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的订立、终止和解除内容摘要:

该公司解除与李某劳动合同的行为是错误的。 正确的做法是: 让李某享受医疗期 (医疗期是指劳动者因患病停止工作进行医疗,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 ),待李某病愈上班后,继续对其试用。 如果李某确实不能从事原工作,公司可以依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解除与他的劳动合同。 经济性裁员 指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用人单位为了改善生产经营状况而辞退成批人员。 劳动法规定,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 30 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 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这种裁员,用人单位不但要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劳动者一定的经济补偿金,而且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根据劳动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劳动者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3.劳动者单方解除 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时,劳动者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预告解除 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 30 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劳动者行使辞职权时应当注意两点:一是如果劳动合同约定了违约金,或用人单位支付了培训费等,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约定承担赔偿责任;二是提前通知的日期要符合法律规定,否则用人单位可以不同意解除劳动合同。 随时解除 根据劳动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在试用期内的。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 条件的。 试一试 运用网络资源,用具体案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须向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支付补偿金,在什么情况下须支付赔偿金。 以上是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劳动者可以五条伺: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没有提前 30 日书面告知的限制。 除了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以外,其他几种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后,还有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