为各楼层施工用水的垂直供水线路, 形成循环用水。 各楼层设 2 个 40mm 阀门, 用胶皮管接至使用地点。 另外每层设 1 个φ 40 的消火栓备用。 生活与消防用一根主管,接出支管做生产用水,消防用水时关掉生产用水阀门。 施工用电计算 根据现场设备总用量的数量及额定功率 ( kW),配置总配电箱 1 台,分配电箱 4 台,开关箱数 10 台,达到一机一闸配电系统,达到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全部采用五芯电缆。 P:用电设备总需容量( kVA) P1:电动机额定功率( kW) P2:电焊机的额定容量( kVA) P3:照明容量( kW) 取 20kW K1 . K2 . K3 为需要系数 :取 K1 , K2 , K3。 COSα 电动机的平均功率因数 :取 COSα P K1 P1/ COSα + K2∑ P2 + K3∑ P3 +156+20 +78+16 kVA 电流计算 Sc KdSe Ic Sc/( √ 3 380) Sc:计算容量( kVA) 为 Se:额定容量( kVA) Kd:需用系数, 取 Ic:计算电流( A) 所以 S Ic ( √ 3 380) 因此,总配电箱整定电流为 400A,分配电箱 [250400( A) ]。 现场设一台315kVA 变电设备即可满足施工用电。 根据现场用电与照明要求, 用电缆线敷设至各用电部位。 平面布置及临时设施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经现场初步勘察悉知, 场内施工用地较为狭窄, 材料应尽量靠近现场布置, 施工场地内的通道全部硬化。 根据本工程现场上述特点, 在施工总平面的布置上, 力求科学合理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间,以满足各阶段的施工要求,并使场容按“ 市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优秀工地” 标准实施,为此施工总平面布置将从基础设施、机械布置、现场用电、用水、道路、材料堆放及施工平面管理几个方面来规划。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主要 有办公室、会议室、材料库等, 具体安排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办公区、会议室办公区、会议室采用彩板房。 围墙采用彩钢板围墙,另根据建设单位要求的位置施工永久围墙。 加工设施 加工设施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 顶棚采用石棉瓦。 4 材料堆场 材料堆场主要考虑钢筋及周转材料。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现场主要材料为钢筋及模板。 钢筋、模板按要求架高堆放,砂子、石子四周要砌挡墙围挡,砖摆放整齐, 各类材料分别挂牌标识清楚。 所有材料堆场均应做到排水畅通、利于堆置。 5 宿舍 根据建设单位指定的区域安排。 机械布置 根据本工程平 面尺寸及位置,设置 2 台混凝土泵车,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施工道路 整个施工现场以建设单位所定的施工范围为界, 场地全部用 80 厚 C20 混凝土硬化。 施工现场总平面管理 平面管理总则 施工现场总平面的规划与使用, 严格执行统一管理的原则。 根据进度计划安排的施工内容实施动态管理,并设置专人进行规划、协调, 成立文明施工小组进行督促。 各配属队伍进场后的场地使用, 均应遵守现场文明施工的各项规定。 施工总平面布置, 以充分保障阶段性施工重点。 保证施工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为目的,在工程施工前,制定详细的机具使用、进退场计划 、主材及周转材料的生产、加工、堆放、运输计划,各工种施工队伍进退厂调整计划, 制定以上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 具体措施, 以指令性、指导性相结合的方法, 严格依照执行标准, 奖罚条例, 实现施工平面的科学、文明管理。 平面管理体系 项目经理负责总平面的使用管理,现场实施总平面使用调度会制度,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及施工需要对总平面的使用进行协调与调整, 总平面使用的日常管理安全员负责。 平面管理计划的制定 施工平面科学管理的关键是科学的规划和周密详细的具体计划, 在工程进度网络计划的基础上形成主材、机械、劳动力的进退 场。 以确保工程进度, 充分均衡的利用平面为目标,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平面管理实施计划,同是将该计划输入电脑, 进行动态调控管理。 平面管理计划的实施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的适时调整情况, 分阶段发布平面管理实施计划, 包含时间计划表、责任人、执行标准、奖罚标准, 以充分保障阶段性施工,保证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 计划执行中,不定期召开调度会, 经充分协调研究后, 发布计划调整书。 安全员负责检查和监督, 确保平面计划的实施。 基础施工阶段重点保证项目 :场区内外卫生、安全用电、场内道路有序安排使用、 排水系统通畅。 施工现场的总平面布置, 应不折不扣的按总平面布置进行规划和使用, 按济南市有关具体要求, 对现场、临舍、材料堆放、安全设施防护、场容管理等诸项内容, 由专职管理员对施工现场实施动态管理, 加快场地周转利用率, 使工地形成场容整洁、道 路畅通、井然有序的作业环境。 出入口均设有门闸,并在非工作时间关闭,均设有警卫看守。 临时设施 按平面规划, 搭设临时设施( 现场办公室、食堂、小型工具库、浴厕、模板加工区、钢筋加工区、材料仓库等)总面积 480m2,详见施工临时设施一览表 见表 54。 临时用地表 表 54 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 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方法 工程测量放线 平面与高程控制网的测定 :基础开挖前, 认真做好轴线标定,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网坐标和高程基准点进行坐标反算, 现场实测得出轴线的位置。 再确定本工程的轴线控制桩,作为今后楼层放线的控制依据, 轴线控制桩要便于观测保存。 该工程平面控制分单元布设成“十”字形主轴线, 在距施工场地较远处, 布设一条高精度基线( 控制桩) 后, 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采用极坐标法或交会法等测设控制线。 在布放基线、主轴线与各控制网点时, 选用苏州 J2JDA激光经纬 仪和 S1 自动安平水准仪。 距离往返丈量相对精度不小于 1/20200; 测水平角或延长线时均采用正倒镜测回法观测, 取其平均值。 在高程控制中采取两次仪器高及转点时归零等测法,保证精度,测角值中误差控制在 10S 以内,高程闭合差应控制在2mm。 轴线及竖直方向测定 :为保证相对位置及细部轴线正确性, 从基础开挖至轴线传递均由经纬仪进行引测。 轴线传递采用逐层投点法, 即当楼板( 或底板)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 架设经纬仪, 采用苏州 J2JDA 激光经纬仪于控制线的控制点上,后视相应的基准目标, 将控制线测放在楼面上 ,由木工弹线标明。 根据楼面上测得的“十”字控制线, 可放出建筑物各细部, 弹出墨线,以检查下层墙柱尺寸是否正确, 垂直度是否 满足精度要求, 并作为该层支模、扎筋依据。 2 标高传递可用钢尺沿竖直方向向上测量至施工层。 测量前,应用水准仪根据177。 水平线,在各传递点处准确测出相同的起始标高线做好水平标记, 标高传递点应不少于 4 处, 传递误差控制在177。 3mm 以内, 应注意拉力、温度影响。 3 根据《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 建筑轴线位置位移不大于 10mm, 标高每层允许偏差不大于177。 15mm, 施工过 程中, 通过精确进行垂直度控制、从而达到总体控制的目的。 为确保精度, 现场水平距离测量时, 钢尺使用要统一, 并经过检测合格,同时须贴上检测标签, 否则不得使用。 钢尺要严格水平, 拉力一致, 钢尺读数时, 要从不同起点、终点多次读数,取平均值。 垂直度复核控制, 从外墙面阳角处作控制线, 距阳角 300~ 200mm 做复核控制线, 待模板拆除后用经纬仪向上引测, 弹 上复核控制线, 从而确保垂直精度, 达到总体控制的目的。 基础施工 本工程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基础施工顺序为 :人工清槽→ 验槽→ 1000mm 厚 3:7 灰土→ 验收→ 垫层→ 清理→ 投点放线→ 模板支设→ 钢筋绑扎、预留、预埋→ 验收→ 混凝土灌筑→ 养护→ 投点放线→ 柱绑筋、预埋→ 砖砌体→ 验收→ 模板→混凝土浇筑→ 验收→ 回填土 基础主要分项施工方法 土方工程 本工程基坑土方以机械大开挖为主, 局部人工清理。 开挖机械选用 2 台反铲式挖掘机,型号为 WY80,配备 4 辆斯泰尔运输车运至建设单位指定地点。 开挖时测量放线人员及清底人员紧跟其后,保证开挖准确和基底清理干净。 为保证地基不被扰动,要求机械开挖时槽底留出 20cm 的土层进 行人工清槽。 土方及时清理外运, 回填土存放在建设单位指定地点以备回运使用。 要合理控制开挖深度, 开挖周边土时速度稍慢,开挖中央土方时速度稍快。 开挖完后, 基坑周围不得堆放物品, 以减少基坑边缘的地面荷载。 保证土方开挖顺利进行的措施 现场设备用挖掘机一台, 配合施工抢进度。 设专人负责土方开挖、车辆, 保证挖掘顺序和车辆运输的合理性。 挖掘机严格遵守挖掘及行走路线, 以利生产和安全。 在出口处设置外出车辆清扫处, 设专人负责清洁, 给汽车覆盖棚布, 并负责清扫路面。 测量人员及时放线、定位, 密切配合。 现场 备足照明设施, 设专职电工 1 人, 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