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学科教学方案大全内容摘要:

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 5)经历把现实问题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合理地选择相应的形式描述数据,以及对数据作出分析和解释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 ( 6)在建 立数学概念、获得数学结论、发展数学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开展观察、猜想、实验、类比、归纳等活动,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对结论作出合理的、有说服力的说明与解释。 解决问题方面: ( 1)能从现实情境中提取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问题的结果,并进行解释和说明。 ( 2)能应用相关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解决比较简单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想法。 ( 3)能用量杯或自制的量具测量一些液体的多少。 ( 4)能选择恰当长度的 小棒搭三角形,能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能根据三角形的两个已知角求第三个角的度数,根据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或底角)求一个底角(或顶角)的度数。 ( 5)能判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能从生活中找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实例,能利用方格纸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 6)能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到指定位置,能灵活运用对称、平移、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 7)能用计算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说明所得的结论。 ( 8)能从生活中主动收集数据信息,能读懂有关媒体 中的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能设计简单统计活动,运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应的数据。 ( 9)学会并具有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展主体意识。 情感与态度方面: ( 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主动探索并发现数学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事实和数学内在联系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内容,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应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里的一些实际问题, 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与作用。 ( 3)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初步体验探索问题的科学方法,并初步形成科学地探索问题的意识与态度。 ( 4)能主动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的体验;能与他人合作交流,热心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有质疑和反思的意识;发现错误能主动改正。 ( 5)主动、认真地阅读一些数学知识背景资料,感受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四、本册教材重、难点 重点:解决问题的策略。 难点:平行四边形、三角 形和梯形的认识。 五、教学措施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应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 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六、课时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单元教学要求 教学措施 (一)《乘法》 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 6+机动 1 1.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笔算和口算方法 2.注意通过比较让学生获得进一步发展体验乘法的一些计算规律,进一让学生尝试计算 提高灵活计算的能力。 步掌握计算方法体验规律进行 简便计算 (二)《升和毫升》 认识容量和容量单位 升和毫升 5+机动 1 结合实例在具体比较中体验容量的含义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了解“升” 和“毫升”的实际意义,在具体操作中认识升和毫升间的进率 2.联系现实生活和加强操作,加深对升和毫升的认识 3.重视估计容量多少,发展空间观念 实践活动突出实践性,注意综合性 联系现实生活和加强操作 (三)《三角形》 5+机动 1 1.联系现实情景和实际操作认识三角形及其基本特征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认识并掌握 三角形的分类 3.让学生由特殊到一般探索、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 4.亲身感知并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性 5.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引导学生实际操作,具体感受所学图形,积累对其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的的感性认识,可以发展空间观念。 (四)《混合运算》 教学整数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6+机动 1 1.联系现实的问题情境和已有认识学习运算顺序 2.适当安排比较,引导学生切实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通过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举一反三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 2+机动 1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认识相应的图形及各部分名称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重视实践操作,发展空间观念 重视实践操作,发展空间观念 (六)《找规律》 通过观察、实践、思考找出事物里的一些数学规律,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数学思考 2+机动 1 1。 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方法找搭配现象中的规律 2。 引导学生通过直观表示找简单排列、组合问题中的规律 了解找规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掌握其中的规律 (七)《运算律》 教学乘法分配律及相应的简便运算 5+机动 1 1.引 导学生联系实际问题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 2.让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一些计算的简便算法 3.安排有效练习提高学生合理计算的能力 4.以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落实知识的综合应用 恰当的练习 让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 (八)《对称、平移和旋转》 4+机动 1 1.用折纸的方法认识和确定对称轴,学习画对称轴 2.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学会平移简单图形的方法 3.联系现实情景体验旋转和学会把方格纸上图形旋转 90176。 4.灵活应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让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 (九)《倍数和因数》 认识倍数和因数,2、5、3的倍数的特征,素数和合数。 7+机动 1 通过操作并依据乘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 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发现 5 的倍数的特征 采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发现 3 的倍数的特征 4.通过学生的活动和思考,认识素数和合数 通过自己的活动发展数学思考 通过综合性练习加深学生的认识和激发学生兴趣 (十)《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4+机动 1 1.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发现积、商变化规律的过程 2.逐步提高学习要求,发展学生学习水平 3.注意应用规律,加深有关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联系实际问题的背景理解 (十 一)《解决问题的策略》 3+机动 1 1.让学生用画图的策略探索解决图形实际问题的方法 2.让学生用画图的策略探索解决一般实际问题的方法 3。 在应用策略中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 感受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价值 (十二)《统计》 教学折线统计5+机动 1 1.选择适当题材让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 让学生联系具体问题 图 2.联系问题的需要和统计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3.在实践与综合应用中重视发展学生统计观念和统计能力 (十三)《用字母表示数》 4+机动 2 1.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字母表 示数 2.突出数学化过程,发展符号感 3.注意字母式子的简单运算 联系实际数量关系理解字母表示的数的实际含义 (十四)整理与复习 5+机动 3 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担任四( 2)班数学科任教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工作安排。 拟订了本学科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 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度。 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 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资源分析 (一)基本结构、内容体系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本册教材主要特点: 总体上看,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既注意体现新理念,又注意继承传统数学教育的内涵,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 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二)教学重点、难点: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有 33 名学生,男生 13,女生 20。 在经过了三年半的学习后,基本知 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 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有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少部分学生,由于知识脱节,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肤浅,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还可以,个别学生仍需继续辅导。 从学生习惯方面看,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不用直尺等许多学习习惯有待改 善。 还有个别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 四、教学方法设计: 深入教材,认真备课,定好单元计划,提前一周备课。 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侧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抓重点、难点、各个环节的突破。 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抓好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课堂 40分钟的利用,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 对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教科书掌握例题、习题之间联系,举一反三,灵活学习,真正地把知识学会。 精心设计作业,有层次,讲究目的性、科学性。 抓好后 进生的转化工作,耐心辅导,因材施教。 五、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数 学 教 学 进 度 表 周 时间 学科 数 学 备注 节 教学内容 1 1— 7 3 四则运算①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