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20xx-20xx年精准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4576名富裕劳动力全部转移就业脱贫。 对初高中毕业生实行免试免费、宽进严出的职业教育,大力培养种养能手、致富带头人、农民技术员、农业合作社领头人。 对贫困劳动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乡村旅游、互助资金业务、专业合作组织管理、手工艺技能、转移就业创业技能等各类培训,做到 “ 应训尽训 ” ,促进劳务输出从 “ 体力劳动 ” 型向 “ 专项技能 ” 型转变,提高贫困户增收致富能力。 依托省、市、县职业院校资源,立足沿海发达省份的市场用工需求,集中在务工比较多的地区,通过校企合作等方 式,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开展定订单定向培训,拓宽就业渠道。 加大对贫困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扶持,实施农民创业示范工程。 积极开发保洁员、协管员等公益性岗位,鼓励企业开发爱心工作岗位,实现贫困户富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就业脱贫。 (牵头部门:县人社局;参与单位:县教体局、县农业局、县扶贫局、县工业园区,各镇人民政府) 2020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2 / 26 (五)加强教育资助脱贫一批。 全面实施教育保障工程,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投入力度,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保留的村小学及教学点,特别是改善贫困地区学校及教学点基本办学条件。 对达到 1000 人以上的 搬迁安置社区,优先安排新建或改建公办幼儿园;在实施 15 年免费教育、义务教育 “ 两免一补 ” 等政策的基础上,摸清全县贫困家庭大学生、中高职学生和高中学生底数,健全贫困家庭学生助学体系,通过落实中省对贫困家庭学前一年及义务阶段学生生活补贴,高中、职中学生免学费、书费,高中贫困学生助学金、中职助学金、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政策,从根本上斩断 “ 穷 ” 根,防止贫困代际传递。 到 2018年底,通过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资助贫困家庭大学生 900人次,政府资助贫困家庭大学生 390 名,救助贫困家庭两后生 300 名,资助贫困家庭高中在 校生 1205 人,解决因学致贫问题。 (牵头部门:县教体局;参与单位:县扶贫局、县人社局、县民政局、团县委、县总工会、县残联、县妇联、各镇人民政府) (六)健康医疗救助脱贫一批。 巩固完善县镇村三级医疗网络,落实好中省订单向医学本科生、全科医生培养政策,巩固一体化医疗模式,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巩固完善针对贫困人口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充商业保险相衔接的医疗保障制度。 加大对大病慢病2020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3 / 26 致贫、返贫等对象的医疗救助力度,对建档立卡的五保户、低保户、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由政府资助参加新型合作医疗。 对符合中、省规定的 22 种特殊大病在省、市定点医疗机构的补助先按普通疾病比例补助,后续再对自付部分进行二次补助和临时救助,使其补助比例达到 70%以上。 加大农村贫困残疾人康复力度,五保、低保户在县内住院治疗的,按 100%报销。 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孕产妇优生健康免费检查、适龄妇女 “ 两癌 ” (宫颈癌、乳腺癌)检查等公共卫生服务倾斜力度,减少因病致贫或返贫的发生。 (牵头部门:县卫生局;参与单位:县人社局、县民政局、各镇人民政府) (七)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 2020 年起,全县实行扶贫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 两线合一 ” ,实施精准特惠救助扶贫。 加强低保对象分类管理,按照因残因病因灾类别精准识别低保对象,将符合享受五保、低保政策的贫困户,按条件和程序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 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没有收入来源的贫困低保对象予以重点保障,充分利用民政、医保、社保、残联等补贴资助政策,对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低保户,做好产业建设、本地务工等综合措施扶持,进一步加大财政扶贫补助力度,确保特殊困难群众精准兜底。 鼓励、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开展爱心活动,加大扶持救助力度,帮助2020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4 / 26 渡过难关。 到 2018 年底,全县 “ 五险 ” 参保率达到 100%,兜底解决 3107 名贫困群众脱贫。 (牵头部门:县卫生局、县民政局;参与单位:县人社局、县扶贫局、县财政局、县残联、各镇人民政府) 三、精准施策 针对我县贫困人口复合型致贫原因,分别采取综合类精准脱贫措施,对需要产业、就业、生态补偿项目扶持的 9703名贫困人口、需要搬迁脱贫的 3340 名贫困人口和需要兜底保障无劳动能力的 3107 名贫困人口,综合运用各种政策,给予扶持和兜底,确保实现稳定脱贫。 同时,对贫困户中有教育资助需求的 1593 人、医疗救助需求的 446 人进行政策资助,抑制返贫。 (一)发展特色产业脱贫一批。 对有劳动能力和经营能力的贫困人口,综合运用各类扶持政策,发展产业,稳定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突出生态立县战略,以全域旅游为引领,以贫困村为主战场,建设 10 个旅游扶贫示范村,带动贫困人口发展农家乐、景区就业和特色产品营销服务,建立稳定的增收来源。 二是坚持以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建设为抓手,以产业扶贫试点县、金融扶贫试点县建设为契机,加强与省供销集团的合作,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试点工作,推行 “ 政府 (供销社 )+龙头企业 +合作社 +贫困户 ” 的模式。 重点抓好 以核桃、板栗为主的林果产业,抓好以食用菌、2020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5 / 26 猪苓、天麻、五味子为主的药菌产业,抓好以大鲵、鳟鱼、冷水鱼为主的特色养殖产业,抓好以魔芋、有机稻米、五味子、猕猴桃等为主的有机农产品种植业。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合作社)引导贫困户土地流转、入股经营、就地打工等,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发展,变 “ 输血 ” 扶贫为 “ 造血 ” 扶贫。 三是创新发展和营销模式。 鼓励各村成立专业协会或农业合作社,引导贫困户将财政扶贫资金和房屋、土地和林权等入股参与经营,通过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增加收入。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拓宽农产品进入 市场的渠道,促进群众增收。 (牵头部门:旅游局、农业局、扶贫局;参与单位:县财政局、发改局、林业局、各镇人民政府) (二)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 顺应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优化村庄、人口布局的要求,全力推进避灾扶贫搬迁和易地搬迁工程,实现 “ 应搬尽搬 ”。 一是定好搬迁对象。 对地处深山、地质灾害洪涝频发区,地方病严重,就地脱贫难度大、成本高的贫困群众,按照群众自愿、规模适度的原则和梯次安置、差别化扶持的办法,扎实推进移民搬迁扶贫,有序引导贫困人口向县城、工业园区、中心镇或中心村搬迁转移,帮助改善居住条件和发展环境。 二 是整合各类资金。 以中央资金为引导,加大资金统筹和整合力度,用好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腾退复垦、保障房建设和土坯房改造等2020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6 / 26 政策,建立脱贫开发投融资平台,积极吸引社会投资,共同推动搬迁扶贫工作的顺利实施。 积极整合发改、财政、人社、住建、农业、林业、水利、国土、教育、卫生、电力、交通等部门资金,集中用于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三是拓宽就业渠道。 通过扶贫培训、就业扶贫、产业扶贫、社会保障等政策,拓宽移民就业渠道,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同时,探索农民进城落户后自愿有偿退出的农村安置 房屋和土地安置异地搬迁户,实行“ 大集中、小分散 ” 的安置模式,优先安排贫困村、贫困户分散安置指标,对特困户住房实行 “ 交钥匙 ” 工程,确保特困群众优先享受移民搬迁政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