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专线铁路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内容摘要:

,载荷误差不大于177。 1%。 浇注模型,型腔尺寸Φ 50mm 50mm。 游标卡尺,游标读数值。 试 件 试件尺寸Φ 50mm 50mm,各龄期试件数均不少于 3 个。 养生条件: 20℃177。 3℃, 65%177。 5% RH。 试验条件 试验温度: 23℃177。 2℃。 加载速率:。 试验步骤 将流动度、含气量调整合适的水泥沥青砂浆,注入 Φ 50 mm 50mm 的模型内,约 24h 左右 拆模,然后在指定温度、湿度条件下养生。 到达相 应 龄期 后,用石膏粉对砂浆试样的上表面进行处理,使其表面平滑。 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 底面 的直径,准确至 ,测量 3 次取其平均值。 将试样平放在试验机压板的中央,以规定的加载速率施加载荷。 按 1d、 7d、 28d 龄期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当压力达到最大值 P( N) 后停止加载。 抗压强度 σ= P( N) / 试样底面面积( mm2)。 检验结果 取同批次三个试件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取 三 位有效数)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精确到 ,即: 1 2 33    15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水泥沥青砂浆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试验设备 材料试验机,载荷误差不大于177。 1%。 浇注模型,型腔尺寸Φ 50mm 50mm。 游标卡尺,读数精度为。 百分表。 试 件 试件尺寸Φ 50mm 50mm,每组试件不少于 3 个。 养生条件: 20℃177。 3℃, 65%177。 5% RH。 试验条件 试验 温度: 23℃177。 2℃。 加载 速率:。 试验步骤 将流动度、含气量调整合适的水泥沥青砂浆,注入 Φ50mm 50mm 模型内, 约24h 左右拆模,然后在指定温度、湿度条件下养生。 到达 28d 龄期后,用石膏粉对试样上表面进行处理,使其表面平滑。 用游标卡尺 分别 测量试样 底 面的直径 和试样的高度 ,准确至 ,测量 三 次取其平均值。 将试样平放在试验机压板中央,以规定的加载速率加载至抗压强度 (约196N),然后立即卸载,卸载速率与加载速率相同,如此重复 4 次,然后以第 5 次的加载曲线的数据计算弹性模量,一般取加载曲线 3/4 抗压强度与最终抗压强度( )之间的曲线段进行计算,即: ()bahE ba  式中: E ― 试件的弹性模量。 16 h ― 试件的高度。 σa ― 试件加载曲线 3/4 的抗压强度。 σb ― 试件加载曲线最终抗压强度。 a ― 试验时第 5 次加载,加载曲线 3/4 抗压强度时试样的变形。 b ― 试验时第 5 次加载,加载曲线最终抗压强度时试样的变形。 检验结果 每组三个试件弹性模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弹性模量值, 精确到 1MPa,即 : 1 2 33E E EE  17 附 录 E (规范性附录) 水泥沥青砂浆材料分离度试验方法 试验设备 浇注模型,型腔尺寸Φ 50mm 50mm。 电 子比重 天平(附带孔的称量挂斗以及水槽),感量。 游标卡尺,读数精度为。 锯子。 夹钳台。 试 件 试件尺寸 : Φ 50mm 50mm,每组试件不少于 3 个。 试验条件 试验温度: 23℃177。 2℃。 试验步骤 制作φ 50 50mm 的砂浆试件,每组试件不少于 3 个。 打开电子 比重 天平预热, 将称量挂斗悬挂在电子比重天平下方,并使其浸泡在水槽中,水槽中的水要达到指定的位置。 约 22h 左 右拆模, 24h 时用游标卡尺量取试样两底面之间的距离,然后将其均分为上、下两等分,并分别用水将其表面润湿。 分别将试样上下两部分放进称量挂斗中,称取其在水中的质量 M 上 ,水 、 M 下 ,水 (每次称量水面均应达到相同指定位置);然后取出试样,用棉布将其表面拭干,达到表干状态,称取上、下两部分的表干质量 M 上 ,空 、 M 下 ,空。 由阿基米德浮力原理,可得上、下两部分试样的体积,然后结合表干状态的质量,可得上、下部分的单位体积质量: ,M= MM上 空上 空 上 水上 部 单 位 容 积 质 量 18 ,M= MM下 空下 空 下 水下 部 单 位 容 积 质 量 ( a) 根据称量结果,按下式计算材料分离度: 0 . 5 100 ( 下 部 单 位 容 积 质 量 上 部 单 位 容 积 质 量 )材 料 分 离 度 ( % ) = 上 下 部 平 均 单 位 容 积 质 量 试验结果 每组三个试件的材料分离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试样的材料分离度,精确至 %。 19 附 录 F (规范性附录) 水泥沥青砂浆膨胀率试验方法 试验设备 带刻度、 250mL 的量筒。 游标卡尺,读数精度为。 深度卡尺 , 读数精度为。 玻璃板。 试验条 件 试验温度: 23℃177。 2℃。 试验步骤 将量筒竖立在一个无冲击和无振动的 水平 面上。 测量量筒 内 径,准确至 ,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作为量筒的 内 径 D。 将流动度、空气含量合适的 水泥沥青砂浆 ,注入量筒,当砂浆表面与量筒 250mL刻度处重合时,停止加入。 在量筒上面加一块玻璃板,用游标卡尺(或深度卡尺)测量 水泥沥青砂浆 表面至玻璃板的深度 H0, 24h 后,再测量 水泥沥青砂浆 表面深度 H24,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根据测量结果,用下式计算其膨胀率: 0% H H D 224膨 胀 率 () = ( ) 式中: D - 量筒 内径 , mm。 H0 ― 初始深度, mm。 H24 ― 24h 后的深度, mm。 试验结果 每组三个试件膨胀率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试样的膨胀率 ,精确至 %。 20 附 录 G (规范性附录) 水泥沥青砂浆泛浆率试验方法 试验设备 聚乙烯袋:直径约 50mm,长为 500mm 以上。 移液 管。 容量为 1000mL 和 25mL 的玻璃量筒。 试验条件 试验温度: 23℃177。 2℃。 试验步骤 在 聚乙烯袋内 注入 约 20cm 高的水泥沥青砂浆,注意不要混入空气。 系住袋子上端 ,悬挂静置。 经 24h 后, 目测确认 是否有泛浆水。 如有泛浆水时,将试验用袋子放入装有 400mL 水的量筒( 1000mL)中,注意不要混入空气,使量筒中的水面与砂浆上面高度一致。 将此时的刻度减去 400mL,得出水泥沥青砂浆的容积 V( mL);用移液管取出砂浆表面的泛浆水,放入 25mL 的量筒中,测定水的体积 B( mL)。 按下式计算泛浆率: B(% ) 1 0 0V泛 浆 率 式中: B ― 24h 以后的泛浆水 , mL。 V ― 水泥沥青砂浆的容积, mL。 试验结果 每组三个试件的泛浆率算术平均值作为该试样的泛浆率 ,精确至 %。 21 附 录 H (规范性附录) 水泥沥青砂浆抗冻性试验方法 试验设备 浇注模型:型腔尺寸 100mm 100mm 400mm。 冻融循环试验机(- 18℃177。 2℃~ 5℃177。 2℃)。 橡胶试件盒。 动弹模量测定仪。 台秤,感量 1g。 试 件 试件尺寸: 100mm 100mm 400mm。 养生条件: 20℃177。 3℃, 65%177。 5% RH。 试验条件 每次冻融循环应在 2h~ 4h 内完成,其中用于融化的时间不得小于整个冻融时间的 1/4。 在冻结和融化终了时,试件中心温度应分别控制在 - 18℃177。 2℃和 5℃177。 2℃。 每块试件从 3℃降至 - 16℃所用的时间不得少于冻结时间的 1/2。 每块试件从 -16℃升至 3℃所用时间也不得少于整个融化时间的 1/2,试件内外的温差不宜超过 28℃。 冻结和融化之间的转换时间不宜超过 10min。 试验步骤 将流动度、含气量合适的 水泥沥青砂浆 浇注在 100mm 100mm 400mm 的模具中, 每组试件 3 块, 约 24h 左右拆模,然后在指定温度、湿度条件下养生 ;除制作冻 融试件外,尚应制备同样形状、尺寸、中心埋有热电偶的测温伴随试件。 测温伴随试件所用 水泥沥青砂浆 的抗冻性能应高于被测试件。 砂浆试件在到达 28d 龄期后开始冻融试验,试验前首先在砂浆试件的 100 400mm的 侧面分别画出横向、纵向的中心线,然后将砂浆试件浸泡在 20℃ 177。 2℃的水中(包括测温试件),浸泡时水面高出试件顶面 20mm,浸泡时间为 4d 后进行冻融试验。 22 浸泡完毕后,取出试件,用湿布擦除试样表面水分,称量试件初始质量 G0;用动弹模量测定仪测定砂浆试样的横向基频的初始值 f0,并对试件的外观进行必要的记录。 将试件 放入试件盒内,向试件盒中注入清水。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盒内水位高度始终保持高出试件顶面 3mm 左右。 将试件盒放入冻融箱内的试件架中。 测温伴随试件盒放在冻融箱的中心位置。 一般情况下每经 25 次冻融循环作应测量一次试件的横向基频 fn,测量前将试件表面浮渣清洗干净,擦去表面积水,并检查其外部损伤并称量试件的质量 Gn。 测完后,应迅速将试件掉头重新装入试件盒内并加入水,继续试验。 试件盒在冻融箱中的位置应固定,也可根据预先的计划转换试件盒的位置,以消除可能存在的温度影响。 试件的测量、称重及外观检查应尽量迅速,以免水 分 损失 ,待测试件需用湿布覆盖。 为保证试件的温度稳定均衡,当有一部分试件停冻被取出时,应另用其它试件填充空位。 如冻融循环因故中断, 试件应保持在冻结状态下,并最好能将试件保存在原容器内用冰块围住。 如无这一可能,则应将试件在潮湿状态下用防水材料包裹,加以密封,并存放在 - 18177。 2℃ 的冷冻室或冰箱中。 试件处在融解状态下的时间不宜超过两个冻融循环的时间。 特殊情况下,超过两个循环周期的次数,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只允许 1~ 2 次。 冻融达到以下 3 种情况之一时即可停止试验: ( a) 达到规定的冻融循环次数。 ( b) 相对动弹模量下降到 60%以下。 ( c) 质量损失率达 5%。 试件的相对动弹模量按下式计算: 100202 ffP n= 式中: P — 经 N 次冻融循环后试件的相对动弹模量,以 3 个试件平均值计算 , %。 f0 — 冻融循环试验前测得的试件横向基频初始值 , Hz。 fn — 经 N 次冻融循环后试件的横向基频 , Hz。 试件冻融后的质量损失率按下式计算: 10000  G GGW nn= 23 式中: Δ Wn ― 经 N 次冻融循环后试件质量损失率,以 3 个试件平均值计算 , %。 G0 ― 冻融循环试验前的试件质量 , kg。 Gn ― 经 N 次冻融循环后的试件质量 , kg。 试件 的 耐 久性系数按下式计算: Kn= P N/300 式中: Kn― 试件 的 耐久性系数。 N ― 中试件停止时的冻融循环次数。 P ― 经 N 次冻融循环后试件的相对动弹模量。 试验结果 水泥沥青砂浆 抗冻性试验结果应包括: ( a) 冻融循环次数。 ( b) 相对动弹模量。 ( c) 质量损失率。 ( d) 耐久性系数(参考值)。 24 附 录 I (规范性附录) 水泥沥青砂浆耐候性试验方法 试验设备 浇注模型:型腔尺寸 40mm 40mm 160mm。 氙灯老化 箱 : 光源: 6000W 水冷式管状氙灯。 试件与光源的距离: 35 cm~ 40cm。 稳定设备: CZ- 63 型磁饱和稳压器或其它稳压设备。 材料试验机,载荷误差不大于177。 1%。 试 件 试件尺寸 40mm 40mm 160mm。 养生条件: 20℃177。 3℃, 65%177。 5% RH。 试验条件 工作室空气温度 60℃177。 2℃。 相对湿度: 70%177。 5% RH。 模拟降雨周期:试样每照射 1h,降雨 9min。 试验步骤 将流动度、含气量合适的水泥沥青砂浆,注入 40mm 40mm 160mm 的模型中,一次成型 8 组试件,每组试样数为 3 个, 约 24h 左右拆模,然后在指定温度、湿度条件下养生。 试件标准养护 28d 后,将其中 4 组试件放入 氙灯老化 箱的试样架 上 ,按操作规程开动机器,按试验条件进行试验,照射时间为 500h。 同时将另外 4 组的对比试件继续置于 20℃ 177。 3℃ , 65% 177。 5% RH 的环境中进行标准养护。 当照射时间达到 0h、 100h、 300h、 500h 时,分别对被照射试件和同龄期未被照射的标准试件进行抗压试验,同时检查试件的外观变化情况。 按下式计算不同照射时间 水泥沥青砂浆 试件的相对抗压强度: 25 0 100%t  = 式中: t ― 不同照射时间被照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 MPa。 0 ― 相同时段标准养护试件的抗压强度值, MPa。  - 不同照射时间试件的相对抗压强度,%。 检验结果 检验结果应包括 : 试件的外观变化情况、试样的相对抗压强度。 其中:试样的相对抗压强度值取每组三个试件相对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即: 3 321   I 《客运专线铁路 CRTS I 型板式无砟轨道 水泥 乳 化 沥青砂浆 暂行技术条件》 条文说明 本条文说明系对重点条文的编制依据、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执行中应注意的事项等予以说明。 为了减少篇幅,只列条文号,未抄录原条文。 水泥 乳化 沥青砂浆 层作为轨道板和混凝土底座 或支承层 之间的垫层,主要起到填充、支撑、承力、传力的作用,并可为轨道提供适当的刚度和弹韧性。 水泥沥青砂浆 的性能直接影响到轨道结构耐久性和 养护维修成本 ,是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 建造的关键工程材料 之一。 为指导 客运专线铁路 CRTS I 型板式无砟轨道 水泥沥青砂浆 施工,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技术资料及已有施工经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 制了本技术条件 ,并 力图涵盖自主创新研究的成果以及引进技术资料的相关标准。 由于国内外均没有严寒地区 CRTS I 型板式无砟轨道 水泥沥青砂浆 的施工、应用经验,针对严寒地区 水泥沥青砂浆 的原材料要求、砂浆性能指标要求、施工工艺要求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4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由乳化沥青、水泥、细骨料(砂)、聚合物乳液、膨胀剂、消泡剂、引气剂、铝粉等多种组分构成, 材料组成涵盖了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材料众多,性能各异;配制过程涉及到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界面化学和胶体化学等学科,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性能是各组分相互作用、相互影 响的结果 ,即砂浆的组成原材料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适应性。 因此,本技术条件中规定的原材料的技术要求只作为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即原材料的性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