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闹钟设计内容摘要:

另外一般在三端稳压器的输入输出端接一个二极管,用来防止输入端短路时 ,输出端存储的电荷通过稳压器 ,而损坏器件。 图 23 电源电路原理图 显示器 DRIVER 根据需要显示当前时间、用户设置的闹钟时间 或用户通过键盘输入的新时间,同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已到 了闹钟时间,实际上是一个多路选择比较器。 多路选择器是数据选择器的别称。 在多路数据传送过程中,能够根据需要将其中任意一路选出来的电路,叫做 数据选择器 ,也称多路选择器或 多路开关。 数码管 对于数字显示电路,通常采用液晶显示或数码管显示。 对于一般的段式液晶屏,需要专门的驱动电路,而且液晶显示作为一种被动显示,可视性差,不适合远距离观看;对于具有驱动电路和单片机接口的液晶显示模块 (字 符或点阵 ),一般多采用并行接口,对单片机的接口要求较高,占用资源多;另外, AT89S51单片机本身无专门的液晶驱动接口。 而数码管作为一种主动显示器件,具有亮度高、响应速度快、防潮防湿性能好、温度特性极性、价格便宜、易于购买等优点,而且有远距离视觉效果,很适合夜间或是远距离操作。 因此,本设计的显示电路采用 7 段数码管作为显示介质。 数码管显示可以分为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两种。 由于本设计需要采用三位数码管显示时间,如果静态显示则占用的口线多,硬件电路复杂。 所以采用动态显示。 由于数码管显示时需要的电流 DI 为 520mA,所以限流电阻应该为: ,因此这里选用 8 个  的 电 阻。 8 图 24 显示电路基本原理图 动态显示是一位一位地轮流点亮各位 数码管 ,这种逐位点亮显示器的方式称为位扫描。 通常各位 数码管 的段选线相应并联在一起,由一个 8 位的 I/O 口控制;各位的公共阴极位选线由另外的 I/O 口线控制。 动态方式显示时,各 数码管 分时轮流选通,要使其稳定显示必须采用扫描方式,即在某一时刻只选通一位 数码管 ,并送出相应的段码,在另一时刻选通另一位 数码管 ,并送出相应的段码,依此规律循环,即可使各位 数码管 显示将要显示的字符,虽然这些字符是在不同的时刻分别显示,但由于人眼存在视觉暂留效应,只要每位显示间隔足够 短就可以给人同时显示的感觉。 2 、 74HC573 选用 SL74HC573 是由于灌电流太大,如果不用 SL74HC573 的话单片机承受不了这么大的灌电流,将无法正常工作。 SL74HC573 跟 LS/AL573 的管脚一样。 器件的输入是和标准 CMOS 输出兼容的;加上拉电阻,他们能和 LS/ALSTTL 输出兼容。 当锁存使能端为高时,这些器件的锁存对于数据是透明的(也就是说输出同步)。 当锁存使能变低时,符合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的数据会被锁存。 输出能直接接到 CMOS, NMOS 和 TTL 接口上 操作电压范围: ~ 低输入电流: CMOS 器件的高噪声抵抗特性 管脚功能图: 9 图 26 74HC573 管脚图 表 21 功能表 输入 输出 输出使能 锁存使能 D Q L H H H L H L L L L X 不变 H X X Z 本设计中有 五 个按键,分别实现 调时、 复位功能。 这 五 个键可以采用中断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查询的方法来识别。 对于复位键,主要功能在于数值复位,对于时间的要求 不是很严格,而 调时 键主要用于时间的锁定,需要比较准确的控制。 因此可以考虑,对复位键采用查询的方式,而对于 调时 键采用外部中断。 五 个按键均采用低电平有效。 当按键没有按下时,单片机的 I/O 口直接连接电源,因此需要接上拉电阻来进行限流,本设计中选取阻值为 10kΩ 的电阻作为上拉电阻,根据计算可知此时的灌电流为 ,查看 AT89C51 的资料得知次电流在安全范围内,符合安全设计要求。 按键 2 可以对时钟进行精度为“分”的调时,键 1 为分加,键 2 为分减; 按键 4 可以对时钟进行精度为“分”的定时,键 3 为分加,键 4 为分减; 当时间到达设定好的数字时,蜂鸣器发出蜂鸣声。 按键 5 为复位, 当时钟显示出错时,按下按键 5,此时数码管重置,数码管显示“ 88 88 88”; 10 图 27 调时 按键电路 电路 DS1302 可以用于数据记录,特别是对某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数据点的记录, 能实现数据与出现该数据的时间同时记录。 若采用 单片机 计时,一方面需要采 用计数器,占用硬件资源,另一方面 需要设置中断、查询等,同样耗费单片机的资源,而且,某些测控系统可能不允许。 但是,如果在系统中采用时钟芯片DS1302,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时钟芯片 DS1302 的各引脚功能如下: Vcc1:主电源; Vcc2:备份电源。 当 Vcc2Vcc1+ 时,由 Vcc2 向 DS1302 供电, 当 Vcc2 Vcc1 时,由 Vcc1 向 DS1302 供电。 SCLK:串行时钟,输入,控制数据的输入与 输出; I/O:三线接口时的双向数据线; RST 为复位 引脚 ,在读、写数据期间,必须为高, X1 X2 为 32867Hz 晶振管脚,为芯片提供 时钟脉冲。 图 时钟电路 11 软件设计 AT89S5l 内部定时 /计数器 T0 和 Tl 设置为定时器模式 l 工作方式.作为电子时钟及电子 秒表的计时基准。 定时器 T0 产生 10 ms 的中断信号,每经过 1t30次中断,时钟秒位加一,秒位经 60次加一后向时位进位,当时问为 23 时 59分59秒时,秒位再加一后变为 00 时 00 分 00 秒.当按键切换为电子秒表功能时,T0每产生一次中断,十毫秒单元加一,十毫秒单元经过 l0次加一后,百毫秒单元加一。 依次进位可实现最长为 9小时 59 分 59 秒 990 毫秒的秒表计时,可达到分辩 10 ms 的计时精度。 开 始初 始 化 设 置闹 钟闹 铃 判 断显 示 时 间键 盘 扫 描 图 21 主程序框图 主程序(程序见附录 3) 将各部分数值初始化( 初始化 LED 及 DS1302),将初始化数据给闹钟,闹钟判断,显示时间,键盘识别扫描,再返回给闹钟。 12 第三章 仿真调试 软件仿真 仿真步骤: Keil 和 Proteus 软件。 (最好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