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探索与实践内容摘要:

超越 ! 在设计的主题及确定教学内容时,我们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内容要有机整合,二是要体现地方特色,三是内容要形成序列。 因为信息技术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的 整合 操作其实质可以概为就是发挥二者的互补优势,我们以该学期所学信息 技术内容为序,从南海本地富有特色的资源中挖掘主题,两年时间,我们的主题设计见下表: 信息 技术 教育内容 综合实践探究主题 设计整合4 意图 Word2020 南庄 —— 陶瓷之都探密 盐步 —— 内衣之都 风 采 (略) Powerpoint 走进中国的少数民族 南海之旅导航 (略) Excel2020 小小管家我来做 (略) Photoshop 生活处处有标志 (略) Frontpage2020 走进南海,了解南海,打造南海 (略) 当 然,主题设计及课程内容的设置都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是在活动中不断生成、修改和完善的。 但始终是要构建学科间渗透、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的课程体系,从而最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信息技术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课程。 四、重视教学探究过程,发挥“双主”作用是 整合 的关键。 我们认为,初中信息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的 整合 教学的核心是 “ 实践 ”, 是“探究” , 它也 强调获得 知识的 重要性,但 掌握知识如何获得的过程更为重要。 在教学中,教学的本质就是两个主体共同作用,教师是主导性的主体,学生是主动性的主体,教师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展现教学情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学生带着兴趣 去 观察、探究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同时,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亲身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我们尤其强调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的获得过程同样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因为通过这种过程,学生可以学会分析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思考方法,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在上述这种有“导”有“动”的教学互动过程中,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信息环境对其必然会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成为学习信息技术的 源 动力。 反过来,新的信息技术和手段的掌握,使他们在活动中如虎添翼,“英雄也有了用武之地”,教学通过充分发挥大量有形的实践活动优势,使学 生学习活动变得生动有趣,而信息技术的学习也变得水到渠成,学生也能不断地完成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同时,他们会自然而然运用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相互联系并相互影响的规律,通过实践活动促使外部活动的内化,进入一个“实践 — 认识 — 再认识 — 再实践”的循环上升过程中,这样,我们的“ 整合 ” 教学 优质效果 就会从呼之欲出到顺理成章。 下面以 我们两年 多以来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和综合实践整合教学 的实践 例子 , 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首先我们在操作中遵循以下的一个 基本的操作范式,如下表: 教学目标 5 如我们的整合探究主题 “生活标志处处有”, 就有如下 的几个主要 教学 环节: ( 1)确立主题:这一案例是在初二的下学期确立的,因为这学期我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是学习并应用“ Photoshop 图形处理”,由于这个软件在图形处理方面的功能强大,但同时操作步骤较多,其中涉及到美术方面的专业素语也较多,显然,直接讲解其内容是较枯燥的,为此,我们就设计了一个“生活处处有标志”为主题目的综合课题,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说标志—— 识标志 — — 赏标志 —— 创标志 —— 评标志 —— 用标志”几大模块,需要说明的是,在操作中这几个模块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比如说 在说标志时,由于说到了标志的三大类(文字类、图形类、混合类),我们就即时引入了在“ photoshop 中文字处理和简单图形的绘制”,又如 在“赏标志”时,我们也让学生来评价这个标志设计意图,分析这个标志是如何构成的,从而为学生引入 “ photoshop 中的图层概念”, 这样的过程,学生就不会感到是在苦苦在学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