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树栽培技术规程实施细则内容摘要:

酵洗净后的谷壳等做填充物。 装箱时,芽条 与填充物要分层填实。 各品种必须作出明显标记,以免混乱。 四、芽条 运输途中,要避免强烈震动和磨擦,保护芽条 不受损伤。 中途转运时,应检查和淋水。 运达目的地后,立即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放置通风荫凉处,立即组织芽接。 第35条 掌握好芽接适期和天气 一、芽接适期为510月份。 若当年芽接锯砧出圃定植的芽接桩,最迟不得超过5月中旬;芽接带干过冬可在810月芽接;袋装芽接苗和增殖苗圃,在7月底以前芽接完毕。 二、晴天早晚接(上午11时以前,下午4时以后),阴天全天接,雨天不接,雨后砧木不干不接,刮大风不接。 第36条 芽接技术和成活率要求 一、芽接操作整个过程,要做到准、细、洁、紧、快。 二、要熟练识别各类芽片,选用胶芽进行芽接,其它芽片均不使用。 砧木直径3厘米以上(离地15厘米处),可用带腹囊皮芽接法,以选用木栓化、半木栓化芽片为主;砧木直径3厘米以下,可用去腹囊皮芽接法,以选用半木栓化绿色芽片为主;带有叶柄的绿色芽片亦可应用,米为宜,不得过长过短; 三、认真掌握芽接各程序中的要点和要求 切片:切片的方法视芽条 大小各异,一般芽条 ,采用推压法;厘米以下的绿色芽条 ,可采用推顶法。 切取芽片应从下逐片向上切取,以免漏切。 切下的芽片要带有木质部,厚薄要均匀,长宽视芽条 粗细、砧木大小、芽接位大小、芽眼分布情况等而定。 开芽接位:一般大苗芽接位的宽度以砧木茎围的2/5。 、小苗芽接位的宽度以砧木茎围的1/3为宜。 长度一般为59厘米。 在砧木上的位置以芽接位底部距地面23厘米为准。 每次可开1015个芽接位。 剥离芽片:主要掌握勿伤芽眼,保持芽片形成层清洁。 剥离大片可用咬剥法,绿色小芽片可用手剥法。 剥离绿色芽片和带叶柄芽片时,应从叶柄的一端到芽眼另一端。 芽片剥离后,如看到有受伤呈水浸状、木丝、凝胶点、芽眼留在木片上等不正常现象,均应淘汰,不得使用。 放芽片、捆绑:先将芽接口流出的胶乳擦净,再剥开芽接位腹囊皮,随即放入芽片。 芽片一定要放正,更不得倒置。 捆绑从下向上,一般捆67圈即可,用力要均匀,芽片不得移动磨擦,以免形成层受伤。 砧木粗3厘米以上者,可保留腹囊皮,用麻绳、菠萝叶为捆绑材料;砧木粗3厘米以下者,应撕去腹囊皮,用塑料薄膜带捆绑。 解绑:芽接后一般20天左右即可解绑。 要求解绑成活株抽芽率9倍以上。 锯砧:一般解绑后8天左右即可锯砧。 带干过冬芽接苗在定植前1520天锯砧。 锯砧部位在芽眼上方8厘米左右处,最好能将砧木第一蓬密节芽锯去。 锯口斜切,背向芽接位,并及时封蜡。 要求抽芽成活率90%。 四、芽接后,每个芽接工必须填好芽接登记表,记明品种、芽接期、芽接株数、解绑和锯砧日期、解绑成活率、锯砧抽芽率等。 各生产队必须对每片苗圃芽接的品种绘制好品种分布图,固定专人管理。 第四章 开垦与定植第一节 林地开垦 第37条 林地开垦,是在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对胶园技术设计的具体实施。 我省植胶区多为丘陵山地,雨量集中,病、寒害易发生,故在开垦时要认真搞好水土保持,严格控制株行距,充分合理利用土地,彻底清除根病病原和寄主,确保开垦质量,给橡胶树速生高产创造较适合的环境。 第38条 开垦前,应根据规划及当年任务,制定施工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要求集中连片开垦。 林地开垦的同时,还要完成林间道路及防牛设施的建设,以利生产管理。 第39条 种植密度及形式:每亩种植株数以30株左右为宜。 采用宽行密株种植形式,;行距810米,哀牢山以东垦区不少于8米,以西垦区可910米,德宏植胶区还可适当放大。 一、日照短的阴坡、低温高湿的地段宜疏;日照长的阳坡、通风透光较好的地段可稍密。 二、平地和坡脚宜疏不宜密。 三、不同品种,如抗寒、病芽接树,或具有树冠小、枝叶稀疏、再生皮恢复快等特性者,可稍密;凡抗寒、病力差,或具有枝叶茂密、树冠大、再生皮恢复慢的品种,应稍疏。 第40条 开垦十大工序和要求 一、林段踏勘规划:依据胶园平面规划设计图和施工计划,在开垦前进一步踏勘和落实开垦的范围、面积和界线,林段地形、海拔、坡度、坡向、植被类型,林间道路及防牛设施的位置等,并依此拟定林段具体的开垦设计和各工序的作业计划。 踏勘确定的开垦范围,必须砍好边界或作好明显的标记。 二、斩岜: 根据宜林地不同的植被类型,确定斩岜方式。 树头、竹蓬可采用机拔、爆破或化学药剂毒杀等方法清除。 斩岜应在雨季结束即开始进行,争取在当年年底,最迟在次年二月底前完成。 切实做好安全措施,避免发生工伤事故。 斩岜、爆破等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爆破作业必须派经过训练的有经验的爆破手进行。 爆破工地路口应设岗哨,爆破时严禁行人和车马通行,并不得在爆破后20分钟内去掏除哑炮。 三、清岜、烧岜: 斩岜后的有用木材应尽量运出林段,充分利用,不得烧毁。 为防止烧岜引起火灾,必须根据周围橡胶林地和植被情况,开好1020米宽的防火线。 烧岜时设专人点火和防火,要掌握风小时点火,逆风点火。 点火前,要通知附近居民点和村寨。 收工时,要严格检查,清烧干净,熄灭火种。 若发生火警,应立即组织扑灭。 四、修筑林间道路及防牛设施:根据林间道路设计的位置、宽度先修成便道,以利开垦机具通行。 待开垦工序全部结束时,按林间道路设计的路面、排水沟等质量要求,抓紧修筑完成。 牛害严重地区,开垦时要挖防牛沟,或筑墙、削壁等以防牛害。 五、垦地:平缓地可在清岜后进行全垦,清除树头草根,以利提早间种农作物;25度以下坡地如安排间种长期经济作物,则待开梯田后再开挖间种作物的环山带。 六、选基线、定行标:该项作业是保证梯田等高水平和控制行距均匀的关键。 丘陵地基线位置应选在控制面积最大、坡度有代表性的坡面。 基线必须与坡面水平线垂直。 在地形变化较大,一条主基线不能全部控制时,可增设辅助基线。 基线上行距标,必须按行距等距,再按照行距标逐行定出梯田等高水平行标。 坡面坡度变化不大的应坚持全部通行。 坡度变化大难于通行的,可控制在一定面积内通行。 在地形复杂,坡度变化大,基线难于控制时,可采用不设基线的“基点定标法”。 即在适当位置,先定出一条等高水平梯田,以此为准,按规定行距宽度于适当位置各选一步点,向上、下逐行定出水平行标,依此类推。 坡度3度以下的平地或平缓地,可采用“十字定标法”,株、行标各应呈直线,互相垂直。 七、筑梯田、留表土: 为使梯田能更好地发挥保水、保土、保肥效能,便于机械开垦和林地管理,梯田应保证规定的宽度和内倾度。 要求:机垦:,内倾58度。 人垦:坡度20度以下,内倾58度;坡度2030度,内倾810度;坡度3135度,内倾810度。 切实掌握好行标位置,以保证梯田等高水平。 机垦以内壁标为标线,向外推土,先推通行带,再推够宽度,以高填低,均匀推进,推铲着地稍向内倾,以保证等高水平及内倾度;人垦以中心标为标线,向内挖土,向外填土。 平缓坡地可多行同时作业;较陡坡地,必须首先从坡上开始,从上到下,顺序进行。 梯田上的树头,竹蓬残桩必须连根清除。 暴雨较多,水土冲刷大的地区,梯田外沿酌情加筑田梗。 辐射寒害区冷空气易沉积的地段,不宜筑田埂。 留表土:筑梯田时应先将表土全部取留,边挖边留,以保证回满穴之需。 梯田外沿填土必须筑实。 内壁应保持一定斜度,尤其是坡度较大的阴坡,内壁更应缓斜不宜陡,以利冬期增强橡胶树脚光照。 八、定株标、挖大穴: 穴的位置一般应在梯田中部。 在无寒害烂脚地区,梯田的穴位可适当内移至靠梯田内壁1/3处。 株距的调整:在梯田行距偏宽或偏窄处株距应适当缩小或加大,以调整到每亩计划的种植株数为准。 植穴规格:要求口宽80厘米,深70厘米,底宽60厘米,穴内挖出的心土可用于平整梯田或修筑田埂。 种植高切干苗的植穴规格可适当放大。 挖穴时间:可与梯田同时完成,最迟应在定植前一个月挖好,以利回穴土壤曝晒风化。 九、施基肥:。 十、回表土: 表土经充分曝晒风化后,即可回穴。 回穴时,将表土打碎,检净草根、树根、石块,然后拌入基肥回穴。 回穴表土应稍高于穴口,穴面中部稍凹,以利蓄水,为提早定植创造条件。 第41条 在坡面长而开垦不到山顶的林段,最高一行梯田的上方应修栏水沟。 林段下方有农田的,在农田的上沿修环山引泄水沟,以防冲刷。 第42条 为确保林地开垦质量,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和坚持质量检查验收制度。 各农场(分场)可成立开垦规划、检查、验收小组,不合规格的坚决返工。 整个开垦作业最迟必须在定植前一个月完成。 第二节 定植 第43条 各分场、生产队在分配定植用苗时,必须根据小区区划的品种配置方案,合理使用品种。 若品种不对口时,不允许上山定植。 第44条 定植材料以带干过冬芽接桩及袋装芽接苗为主。 带干过冬芽接桩,在次年气温回升后,有利于提早定植;袋装芽接苗,最适机垦林段及抗旱定植林段定植和补换植;高切干苗主要用于补换植。 第45条 定植材料的标准和挖苗前的处理 一、芽接桩:必须在定植前1520天按锯砧要求切干,待芽眼萌动后挖苗,以萌动芽长l3厘米为宜,一般不宜超过5厘米。 二、袋装芽接苗:苗长到12蓬叶时上山为宜。 定植前12天应修剪叶片,中下部叶蓬,每片剪去l/3,顶蓬叶全部保留。 三、高切干芽接苗 经苗圃培育3年生的芽接苗,茎粗在3厘米以上,可作高切干定植材料。 封蜡,同时在主根50厘米以下处切断主根,待顶部萌芽后上山定植。 越冬受过寒害的高切干苗,不得用作定植。 第46条 掌握好定植适期 一、定植季节以在雨季初、中期为主。 当雨季来临穴土湿透,即应抓紧定植,宜早不宜迟,最迟不得超过七月上旬结束,争取当年苗长到3蓬叶以上越冬。 二、有水源的林段,宜在34月提早抗旱定植。 应用高吸水树脂提早抗旱定植效果更好。 方法是:用高吸水树脂与水按1:14拌成糊状液体,定植时阳坡每株胶苗取拌好的液体400克、阴坡每株取300克加入盛1520公斤水的桶中搅匀,即可作定根水用于淋苗木。 定植后7天左右再浇一次水。 三、定植时间以透雨后的阴天或小雨天最好。 晴天宜早晚(上午11时前,下午4时后)定植,切忌在烈日下或大风大雨天定植。 第47条 定植成活率要求95%以上,力争全苗。 定植技术的好坏密切关系着成活率的高低,必须抓好以下环节: 一、护芽和护苗 芽接桩苗:芽片萌动芽长13厘米,符合出圃定植标准时,在挖苗前一天绑好护芽盖(用小竹筒对剖即可),以备挖取。 袋装苗在出圃前两天逐株检查,若袋破损者,应及时包扎加固,并按要求修剪叶片。 二、挖苗和起苗 各种定植材料保留主根长度均不得小于50厘米,保留侧根长度不得小于20厘米,高切干大苗可适当增加。 做到不伤芽、不伤皮、不伤根、不伤及近邻苗木。 挖出的苗木严格按不同品种分开放置。 袋装苗起苗时,应先将苗床四周培土扒开,再细心切断伸入土中的主根,并注意防止塑料袋破损。 未捆护芽盖的芽接桩或未经修剪叶片的全苗均不得挖取,应待达到定植要求标准后,再挖取定植。 三、修根、分级、浆根 修剪及分级:苗木挖起后,应对其主、侧根进行修剪,保持应有的长度和剪去裂根、伤痕,使切口平滑。 并按苗木粗度大小分级分放,便于分别定植用。 淘汰不合格苗木:修剪分级过程中,对不符合要求的苗木,如主根过短、断芽、伤皮、根病等应坚决淘汰,根病苗木还应集中烧毁。 分级后的苗木,应随即分别浆根(用牛粪1份,黄泥2份,水7份拌成泥浆)。 四、包装运输 不同品种、不同定植材料或不同粗度的苗木,应分别包装,作好标记,准确无误地运到指定定植地段,不得混乱。 要坚持随挖取、随运送、随定植。 在运送过程中应轻拿轻放,注意遮荫,根、芽、皮、叶不碰伤。 袋装苗不破损,土团不松散。 五、定植 掌握定植深度:芽接桩和高切干苗,使根茎交界处略低于穴口12厘米,主根垂直于植穴中央,定位后开始填土。 复土过程中注意使侧根舒展,根不弯曲、不伤根,分层压实。 袋装苗要保持土团完整,可先将整袋苗置于穴中央,定植深浅调整好后,再剖袋取袋,四周填土。 填土压实后,整个穴面应覆以2厘米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