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诊断制度内容摘要:
末梢血检查 :血小板减少 (低于 10010/L)。 白细胞总数减少 ,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分类计 数相对增多。 血红细胞容积增加 20%以上。 单份血清特异性 IgG抗体阳性 (见附录 A)。 血清特异性 IgM抗体阳性 (见附录 A)。 恢复期血清特异性 IgG抗体比急性期有 4倍及以上增长 (见附录 A)。 从急性期病人血清、血浆、血细胞层或尸解脏器 中分离到 DV或检测到DV抗原。 病例分类 疑似病例 :具备 、 、 ,以及 ~。 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加 (登革热流行已确定 )或再加 (散发病例或流行尚未确定 )。 确诊病例 : 登革热 :临床诊断病例加 、 、。 登革出血热 :登革热确诊病例加 、 、。 登革体克综合征 :登革出血热加。 炭疽 【 GB 17015—1997】 1 诊断依据 1. 1 流行病学 病人生活在已证实存在炭疽的地区内,或在发病前 14 日内到达过该类地区;从事与毛皮等畜产品密切接触的职业;接触过可疑的病、死动物或其残骸,食用过可疑的病、死动物肉类或其制品;在可能被炭疽芽孢杆菌污染的地区从事耕耘或挖掘等操作,均应作为流行病学线索。 1. 2 临床表现 1. 2. 1 体表感染型(皮肤)炭疽:在面、颈、手或前臂等暴露部位的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周围组织肿胀及浸润,继而中央坏死形成溃疡性黑色焦痂,焦痂周围皮肤发红,肿胀,疼痛不显著。 引流该 部位的淋巴结肿大且常化脓,伴有发热、头痛、关节痛等。 少数严重病例,局部呈大片水肿和坏死。 1. 2. 2 经口感染型(肠)炭疽:急性起病,发热,腹胀,剧烈疼痛,腹泻,通常为血样便或血水样便。 可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中含血丝及胆汁。 可累及消化道以外系统。 1. 2. 3 吸入感染型(肺)炭疽:高热,呼吸困难,可有胸痛及咳嗽,咯粘液血痰。 肺部体征常只有散在的细湿罗音。 X射线的主要表现为纵膈影增宽。 常见胸腔积液。 1. 2. 4 脑膜炎型炭疽:可继发于 1. 2. 1~ 1. 2. 3各型,也可能直接发生。 剧烈头痛,呕吐,项强,继而 出现谵妄、昏迷、呼吸衰竭,脑脊液多为血性。 1. 2. 5 炭疽败血症:可继发于 1. 2. 1~ 1. 2. 3 各型,也可能直接发生。 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高热、寒战,感染性休克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表现,皮肤出现出血点或大片淤斑,腔道中出现活动性出血,迅速出现呼吸与循环衰竭。 在循环血液中可检出大量炭疽芽孢杆菌。 1. 3 实验室检查结果 1. 3. 1 皮肤损害的分泌物,痰、呕吐物、排泄物,或血液、脑脊液等标本中,显微镜检查 10 发现炭疽芽孢杆菌。 1. 3. 2 细菌分离培养获炭疽芽孢杆菌(详见附录 A)。 . 3 血清抗炭疽特异性抗体滴度出现 4倍或 4倍以上升高(详见附录 B)。 2 诊断 2. 1 疑似诊断 具有 1. 2. 1典型皮肤损害,或具有 1. 1流行病学线索,并具有 1. 2. 2~ 1. 2. 5的临床表现之一者。 2. 2 临床诊断 具有 1. 3. 1的镜检结果及 1. 2. 1~ 1. 2. 5的临床表现之一者。 2. 3 确定诊断 获得 1. 3. 2或 1. 3. 3任何一项实验结果。 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 GB 16002—1995】 细菌性痢疾 诊断原则 须依据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 行综合诊断。 确诊则须依赖于病原学的检查。 诊断标准 流行病学史:病人有不洁饮食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 症状体征 急性非典型菌痢 症状轻,可仅有腹泻、稀便。 急性普通型 (典型 )菌痢 急性起病、腹泻 (除外其他原因的腹泻 )、腹痛、里急后重、可伴发热、脓血便或粘液便、左下腹部压痛。 急性中毒型菌痢 发病急、高热、呈严重毒血症症状,小儿起病时可无明显腹痛腹泻症状,常需经灌肠或肛拭做粪检,才发现是菌痢。 根据主要临床表现有以下 类型: 休克型 (周围循环衰竭型 ):有感染性休克症,如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细速、血压下降、皮肤发花、发绀等。 脑型 (呼吸衰竭型 ):有脑水肿表现,如烦燥不安、惊厥、嗜睡或昏迷、瞳孔改变,甚至出现脑疝、呼吸衰竭。 混合型:同时出现休克型、脑型的症候,是最凶险的一型。 慢性菌痢 急性菌痢者病程超过 2个月以上为慢性菌痢。 实验室检查〔见附录 A(标准的附录 )] 粪便常规检查,白细胞或脓细胞 ≥15/HPF(400倍 ),可见红细胞。 病原学检查, 粪便培养志贺菌属阳性为确诊依据。 病例分类 疑似病例,腹泻,有脓血便、或粘液便、或水样便、或稀便,伴有急后重症状,难以确定其他原因腹泻者。 临床诊断病例,具备 , ,并除外其他原因引起之腹泻。 确诊病例,具备。 阿米巴痢疾 症状体征 急性阿米巴痢疾 (普通型 ):起病稍缓、腹痛、腹泻、大便量中等,带血和粘液,色暗红如果酱样、 有腥臭味,右下腹部可有压痛。 暴发型阿米巴痢疾:起病急,中毒症状明显、高热、腹痛、腹泻,大便每日数十次,甚至失禁,大便为水样或血水样便,奇臭,可有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 慢性阿米巴痢疾:常为急性型的持续,病程超过数月,症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 无症状排包囊型 (亦称原虫携带状态 ):无症状,大便检查可见溶组织阿米巴包囊。 实验室检查 粪便检查:急 性及暴发型粪便涂片检查可见大量红细胞、少量白细胞和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 慢性型可查到滋养体和包囊 ,排包囊者可查到阿米巴包囊。 病例分类 疑似病例:起病稍缓,腹泻,大便暗红色,带血或粘液便,或稀糊状便,有腥臭,难以确定其他原因的腹泻者。 临床诊断病例:具备。 11 确诊病例:具备。 传染性肺结核病 【 GB 15987—1995】 确诊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其 中尤以肺结核最为多见。 痰中排菌的肺结核病人属传染性肺结核,是造成社会结核病传播和流行的传染源,为首要控制对象。 1 两次痰标本涂片镜检抗酸杆菌阳性或分离培养分支杆菌阳性。 2 胸部 X线摄片显示肺结核征象。 伤寒和副伤寒 【 GB 16001—1995】 1 临床诊断标准 在伤寒流行季节和地区有 、。 持续性高热 (可达 40~ 41C)为时 1~ 2周以上。 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 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低下,嗜酸性粒细胞消 失,骨髓象中有伤寒细胞 (戒指细胞 )。 2 确诊标准 临床诊断病例如有以下项目之一者即可确诊〔见附录 A(标准的附录 )]。 从血、骨髓、尿、粪便、玫瑰疹刮取物中,任一种标本分离到伤寒杆菌或副伤寒杆菌。 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 肥达氏反应 “O”抗体凝集效价 ≥1∶ 80,伤寒或副伤寒鞭毛抗体凝集效价 ≥1∶ 160,恢复期效价增高 4倍以上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GB 16884—1997】 诊断标准 在冬春季节和流行地区 2 临床表现 突然寒战、高热、恶心、 呕吐、流涕、鼻塞、咽痛、全身疼痛、头痛加重。 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皮肤发花并有散在的小出血点、唇周及指端青紫、唇周单纯疱疹。 烦躁不安、谵妄、昏迷或惊厥。 皮肤、粘膜瘀点典型或融合成瘀斑,血压明显下降、脉搏细速、脉压差缩小。 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 瞳孔大小不等、边缘不整、对光反应迟钝、眼球常凝视。 呼吸快慢及深浅不均或呼吸暂停。 幼儿发病多不典型,常见高热、呕吐、嗜睡外,还多见极度不安与惊厥、拒乳、尖叫、腹泻、咳嗽、双 目凝视、颈项强直和布氏征阳性,其他脑膜刺激征可能缺项。 前囟未闭者多见隆起,呕吐频繁而失水者也可出现囟门下陷。 3 实验室诊断 血象:白细胞数显著增高,最高可达 40109/L,中性粒细胞在 80%~ 90%以上。 疑为流脑者应做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 (CSF)压力常增高达 ;典型病例 CSF 的外观混浊如米汤样甚或脓样;白细胞数增多,可达每升数亿,以多形核细胞为主;蛋白质显著增高,可达 1~ 5g/L;糖量常低于 ,氯化物也稍降低。 CSF涂片可在中性粒细胞 4 病例 分类 疑似病例: 1加。 临床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确诊病例加。 百日咳 【 GB 15998—1995】 诊断标准 1 流行病学史 三周内接触过百日咳病人,或该地区有百日咳流行。 2 临床表现 流行季节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者。 咳嗽后伴有呕吐,严重者有结膜下出血或舌系带溃疡者。 12 新生儿或婴幼儿有原因不明的阵发性青紫或窒息者,多无典型痉咳。 持续咳嗽两周以上,能排除其他原因者。 3 实验室诊断 白细胞总数显著升高,淋巴细胞占 50%以上。 从病人的痰或咽喉部分泌物分离到百日咳杆菌,见附录 A。 恢复期血清凝集抗体比急性期抗体呈四倍以上升高,见附录 B。 4 病例分类 疑似病例 具备 , , , ,或同时伴有。 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加。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加。 白喉 【 GB 15997—1995】 1 流行病学史 白喉流行地区,与确诊白喉病人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史。 2 临床症状 发热、咽痛、鼻塞、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 鼻、咽、喉部有不易剥落的灰白色假膜,剥时易出血。 3 实 验室诊断 白喉棒状杆菌分离培养阳性并证明能产生外毒素,见附录 A。 咽拭子直接涂片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棒状杆菌,并有异染颗粒。 病人双份血清特异性抗体四倍以上增长,见附录 C。 4 病例分类 疑似病例 具有 2者。 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加 ,参考 1。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加 、。 新生儿破伤风 【 GB 16393—1996】 1 有分娩时的接生过程及脐部处理消毒不严史或新生儿出生后有外伤局部未经消毒处理史。 2 临床表现 出生后 4~ 6d,少数早至 2d迟至 14d以上发病。 早期牙关紧闭、吸乳困难,继之面肌痉挛呈苦笑面容。 四肢肌肉阵发性强直性痉挛,腹直肌痉挛强直如板状,颈项强直呈角弓反张。 呼吸肌、喉肌痉挛可致窒息、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3 脐部或伤口处分泌物做厌氧菌培养,部分病例(30%。传染病诊断制度
相关推荐
D 审核及时率 3下列哪些属于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 中相关职责部门的是( ABD) A 教育行政部门 B 卫生行政部门 C 医院 D 学校和托幼机构 3采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临床标本包括:( ABC) A 鼻咽拭子; B 下呼吸道标本; C 血清标本; D 粪便。 3流感监测的目的包括:( ABC) A 监测流感活动水平和流行动态 B 及时发现流感病毒变异并作出预警 14 C
适于压缩空 气 产品污染 4 材质不符合要求 焊接不符合要求 钝化不符合要求 3 对材质进行 检查 对焊接文件和水压测试记录进行检查 通讯 调节 接线错误或软件错误(编程) 系统失效 4 通讯错误可阻止或伪造传输数据 3 进行检查 ( 程序步骤、调节、报警等 ) 检查控制器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软件功能 编程错误 系统停止 4 编程错误可导致系统 ( 部分 ) 故障 3 连接备用电源设备
有放电措施,使电容器在断电后从额定电压峰值放电至 50V,时间不大于 1min。 ( √ ) 3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应有工频过电压保护,当装置的过电压大于 ,在 1min 内将电容器切除。 ( √ ) 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当采用熔断器做支路短路保护元件时,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 倍电容器的额定电流。 ( √ ) 4介电试验电 压和爬电距离都参照额定电压值确定。 ( ) 4外壳防护等级 IP33 的含义
性范围为 5mm。 现将传感器安装在主轴的右侧,如图 426b所示。 问: 1)传感器与被测金属的安装距离 l为多少毫米时可得到良好的测量效果。 2)轴向振幅的最大值是多少。 3)主轴振动的基频 f是多少。 46 影响差动变压器输出线性度和灵敏度 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7 电涡流式传感器的灵敏度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它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48 试说明图所示的差动相敏检波电路的工作原理。 49
B 绝对误差 C 残余误差平方和 D 标准差 5. 下列器件中是基于光电发射效应制成的是。 A 光敏电阻 B 光电池 C 光电倍增管 D 光敏晶体管 三 、简答题(每题 6 分,共计 30 分) 1.简述电涡流的趋肤效应的基本内容。 2.试分析电容传感器中误差的主要来源以及减少和消除的方法。 3.简述热电偶的三个基本定律 (要求有适当文字说明及公式表达)。 4. 什么是光电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