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校培训资料-平衡施肥技术教案内容摘要:

8%苯达松水剂 100~ 150 ml/亩,配成药液,排干水层后喷施,药后一天复水。 可以防除莎草科杂草、鸭舌草、矮慈菇、节节菜等。 水稻直播田杂草防除技术 直播稻可分为水直播稻和旱直播稻两类,旱直播又可分为旱播水管稻和旱(陆)稻两种。 而根据耕作方法的不同又可 分为耕翻直播和少、免耕直播。 三种类型直播田杂草发生规律大体趋势都有两个发草高峰。 针对直播稻田杂草发生规律,应贯彻以化学防治为重点,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以苗压草、以药灭草、以水控草、以工拔草。 应及时采取一封、三除、三补的化学除草技术体系。 具体地区或田块可以一封一补、一封一除、一除一补或一次性除草。 ( 1) 播前施药 各地可根据当地的播种、栽培方式、草相等情况,合理选用除草剂。 稻田开沟平整后,趁浑水(水层 3~ 5 cm)每亩 25%恶草酮(恶草灵)乳油75~ 100ml,用原瓶装恶 草灵甩滴全田,施药后保水层 2~ 3 天,然后排水播种;也可以开沟平整后,灌上水层,每亩用 60%丁草胺乳油 100 ml 拌湿润细土均匀撒施。 待 2~ 3 天田水自然落干播种。 ( 2) 播后苗前施药 旱直播稻田可选用 36%丁 . 恶乳油 150ml。 水直播稻田可选用 30%丙草胺(扫弗特)乳油 120ml、 30%丙草胺(扫弗特)乳油 100ml/亩 +10%苄嘧磺隆 15g/亩。 ( 3) 苗后处理 水稻(杂草)不同叶龄期、杂草不同种群组合可选用不同的化学药剂:旱直播稻田:可选用 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 20~ 30g/ 亩+苯达松水剂 100~ 150ml/ 亩;水直播稻田:可选用 10%苄嘧磺隆 15 g/ 亩 +90%高效禾草丹乳油 110 ml/ 亩、 36%二氯 .苄可湿性粉剂 40g/ 亩、 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 20~ 30g/ 亩 +48%灭草松水剂 100~ 150ml/ 亩、 48%苯达松 150 ml/ 亩 +20%2 甲氯 150 ml/ 亩、 96%禾草特乳油 150~ 200 ml/ 亩等。 水稻移栽田杂草防除技术 ( 1)水稻移栽田杂草的发生特点 移栽稻田的特点是秧苗较大,稻根入土有一定的深度,抗药性强;但其生育期较秧田 长,一般气温适宜,杂草种类多,交替发生。 因此,施用药剂的种类和适期也不同。 一年生杂草的种子因水层隔绝了空气,大多在 1cm 以内表土层中的种子才能获得足够的氧气而萌发:一般这类杂草在水稻移栽后 3~ 5 天,稗草率先萌发, 1~ 2 周内达到萌发高峰。 多年生杂草的根茎较深,可达 10cm 以上,出土高峰在移栽后 2~ 3 周。 ( 2)水稻移栽田杂草的防治技术 根据各种杂草的发生特点,对水稻移栽本田杂草的化学防除,当前的策略是很抓前挑治中、后期。 通常是在移栽后的前(初)期采取土壤处理;以及在移栽后的后期采取土壤处理或茎叶处理。 前期( 移栽前至移栽后 10 天),以防除稗草及一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为主;中后期(移栽后 10~ 25 天)则以防除扁秆藨草、眼子菜等多年生莎草和阔叶杂草为主。 具体的施药形式可以分在移栽前、移栽后前期和移栽后中后期 3 个时期进行。 在水稻本田施用除草剂,除要求必须撤干水层喷洒到茎叶上的几种除草剂外,其他都应在保水条件下施用,并且大部分药剂施药后需要在 5~ 7 天内不排水、不落干,缺水时应补灌至适当深度。 排草净、恶草灵、丁恶混剂和莎扑隆,在移栽前施用最好。 因为移栽前施用可藉拉板耢平将药剂赶匀,并附着于泥浆土的微粒 下沉,形成较为严密的封闭层,比移栽后施用效果好而安全。 水稻移栽前用除草剂,多是在拉板耢平时,将已配制成的药土、药液或原液,就混浆水分别以撒施法、泼浇法或甩施法施到田里。 撒施药土的用量为 20kg/亩,泼浇药液的用量为 30 kg/亩。 移栽后前(初)期封闭填表的处理方法,已被广泛应用。 移栽后的前期是各种杂草种子的集中萌发期,此时用药容易获得显著效果。 但这一时期以恰是水稻的返青阶段,因此使用除草剂的技术要求严格,防止产生药害。 施药时期,早稻一般在移栽后 5~ 7 天,中稻在移栽后 5 天左右,晚稻在移栽后 3~ 5 天。 此外,还应根据不同药剂的特性、不同地区的气候而适当提前或延后。 药剂安全性好或施药时气温较高、杂草发芽和水稻返青扎根较快,可以提前施药;反之,则适当延后。 施药方法,以药土撒施或药液泼浇为主。 大部分除草剂还可结合追肥拌化肥撒施。 水稻移栽后的中后期,如有稗草和莎草科杂草及眼子菜、鸭舌草、矮慈菇等一些阔叶杂草发生,可于水稻分蘖盛期至末期施用除草剂进行防治。 下面分别介绍一些常用除草剂的应用技术。 莎扑隆,移栽前 1~ 2 天,用 50%莎扑隆可湿粉 200~ 400g/ 亩,制成药土撒施或配成药液泼浇,并搅拌于 3~ 5cm 表土层中。 在移栽后 5 天左右,用 50%莎扑隆可湿粉 100~ 200 g/ 亩,制成药土撒施。 此药剂处理主要用于防除扁秆藨草、异型莎草、萤蔺等莎草科杂草较多的稻田。 一般杂草发生较少的地块,田间杂草主要为稗草、一年生莎草、一年生阔叶杂草的田块,可以用下列除草剂:丁草胺,在移栽前 1~ 2 天,也可在移栽后 2~ 4 天,用 60%丁草胺乳油 100~ 150ml/亩,制成药土撒施或配成药液泼浇。 恶草酮,在水稻移栽前 2~ 3 天,用 12%乳油 100~ 150 ml/亩、 25%恶草灵乳油50~ 75 ml/亩;也可在移栽后 3~ 7 天,用 12%恶草酮乳油 100~150ml/亩,制成药土撒施或配成药液泼浇。 杀草丹(禾草丹),在移栽前 2~3 天或水稻移栽后 3~7天,用 50%杀草丹乳油 200~ 400ml/亩,制成药土撒施或配成药液泼浇,还可用原液或加等量水配成母液甩施。 在有机质含量过高或用稻草还田的地块,最好不用杀草丹,以免造成水稻矮化。 草枯醚,移栽前 3 天,用 20%草枯醚乳油 400~600ml/亩,制成药土撒施或配成药液泼浇。 在移栽后 2~ 4 天,用 20%草枯醚乳油 400~ 600 ml/亩,制成药土撒施。 大苗移栽田,在移栽后 3~ 7 天,用 24%乙氧氟草醚乳油 10~ 20 ml/亩,配成细药砂撒施,或对水泼施,对稗草、异型莎草、鸭舌草、水苋菜、益母草、节节菜等一年生杂草有 90%以上的除草效果。 施药时要有一定水层,在施药田块内由于土地高低不平,往往水深处发生药害,尤其在秧苗小、水浸到稻叶时药害更为严重,而水浅处可能由于受药量少而除草效果差。 试验表明,不论水层深浅,小秧苗的药害比老壮秧苗药害重;处在深水层的秧苗药害比浅水层的重,尤其是小苗处于深水层,叶片常浸在水中,药害严重,但大苗在浅水层下用药,对秧苗的生长无明显的影响。 施药后 1 天排水会降低药效,而施药后 4 天排水不影响药效。 该药剂在田间分解快,对后茬无残留影响。 用药量以有效成分 2~ ,在插秧后 3~ 5 天内用药的田块内,水稻株高、植株及根的鲜重和对照相近,并无抑制分蘖的现象但用量以有效成分达 5 g/亩,其水稻分蘖比对照减少 %~ %。 插秧后 4 天内用药防除稗草效果达 100%,主要是由于此时稻田内稗草种子刚萌芽,幼芽都浸在水内易被杀死;如在插秧后 8天施药,部分稗草已顶出水面,防除效果明显降低;如在插秧后 15 天施药,大部分稗草已顶出水面,防除效果很差。 在移栽后 5~ 10 天,用 96%禾草特乳油100~ 200ml/亩,制成药土撒施或配成药液泼浇。 甲羧除草醚,在移栽后 4~ 6 天,用 80%治草醚可湿性粉 150~ 200g/亩 ,制成药土撒施或配成药液泼浇。 杀草胺,在移栽后 3~ 5 天,用 60%杀草胺乳油 60~ 120ml/亩,制成药土撒施或配成药液泼浇。 丙草胺(扫弗特),水稻移栽后 5~ 7 天,用 50%丙草胺乳油 60ml/亩,制成药土撒施。 丁草胺 +恶草酮,在移栽前 2~ 3 天,用 60%丁草胺乳油 80ml/亩 +25%恶草灵乳油 40ml/亩,或 20%丁恶(丁草胺和恶草灵的混剂)乳油 100~ 150 ml/亩,制成药土撒施或配成药液泼浇。 禾草特 +恶草酮,移栽后 5~ 7 天,用 96%禾草特乳油 100~ 150 ml/ 亩 +25%恶草酮乳油 50 ml/亩,制成药土撒施或配成药液泼浇。 一般杂草发生较重的地块,田间杂草主要为稗草、莎草科杂草、阔叶杂草和其他多种单子叶杂草,可以用下列除草剂:丁草胺 +苄嘧磺隆,在移栽后 5~ 7天,用 60%丁草胺乳油 80~ 100 ml/亩 +10%苄嘧磺隆可湿粉 15~ 20g/亩 ,制成药土撒施。 可以有效防除稗草、牛毛毡、扁秆藨草、雨久花、慈菇、萤蔺等多种杂草。 在粳稻移栽田施用,对水稻分蘖稍有抑制作用。 苄嘧磺隆 +哌草丹,在移 栽后 5~7 天,用 50%优克稗乳油 150ml/亩 +10%苄嘧磺隆可湿粉 15~ 20g/亩,制成药土撒施。 苄嘧磺隆 +杀草丹,在移栽后 5~ 7 天,用 50%杀草丹乳油 200ml/亩 +10%苄嘧磺隆可湿粉 15~ 20 g/亩,制成药土撒施。 苄嘧磺隆 +环庚草醚,在移栽后 5~7 天,用 10%环庚草醚乳油 10~ 15 ml/亩 +10%苄嘧磺隆可湿粉 15~ 20g/亩,制成药土撒施。 异丙甲草胺 +苄嘧磺隆,在移栽后 5~7 天,用 72%异丙甲草胺乳油 15ml/亩 +10%苄嘧磺隆可湿粉 15~ 20 g/亩,制成药土撒施。 异丙甲草胺与苄嘧磺隆混用在 除草谱上表现出明显的互补性。 在以禾本科和莎草为主的地区,单用异丙甲草胺就能有效地防除主要的一年生杂草;但在草相复杂、阔叶杂草种类和数量较多的地区,异丙甲草胺与苄嘧磺隆混用可以表现出现优秀的除草效果。 二者混用对水稻安全。 乙草胺 +苄嘧磺隆,在移栽后 5~ 7 天,用 50%乙草胺乳油 15 ml/亩 +10%苄嘧磺隆可湿粉 15~ 20 g/亩,制成药土撒施。 丁草胺 +吡嘧磺隆,在移栽后 5~ 7 天,用 60%丁草胺乳油 80~ 100 ml/亩 +10%吡嘧磺隆可湿粉 10~ 15 g/亩,制成药土撒施。 哌草丹 +吡嘧磺隆,在移栽后 5~ 7 天,用 50%哌草丹乳油150 ml/亩 +10%吡嘧磺隆可湿粉 10~ 15 g/亩,制成药土撒施。 吡嘧磺隆 +哌草丹,在移栽后 5~7 天,用 50%哌草丹乳油 150ml/亩 +10%吡嘧磺隆可湿粉 10~15g/亩,制成药土撒施。 吡嘧磺隆 +杀草丹,在移栽后 5~7 天,用 50%杀草丹乳油 200ml/亩 +10%吡嘧磺隆可湿粉 10~15g/亩,制成药土撒施。 吡嘧磺隆 +环庚草醚,在移栽后 5~ 7 天,用 10%环庚草醚乳油 10~ 15ml/亩 +10%吡嘧磺隆可湿粉 10~ 15 g/亩,制成药土撒施。 异丙甲草胺 +吡嘧磺隆,在移栽后 5~ 7 天,用 72%异丙甲草胺乳油 15 ml/亩 +10%吡嘧磺隆可湿粉 10~ 15 g/亩,制成药土撒施。 乙草胺 +吡嘧磺隆,在移栽后 5~ 7 天,用 50%乙草胺乳油 15 ml/亩 +10%吡嘧磺隆可湿粉 10~15 g/亩,制成药土撒施。 克草胺 +苄嘧磺隆,南方大苗移栽田,于移栽后 5~ 7天,用 25%克草胺乳油 80~ 100 ml/亩 +10%苄嘧磺隆可湿粉 15~ 20 g/亩,制成药土喷施或配成药液喷施、泼浇。 克草胺 +吡嘧磺隆,南方大苗移栽田,于移栽后5~ 7 天,用 25%克草胺乳油 80~ 100 ml/亩 +10%吡嘧磺隆可湿粉 10~ 15g/亩,制成 药土喷施或配成药液喷施、泼浇。 禾草特 +苄嘧磺隆,在移栽后 7~ 10 天、稗草 3 叶期左右,用 96%禾草特乳油 100ml/亩 +10%苄嘧磺隆可湿粉 15~ 20 g/亩,制成药土喷施或配成药液泼浇。 禾草特 +吡嘧磺隆,在移栽后 7~ 10 天、稗草 3叶期左右,用 96%禾草特乳油 100ml/亩 +10%吡嘧磺隆可湿粉 10~ 15g/亩,制成药土喷施或配成药液泼浇。 甲磺隆 +苄嘧磺隆,在水稻移栽后早稻 7~ 9 天、晚稻6~ 12 天,以 10%新得力可湿粉剂(甲磺隆 +苄嘧磺隆 ) 5~ 9 g/亩 ,在以稗草较多的地块亩用量应提到 7~ 9 g/亩,在稗草较少而矮慈菇及其他杂草为主的田块用药量一般为 5~ 7 g/亩。 配成药液喷施。 可以有效防除萤蔺、牛毛毡、异型莎草、鸭舌草、节节菜、陌上菜、四叶萍等多种阔叶杂草,对矮慈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该药对特稗草主要起抑制作用,其抑制能力随用药量的增加而提高。 对水稻株高有一定的影响,而处理后 20 天能基本恢复。 对于矮慈菇等发生严重的田块,在水稻移栽前一天,施用 10%苄嘧磺隆可湿粉 15~ 20g/亩,以药土法撒施。 可以有效防除矮慈菇及其他多种阔叶杂草、莎草。 水稻移栽后,于一年生阔叶杂草和部分莎草科杂草 2 叶 期左右,可单用10%苄嘧磺隆可湿粉 15~ 26g/亩,制成药土撒施,施药期间田间保水层 2 天左右。 试验表明,水稻移栽后 1~ 8 天施药,此时杂草出芽前至 2~ 3 叶期,除草效果最好;在插秧后 15 天施药,除草效果开始下降。 试验表明,以 10%苄嘧磺隆可湿粉 15g/亩,可以有效地防除稻田中的节节菜、鸭舌草、瓜皮草、益母草、眼子菜等阔叶杂草,平均防效为 96%,对水莎草、萤蔺等多年生莎草科杂草也有一定的除草效果,平均防效为 %,对稗草的防效较差。 该药对深水稻安全,对深水稻分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持效期一般为 45~ 57 天。 正 常情况下施药,对后荐小麦、油菜的生长不良影响。 对于多年生莎草和阔叶杂草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